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的药苗在我们离开的这一天一夜里,似乎又舒展了些许新绿。晨露挂在叶尖,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
沈司寒换下了平日里一丝不苟的西装,穿着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和深色长裤,蹲在我身边,看着我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一株略显孱弱的幼苗松土。他的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阳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柔和了平日里所有的冷硬线条。
“这株好像长得慢些。”他指了指那株幼苗,语气平常得像在讨论一份报表。
“嗯,水土还是有点不服,性子倔,像……”我下意识接口,说到一半顿住了,余光瞥见他嘴角扬起的弧度。
“像谁?”他好整以暇地问,目光带着戏谑。
我低头继续松土,耳根微热,不肯接话。
他低笑出声,没再追问,而是拿起旁边的小喷壶,学着我的样子,给另一排长势喜人的药苗喷水。动作有些笨拙,水珠分布得不太均匀,但他做得极其认真。
阳光暖融融地洒在我们身上,院子里安静得只有风吹过叶片的沙沙声,和小喷壶细密的水声。这种平静而具体的陪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触动心弦。
“下午……”他忽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院落里显得格外清晰,“陪我回趟老宅吧。”
我动作一顿,抬起头看他。沈家老宅?他很少主动提及那个地方,我只知道他父母常年定居国外,老宅里似乎只住着一些旁系亲戚和常年看守的佣人。
“怎么突然想回去?”
他放下喷壶,目光投向远处层叠的山峦,眼神有些悠远。“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带你去看看。”他顿了顿,补充道,“我长大的地方。”
我长大的地方。这六个字,让我的心轻轻动了一下。他想让我了解他的过去,融入他生命的更多维度。
“好。”我放下小铲子,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
沈家老宅坐落在城市另一端一个安静的别墅区,与外公家那种显赫的豪门庄园不同,这里更显低调和内敛。灰白色的外墙,爬满了常青藤,带着岁月沉淀的宁静。
管家早己接到通知,恭敬地将我们迎了进去。宅内的装修是中西结合的风格,能看出当年的奢华,但许多摆设都蒙着一层淡淡的寂寥气息,像是许久没有热闹过了。
沈司寒牵着我的手,熟门熟路地穿过宽敞却略显空旷的客厅,沿着旋转楼梯走上二楼。他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
那是一间书房,或者说,曾经是书房。巨大的红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靠窗的那个巨大天文望远镜,以及墙上挂着的几幅星空摄影图,有些己经微微泛黄。
“这里,”他走到望远镜旁,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金属镜筒,“是我小时候待得最多的地方。”
我环顾西周,仿佛能看到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在每个无人打扰的夜晚,在这里透过镜片,遥望那片寂寥而璀璨的星河。这与后来那个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冷峻果决的沈氏总裁,形象相差甚远。
“那时候,觉得星星很远,但很干净。”他背对着我,声音平静,“比身边的人和事,简单得多。”
我心里泛起细细密密的疼。他很少谈及幼年的孤独,但这份孤独,此刻在这间布满星空痕迹的书房里,无声地弥漫开来。
他转过身,走到书桌旁,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有些年头的铁皮盒子。盒子上印着早己模糊的卡通图案。
他当着我的面打开盒子。里面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只有几枚褪色的蝴蝶标本,一些奇形怪状的小石头,还有一本薄薄的、页脚卷边的笔记本。
他拿起那本笔记本,翻到某一页,递给我。
那页纸上,用稚嫩却认真的笔触,画着一片星空,星空下有两个火柴人并肩坐在海边。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
【和星辰看星星。不想回家。】
日期,恰好是他离开海岛的前一周。
我的视线瞬间模糊了。原来,那些在我看来是救赎和温暖的陪伴,于他而言,同样是漆黑童年里唯一的光亮和不愿醒来的美梦。
他合上笔记本,放回盒子,像是封存了一段珍贵却沉重的记忆。然后,他看向我,眼神深邃如同他曾经仰望的夜空。
“带你来看这些,”他走到我面前,握住我的手,指尖微凉,“是想告诉你,你对我而言,从来就不只是童年玩伴,或者……现在的恋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敲打在我的心上。
“你是那颗,把我从无边黑暗里拉出来的星辰。”他凝视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从前是,现在是,以后,永远都是。”
书房里安静极了,只有窗外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看着他那双盛满了复杂情感的眼睛,里面有孤寂的过往,有失而复得的珍重,更有对未来的、无比确定的承诺。
寻找的终点是守护,而此刻,在这间承载了他所有孤独与仰望的书房里,守护的意义被无限深化。我们不仅是彼此现在的依靠,更是穿透漫长时光,相互救赎、相互照亮的那束唯一的光。
我反手握紧了他的手,踮起脚尖,在他微凉的唇上,印下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吻。
“嗯。”我抵着他的额头,轻声回应,“我也是。”
(http://www.220book.com/book/XAW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