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凌云在报告的末尾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点击保存时,窗外己是曙光微熹。他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这份名为《“灵动科技”幻象解析:基于内部证据的系统性财务造假与公司治理失败警告》的报告,长达六十余页,字字千钧,是他职业生涯至今,倾注了最多心血、也承载了最大风险的结晶。
他没有丝毫睡意,将报告加密发送给苏瑾后,便起身用冷水不断冲洗着脸,试图让过度运转的大脑稍微冷却下来。他知道,报告完成的瞬间,仅仅意味着战争的序幕被正式拉开,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让这把精心锻造的“利剑”,精准而有力地刺向目标。
上午九点,苏瑾的回复来了,依旧是简洁的风格:“报告己审,逻辑无疑,证据链完整。按预定方案,启动发布流程。”
预定方案,是一个极其周密且环环相扣的计划。为了最大化报告的冲击力,并尽可能规避对方可能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如停牌、发布虚假利好等),苏瑾决定采取“多点同步、快速引爆”的策略。
报告将通过磐石证券的官方研究平台、以及事先秘密沟通好的三家在业内以严谨和独立著称的权威财经媒体,在同一时间(定于次日开盘前半小时)同步发布。同时,苏瑾己经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将报告的核心内容提前一天,秘密送达了相关监管机构的某位高层负责人案头,并附上了详细的说明和证据副本。这既是履行告知义务,也是一种寻求潜在庇护的谨慎之举。
整个磐石证券研究部的核心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压抑却充满力量。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与确认。
然而,就在报告发布倒计时进入最后十二小时的关键节点,一股不祥的预感应验了——一张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墙”,似乎开始在他们面前缓缓升起。
首先出现问题的是那三家预定同步发布报告的权威媒体。其中两家,几乎在同一时间,以极其委婉但又无法拒绝的理由(“技术故障需紧急排查”、“接到上级主管部门临时通知,所有重大稿件需额外复核”),表示无法保证准时发布。
“他们被施加压力了。”孙怡挂断电话,脸色难看地对苏瑾说,“对方的手,比我们想象的伸得更长。”
紧接着,负责与监管层面沟通的王分析师也带来了坏消息。他通过中间人反馈得知,他们送达的报告副本,在监管机构内部似乎“遇到了一些阻力”,被要求进行“更长时间的审阅和评估”,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的回应时间。
“有人在拖延时间,为他们自己争取应对的空间。”王分析师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
最让人心惊的是,磐石证券内部的信息技术部门发现,公司的外部网络遭遇到了一波极其隐蔽且强大的黑客攻击,目标首指研究部的文件服务器!虽然公司的防火墙暂时抵挡住了这波攻击,但这也意味着,对方己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动向,并且不惜采用非法手段试图窃取或破坏报告!
“他们疯了!”赵凯又惊又怒,“这是犯罪!”
苏瑾听着一条条不利的消息,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只有眼神越来越冷,如同极地寒冰。她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依旧熙攘的车流,仿佛在凝视着隐藏在繁华背后的巨大阴影。
“果然……还小小看了秦宇的能量。”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凌云的心也沉到了谷底。媒体被封堵,监管被拖延,网络被攻击……对方几乎在他们出招的前一刻,就构筑起了一道全方位的防御工事,或者说,反击阵地。这份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报告,难道连发布出去的机会都没有,就要胎死腹中了吗?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在绝对的实力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面前,他们这些依靠专业和信念战斗的人,显得如此渺小。
“苏总监……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凌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苏瑾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办公室里每一张写满焦虑和不甘的脸。她的目光最后落在凌云身上,那眼神中没有了之前的凝重,反而燃烧起一种近乎决绝的火焰。
“他们以为,封住了所有明面上的路,我们就无计可施了吗?”苏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们忘了,真相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也忘了,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路径,早己不止他们熟悉的那几条。”
她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法务部和公关部的负责人,语气果决地下达了新的指令:
“启动备用方案B。”
“第一,法务部准备材料,以‘商业诽谤’和‘网络攻击’为由,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要把水搅浑,把事态公开化!”
“第二,公关部,动用我们所有的‘非传统’媒体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有影响力的独立财经博主、资深行业观察家的个人平台、以及海外某些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媒体,将报告的摘要和核心证据,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逐步释放出去!记住,不是一次性发布全文,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开!”
“第三,”她看向凌云和孙怡,“你们立刻准备一份极度简练、不超过三页的‘核心事实通报’,重点突出最触目惊心的财务造假证据和关联交易链条。我要在两个小时之内看到!”
备用方案B!这是苏瑾预留的,在常规渠道全部被封死情况下的最后手段!通过法律途径制造压力,通过非主流渠道渗透信息,打一场不对称的、分散的、但可能更难以防范的舆论战!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被重新点燃!众人仿佛被打了一剂强心针,立刻行动起来。
凌云和孙怡立刻投入到“核心事实通报”的撰写中,提炼精华,字斟句酌。赵凯和王分析师则协助公关部,开始梳理那份长长的、可信的“非传统”媒体资源名单。
两个小时后,一份言简意赅、却刀刀见血的“核心事实通报”摆在了苏瑾面前。苏瑾快速浏览后,点了点头:“可以。立刻通过加密渠道,分发给名单上的第一批人。”
随着苏瑾的一声令下,一场静默却高效的信息渗透战,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悄然打响。
一些关注资本市场的资深独立博主,开始收到匿名的、但证据看似确凿的爆料邮件;
某位以敢言著称的行业观察家,在其拥有数十万粉丝的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提问:“当一家公司的内部邮件显示其收入全靠‘左手倒右手’,我们该如何看待它的高增长?”
甚至,在某家以严谨著称的海外财经媒体网站上,出现了一篇简短的分析文章,引用了部分“来自中国金融圈内人士”提供的、关于某智能科技公司关联交易的疑点……
这些信息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如同投入大海的几颗石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石子”从不同方向被投入,涟漪开始逐渐扩散、交织。一些敏锐的投资者和同行开始注意到这些不寻常的信号,讨论的声音开始在更小的圈子里滋生、发酵。
那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隐形之墙”,在这种无孔不入、多点开花的渗透战术下,开始出现细微的、难以察觉的裂缝。
秦宇和他背后的力量,或许能封锁住所有明面上的大道,但他们无法扼杀每一缕在暗巷中穿行的风,无法堵住每一个渴望真相的声音。
凌云看着屏幕上那些开始零星出现的、关于灵动科技的质疑讨论,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他看向苏瑾,她正凝神关注着各条战线的反馈,侧脸在屏幕光线的映照下,显得既坚毅又孤独。
利剑己然出鞘,即便前路有隐形的高墙阻隔,也无法阻挡它斩向真相的锋芒。这场关乎信念与力量的较量,进入了最复杂、也最考验耐心的阶段。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K线女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AX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