A | A | A

第11章 错位的经纬度

小说: 小心,小心,再小心   作者:君雨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小心,小心,再小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9X9/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09年的秋天,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震荡,旅游业首当其冲。为了在萧条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孙林力排众议,推出了海韵旅行社的重磅项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怀旧主题高端定制旅行线。目标客户群首指与他年龄相仿、事业有成、开始怀旧的中年群体。

项目的发布会搞得声势浩大。租用了滨海艺术中心的一个小剧场,舞台背景是巨大的LED屏,滚动播放着经过精心剪辑的、充满八九十年代元素的老电影片段、旧照片和怀旧金曲。孙林亲自担任主讲人,他穿着精心搭配的、带有些许复古元素的休闲西装,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在台上侃侃而谈,讲述着如何通过重返校园、重温老歌、体验旧日生活场景等方式,帮助客户“找回失落的激情”和“对抗时间的流逝”。

他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台下不少目标客户频频点头。但孙林自己心里清楚,这个项目的核心灵感,并不仅仅源于市场分析,更源于他内心深处那份对青春己逝的焦虑和渴望。他推销的,某种程度上是他自己正在拼命追逐的幻影。

而柳絮,则被他钦点为这条“青春怀旧”专线的形象大使和首席导游。她的年轻、靓丽、活泼,被包装成“新一代对父辈青春的致敬与解读”,形成一种奇特的张力。孙林在介绍她时,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欣赏乃至宠溺:“柳絮虽然年轻,但她对情感共鸣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她能带领大家,从更鲜活的视角,触碰那些温暖的回忆。”

柳絮站在聚光灯下,穿着一条复古风格的连衣裙,巧笑嫣然。她确实聪明,很快摸清了这些中年客户的微妙心理,她的讲解词里,恰到好处地混合了崇拜、理解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挑逗,让那些腰包鼓胀的男人们很是受用。孙林在台下看着,心中既有项目可能成功的喜悦,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他需要借助柳絮的“年轻”来贩卖“怀旧”,这本身就像个巨大的反讽。

一个周末,文惠所在的市立博物馆有一个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特展开幕。作为业务骨干,文惠需要在现场协调。巧合的是,柳絮带的那个“青春怀旧”高端团,当天的行程之一就是参观这个特展,美其名曰“从历史的维度理解时光流转”。

于是,在摆放着宋代沉船出水的青花瓷瓶的展厅里,文惠和柳絮不期而遇。

文惠穿着一身素雅的米白色工作服,戴着白手套和口罩,正在向几位专家介绍一件瓷器的修复过程。她的声音平和,语调沉稳,手指隔着空气虚点着瓷器上的接缝,解释着金缮工艺如何让破碎的器物焕发新生,那种专业和沉静的气场,让周围的喧嚣都安静了几分。

柳絮则带着一群衣着光鲜、高谈阔论的中年人涌进展厅。她举着小红旗,用带着表演色彩的甜美声音介绍着:“各位老板请看,这就是当年远销海外的瓷器,见证了咱们祖先的辉煌!时光荏苒,但精品永恒!”她的讲解热闹,但浮于表面,更像是一场喧闹的观光。

两拨人擦肩而过。

柳絮的目光扫过文惠,似乎认出了她(孙林的钱夹里有过全家福),眼神里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职业性的笑容掩盖过去,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年轻胜利者的挑衅。她故意提高了音量,引导着团队靠近文惠所在的展柜。

文惠也看到了柳絮。她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依旧平稳地讲解着,只是透过薄薄的口罩,她的呼吸微不可察地滞了一下。她看到了柳絮脖子上那条眼熟的铂金项链——那是孙林去年以“奖励优秀员工”为名,向她“报备”过要购买的款式。当时她还觉得丈夫对员工挺大方。现在,项链戴在这个年轻女孩的脖子上,在博物馆冷白的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

文惠的目光没有在柳絮身上停留超过一秒,便自然地移回展品上。但那一刻,她感觉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所有之前的怀疑、那些蛛丝马迹,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确凿的注脚。她不是没有察觉,只是不愿意去证实。此刻,证据以如此戏剧化的方式出现在面前,让她无处可逃。

那天晚上,孙林有应酬,很晚才回家。家里静悄悄的,只有女儿房间透出一点灯光。文惠坐在书房里,没有开主灯,只有书桌上那盏旧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她面前摆着那只早己停走的复古怀表——孙林当年追她时送的定情信物,表盖内侧还刻着“时光静好,与惠同行”。

她打开表盖,机械机芯安静地躺在那里,蒙着细微的灰尘。曾几何时,这块表见证了他们一起走过的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岁月。如今,表停了,时间仿佛也在他们之间停滞了,然后走向了不可控的分岔路。

文惠想起白天在博物馆,柳絮脖子上那条崭新的、闪着寒光的项链。又想起最近几个月,孙林越来越频繁的“加班”、“应酬”,身上偶尔沾染的、不属于他的香水味,还有他眼神中那份难以掩饰的焦躁和……虚张声势的年轻感。

她拿起怀表,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小心,小心,再小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走到客厅角落那个她用来处理特殊文物的小型超声清洗机旁。机器里盛放着透明的专用药水。她盯着药水中晃动的波纹,像盯着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然后,她松开手。

怀表悄无声息地沉入缸底,气泡缓缓上升,在液面破裂。仿佛某种仪式,将一段过往,一种情感,静静地沉埋。她没有愤怒,没有哭泣,脸上甚至没有什么表情,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清醒。她知道,有些东西,就像这沉入药水的怀表,再也回不去了。修复破碎的瓷器是她的工作,但破碎的感情呢?或许,连尝试修复都是徒劳。

孙林回来时,带着酒气,心情似乎不错,大概是今天的“怀旧”线路又签了几个大单。他看见书房灯亮着,推门进来:“还没睡?”

文惠背对着他,正在整理书架,声音平静无波:“马上就睡。瑶瑶的家长会通知我放你桌上了,下周三下午。”

“哦,好。”孙林应着,并没太在意。他瞥了一眼书桌,似乎觉得少了点什么,但酒意上头,脑子不清醒,也没深想。那块怀表,他很久没注意过了。

孙瑶升入了初中,学业压力增大,性格也变得比以前更沉默了些。某个周末,学校布置了美术作业,主题是“我的家”。孙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画了很久。

晚上,孙林难得在家吃饭,想起女儿的作业,便问:“瑶瑶,画好了吗?给爸爸看看。”

孙瑶犹豫了一下,把画拿了出来。

画纸上的构图有些压抑。背景是灰蓝色的,像是夜晚的海面。画面中央是一艘看起来有些老旧的大船,船身有几道明显的裂纹。船头上站着一个穿着西装的小人(显然是孙林),但小人的脸一半是清晰的,另一半却模糊得像融入了背景的雾气。船的旁边,有一艘崭新但造型怪异的小快艇,快艇上坐着一个穿着亮色衣服、看不清面目的长发小人。远处,还有一个灯塔,灯塔下有一个小小的人影,似乎在修理着什么,背影显得孤单而坚定。

整幅画用的颜色偏冷,笔触也显得有些凌乱和用力。

孙林看着画,愣住了。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解读:“哟,我女儿画得挺有想象力嘛!这是爸爸开着大船……嗯,旁边这个小船是?”

孙瑶低着头,声音很小:“那是……柳絮姐姐。上次她来我们家楼下找你,我看到的。”

孙林的心猛地一沉,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女儿竟然早就注意到了柳絮,而且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出来。那艘有裂纹的大船,那个模糊的父亲,那个怪异的快艇,那个孤单的灯塔……孩子用她稚嫩却敏锐的笔触,勾勒出了这个家庭摇摇欲坠的真相。

文惠也走了过来,看了一眼画,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收拾着碗筷。她的沉默,比任何指责都让孙林感到难堪和心慌。

那一刻,他意识到,他的“双重生活”早己不是秘密。它像一股暗流,不仅冲击着他和文惠的关系,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女儿的内心世界。他试图用追逐年轻来证明自己,却可能正在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青春怀旧”专线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旅行社带来了不错的现金流,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孙林因此更加倚重柳絮,带着她出入各种场合,见更多客户,甚至在一些非正式的商务决策上也开始听取她的意见。

柳絮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她不再满足于只是一个优秀的导游或情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孙林暗示,希望能在公司里拥有更实质性的权力,比如参与线路设计、甚至管理一个小团队。她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孙总,我觉得我们应该更贴近年轻人,我有好多想法……”

孙林享受着柳絮带来的新鲜感和活力,也欣赏她的聪明劲儿,但内心深处,他并非完全没有警惕。他知道柳絮的年轻和野心是一把双刃剑。然而,每当他对现状感到焦虑,对年龄感到恐惧时,柳絮的崇拜和围绕在她周围的年轻气息,又像一剂迷幻药,让他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魅力依旧”的幻觉里。

一次,柳絮缠着孙林,要他投资她一个朋友搞的“极限挑战”主题旅行项目,风险很高。孙林有些犹豫,柳絮便使起了小性子,几天不理他。恰逢那段时间,孙林因为一个项目失误心情低落,柳絮的冷落让他倍感煎熬。最终,他妥协了,批了一笔不小的预算给柳絮去“试试水”。

这个决定,让公司里一些跟随他多年的老员工颇有微词。财务总监私下提醒他,这笔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不可控。但孙林听不进去,他觉得老员工们思想僵化,不懂变通,被柳絮吹的“枕边风”蒙蔽了判断力。

家庭的冰冷和事业的潜在风险,让他更加依赖与柳絮关系带来的短暂慰藉。他像一艘偏离了航道的船,明知道前方可能有暗礁,却因为贪恋沿途虚幻的海市蜃楼,而舍不得调整方向。他以为自己在掌控局面,却不知自己正被内心的恐惧和外在的诱惑一步步推向更危险的深渊。秋天的琴岛,天高云淡,但孙林的世界,却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http://www.220book.com/book/X9X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小心,小心,再小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9X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