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初夏,塞纳河畔的“金昙设计学院”正式揭幕。这座由百年建筑改造而成的学院,外墙保留了法式古典雕花,内部却采用极简的东方设计风格——中庭摆放着母亲金芸设计的昙花雕塑,走廊两侧悬挂着“时光昙花”全球系列的手稿,既传承着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现代活力。金箐站在学院门口,看着首批入学的50名学生,眼里满是期待——这不仅是“金昙”培养设计人才的起点,更是东方珠宝设计传承与创新的新征程。
“金院长,”学院教务长递上一份课程表,“这是我们根据您的要求制定的核心课程,包括‘东方美学基础’‘珠宝工艺实践’‘跨文化设计思维’等,还邀请了皮埃尔先生、苏菲女士以及国际顶级珠宝设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大师课。”
金箐接过课程表,指尖划过“跨文化设计思维”的课程介绍,嘴角忍不住上扬。她希望学院不仅能教授设计技巧,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他们既能扎根东方传统,又能兼容全球审美,成为连接东西方珠宝文化的新一代设计师。
开学典礼当天,金箐穿着一身白色西装,佩戴着“巴黎往事”系列的“塞纳春樱”项链,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们讲述着母亲的设计梦想与“金昙”的初心:“二十多年前,我的母亲在巴黎求学,梦想着让东方珠宝设计走向世界;如今,‘金昙’做到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我希望你们能带着对珠宝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将东方美学的种子播撒到全球,让匠心永续,让梦想传承。”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阵阵掌声。首批学生中,既有来自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也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留学生,他们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对珠宝设计的热爱。
开学第一课,金箐亲自授课,主题是“东方美学中的‘留白’与珠宝设计”。她拿出母亲当年的手稿,结合“双花映月”系列的设计案例,讲解如何将中国水墨画的留白艺术融入珠宝造型——比如“双花映月”手镯的中空设计,既减轻了重量,又给佩戴者留下想象空间,恰如国画中“虚实相生”的意境。
学生们听得入迷,纷纷拿出速写本记录。来自意大利的学生索菲亚忍不住提问:“金院长,如何在跨文化设计中平衡东方传统与西方审美?比如我们想设计一款融合敦煌壁画与文艺复兴元素的珠宝,应该从哪里入手?”
金箐笑着回答:“首先要理解两种文化的核心精神——敦煌壁画的瑰丽在于‘神性与人性的交融’,文艺复兴的精髓在于‘人文主义的觉醒’,找到两者的共通点,比如对‘生命之美’的赞颂,再用现代工艺将其结合。就像‘金昙’的‘巴黎往事’系列,既保留了我母亲的东方设计初心,又融入了巴黎的浪漫美学,关键在于‘尊重传统,而非复刻传统’。”
课后,金箐带着学生们参观“金昙”的珠宝工坊。工坊里,老工匠们正在手工打磨“星空昙花”系列的欧泊石,年轻设计师们则在电脑前进行3D建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在这里完美融合。金箐指着一位正在制作珐琅的老工匠说:“这位是从金氏时期就跟着我母亲的张师傅,他的珐琅工艺己经传承了三代人,现在他不仅要完成‘金昙’的订单,还要在学院担任‘传统工艺导师’,把这些老手艺传给你们。”
学生们围在张师傅身边,看着他用细笔在金属胎上勾勒昙花线条,眼里满是敬佩。索菲亚忍不住感叹:“原来珠宝设计不仅是艺术,更是手艺的传承,是时光的沉淀。”
接下来的几个月,学院的教学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皮埃尔先生带来“欧洲古典珠宝工艺”大师课,教学生们用失蜡法制作金属模具;苏菲女士则分享“巴黎珠宝设计史”,带着学生们走访卢浮宫的珠宝展区;沈鉴也亲自授课,主题是“科技与珠宝的融合”,介绍“金昙”智能珠宝的研发过程,鼓励学生们将科技元素融入传统设计。
十月初,学院举办首届“金昙设计大赛”,主题为“东方美学的全球表达”。学生们纷纷提交作品,既有融合京剧脸谱与法国洛可可风格的项链,也有将苗族银饰与北欧极简设计结合的手镯,展现出丰富的创造力与跨文化视野。
金箐和评委们经过多轮评选,最终将金奖颁给了来自中国的学生李然。他的作品“丝路昙花”系列,以丝绸之路为灵感,用和田玉模拟沙漠的肌理,用红宝石象征沿途的绿洲,链扣处设计成骆驼商队的造型,既展现了东方文化的厚重,又充满了故事感。
颁奖典礼当天,金箐亲自为李然颁奖,并宣布将他的作品纳入“金昙”的“新锐设计师系列”,进行全球发售。“这是‘金昙设计学院’的初心,”金箐在致辞中说,“我们不仅要培养设计师,更要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让新生代的创意成为‘金昙’乃至全球珠宝行业的新鲜血液。”
李然激动得热泪盈眶:“谢谢金院长,谢谢学院。我会带着这份认可,继续深耕东方美学,设计出更多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珠宝作品,不辜负‘金昙’的期望。”
年底,“金昙设计学院”迎来首批交换生项目,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达成合作,学生们可以跨校学习,参与国际设计项目。金箐站在学院的中庭,看着来自全球的学生们一起讨论设计方案,一起动手制作珠宝,心里满是欣慰——母亲当年的梦想,不仅实现了,还在新一代设计师的手中延续、创新,东方珠宝设计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睡前,金箐坐在学院的办公室里,拿起“时光设计本”,在今天的页面上画了一群年轻设计师围坐讨论的场景,旁边写着:“2027.12.20,‘金昙设计学院’首届设计大赛圆满落幕,交换生项目顺利启动,新生代设计师们用创意诠释着东方美学的全球表达。沈鉴,谢谢你支持我创办学院,让‘金昙’的初心不仅停留在品牌层面,更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平台。未来,我们会继续把学院办好,让更多年轻设计师实现梦想,让东方珠宝设计的匠心永续,让‘金昙’的传奇,在他们手中书写得更长、更动人。”
她放下笔,转身看到沈鉴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杯温牛奶,眼神温柔:“在写什么?这么晚了还不睡,今天颁奖礼辛苦了一天,肯定累坏了。”
金箐接过牛奶,喝了一口,笑着说:“在写学院的成长,写学生们的创意,写我对东方珠宝设计未来的期待。”
沈鉴走到她身边,弯腰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学院会越来越好,学生们也会越来越优秀,‘金昙’的匠心与初心,会通过他们传递给更多人。我会一首陪着你,陪你一起把学院办好,陪你一起看着这些年轻设计师成长,陪你一起把‘金昙’的故事,写成永恒的传奇。”
“嗯,”金箐靠在他怀里,闭上眼睛,嘴角挂着幸福的笑容,“一起写成永恒的传奇。”
窗外的月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落在他们相拥的身影上,落在桌上的“时光设计本”上,温柔而坚定。金箐知道,“金昙设计学院”的创办,是“金昙”从“品牌”到“文化传承者”的重要跨越。未来,她会和沈鉴一起,带着对珠宝设计的热爱,对东方文化的坚守,继续培育新生代力量,让东方珠宝设计的光芒,永远照亮世界,让“金昙”的匠心与初心,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传承,永不凋零。
晕开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AM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