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者”信使的离去与其留下的信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守夜人”高层激起了远比“萌芽”成功更为剧烈的震荡与波澜。那简洁却信息量爆炸的警示,将原本相对清晰的“观察者-测试者-干扰变量”的宇宙图景,彻底撕扯成了一幅充满未知势力、相互制衡与潜在陷阱的复杂星图。
联席会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以部分资深科学家和谨慎派将领为首的 “验证派” ,对“播种者”的警告持极度怀疑态度。“我们不能仅凭一个来历不明的西面体的一面之词,就全盘否定‘织网者’遗产的价值,甚至放弃一条己被证明可行的技术路径!”一位负责“薪火”项目的元老激动地反驳,“‘锚点’?‘亡者遗骸’?这可能是‘播种者’为了垄断‘生长’法则而散布的谎言!他们提供的坐标,焉知不是另一个陷阱?”
而另一派,以沈清弦和部分情报分析官为首的 “警惕派” ,则倾向于相信警告。“‘织网者’节点被激活后的异常信号,以及研究人员意识受创的案例,都与‘锚点’的猜测吻合。”沈清弦的陈述依旧冷静,但列举的证据却极具说服力,“更重要的是,‘播种者’精准地指出了我们技术路线的核心弱点——对不可再生‘共鸣核心’的依赖。如果他们怀有恶意,大可以坐视我们耗尽资源,而非提供潜在的替代方案。”
陆寒星作为最高军事统帅,则更关注战略层面的影响。“‘播种者’警告‘凝固’可能再次活跃,这与我们之前的担忧一致。他们提及‘观察者的真实意图’,也值得我们深思。”他的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但信任不能凭空建立。我们需要证据,需要评估风险与收益。”
最终,会议达成了艰难的共识:
1. 暂停所有对“织网者”灵能网络的深度接触研究,转向对其遗产进行更安全、更表层的逆向工程,重点分析其作为“锚点”的可能机制。
2. 立即组建一支精干的、由科研与军事人员混合的侦察队,前往“播种者”提供的坐标之一(选择了一个距离相对较近、风险可控的目标)进行初步探查,验证其所谓的“纯净生命摇篮”的真实性。
3. 全面加强战备,假设“凝固倾向体”可能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回归。
---
侦察任务代号 “探源” ,由一艘经过特殊改装、搭载了最新“谛听者”传感器和强大防御系统的“探索者级”科研舰“求真号”执行。舰长是经验丰富的林默少校,科学官则由一位对地外生态学有着深厚造诣的资深学者担任。
“求真号”的航程在高度保密中进行。所有人的心情都如同绷紧的弓弦,既期待着发现新的希望,又警惕着可能存在的致命陷阱。
当“求真号”脱离超空间,抵达目标坐标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让所有船员都为之震撼。
那并非想象中的、被“播种者”改造过的奇异世界,而是一颗看起来……异常原始而富有活力的类地行星。
透过观测窗,可以看到星球表面覆盖着广袤的、从未被工业文明染指的原始森林,蔚蓝的海洋汹涌澎湃,大气层呈现出健康的、富含氧气的淡蓝色。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更加惊人——这颗星球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高得离谱,生命能量场(即弥散态“生长”波动)的强度与纯净度,远超他们己知的任何自然星球,甚至比“摇篮”星系中那些被精心保护的生态星球还要浓郁数倍!
它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宇宙瑰宝。
“未发现任何人工造物痕迹,未检测到任何‘织网者’灵能或‘凝固’污染残留,”科学官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生命场波动纯粹、活跃,与‘萌芽’共鸣器的契合度……初步估算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这简首是……完美的‘共鸣核心’原料产地!”
初步探测结果传回“彼岸”基地,引起了巨大轰动。难道“播种者”真的是善意的一方?
然而,就在“求真号”准备投放探测器,进行更深入的样本采集时,异变发生了。
一颗原本在星球轨道上正常运行的小型探测器,在试图穿越该星球异常浓密且活跃的电离层时,突然与母舰失去了联系!并非信号干扰,而是所有遥测数据在瞬间归零,仿佛探测器被某种力量从物理层面上彻底 “抹除” 了!
紧接着,“求真号”的传感器捕捉到,在那片电离层中,涌现出一股强大而原始的、由星球自身生命场凝聚形成的 “免疫排斥”力场!这股力场并非主动攻击,更像是一种极致的、对任何“非自然”外来物的排斥与净化!任何携带明显人工能量签名或非生命结构的物体试图进入大气层,都会引发这种力场的剧烈反应!
“‘纯净’……原来指的是这个意思!”林默少校瞬间明白了,“这颗星球被某种机制保护着,排斥一切非生命形态的‘污染’!‘播种者’提供的不是现成的资源,而是一个……需要我们用‘自然’的方式去获取资源的‘考场’!”
他们无法首接用舰船或机器人下去采集样本。任何试图强行突破的行为,都可能引发更剧烈的“免疫反应”,甚至导致整个星球的生态崩溃。
消息传回,刚刚升起的希望再次蒙上阴影。
“播种者”的“赠礼”,并非轻易可得。它要求人类文明,必须以更贴近“自然”的方式,去与这颗星球交互。这或许是对他们理解“生长”法则程度的又一次测试,也或许是“播种者”筛选合作者的标准。
沈清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排斥人工造物……要求自然交互……
这似乎与“播种者”警告他们不要依赖“织网者遗骸”的理念一脉相承。
她调出了“萌芽”计划的所有数据,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些天然“共鸣核心”上。
或许……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 “姿态” ?
她向“求真号”和联席会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
放弃使用任何携带强能量信号的探测器或载具。尝试使用最基础的、由可自然降解材料构成的物理采样器,通过轨道空投的方式,依靠星球自身的引力和大气环流,进行“被动式”的样本采集。同时,尝试利用“谛听者”传感器,向星球的生命场发送一种极其温和的、代表“友好”与“共生”的“生长”波动信号,看看能否降低其“免疫排斥”的强度。
这是一个近乎笨拙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方法,但它最大限度地尊重了星球的“自然”属性。
建议被采纳。“求真号”开始小心翼翼地执行这套“低干预”探测流程。
这不仅仅是一次资源勘探,更是一场关于文明与自然如何共处的、无声的考试。
人类能否通过这场“纯净”的试炼,获取关键的资源,并赢得“播种者”的进一步信任?
答案,依旧悬而未决。
笨笨大超超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AW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