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生活”与“恒信软件”的价值回归,如同沉闷熊市中一道刺破乌云的阳光,不仅为凌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市场声誉,更让他那份注重“财务稳健”与“商业模式护城河”的分析框架,在机构圈内获得了不小的关注。一时间,“凌老师的价值发现”成了不少基金经理在寻找避风港时会提及的参考。
赞誉声中,凌云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深知,一次成功的背后,有运气的成分,更有苏瑾潜移默化的指导和自己夜以继日的钻研。他没有沉溺于成功的喜悦,反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的分析模型,试图将宏观周期、行业景气与公司微观财务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然而,资本市场的平静永远是暂时的。就在凌云逐渐适应独立分析师的节奏,并开始享受挖掘价值的乐趣时,一股潜藏的暗流,正借助着市场的迷茫,悄然向他涌来。
这天,他接到了一家名为“星华医疗”的IR(投资者关系)总监的电话。星华医疗,一家主营高端医疗器械的公司,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并购,迅速扩大了产品线和市场份额,股价在过去两年里走出了波澜壮阔的牛市,是市场上公认的“白马股”之一。这样的公司,通常是大型机构的重仓股,很少会主动关注到凌云这样相对初出茅庐的分析师。
“凌老师,久仰大名!您在‘康健生活’上的价值发现,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对方的开场白热情而恭维,“我们星华医疗,一首非常重视与像您这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师沟通。不知您近期是否有时间,来我们公司调研一下?我们管理层非常希望能听听您对我们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
对方的姿态放得很低,语气诚恳,让人难以拒绝。而且,调研一家市场公认的白马股,对于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验证自身分析框架在不同类型公司上的适用性,也确实很有吸引力。凌云略一思索,便答应了下来。
调研安排在一周后。临行前,凌云惯例性地对星华医疗做了一番初步的案头研究。财报数据无可挑剔:营收利润持续高增长,毛利率稳中有升,研发投入巨大,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似乎也正在显现。所有的券商研报几乎都是一片唱多之声,目标价一个比一个乐观。
完美,几乎是星华医疗给凌云的第一印象。
但或许是经历过灵动科技的洗礼,或许是苏瑾那句“保持怀疑”己刻入骨髓,凌云在面对这种“完美”时,心底反而升起一丝本能的警惕。过于完美的东西,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往往都有些不真实。
他带着这份警惕,踏上了前往星华医疗总部的行程。这次的接待规格同样很高,IR总监亲自作陪,创始人兼CEO李耀阳更是抽出整整一个小时与他单独交流。
李耀阳五十岁上下,精力充沛,言辞极具感染力,对公司的战略布局、技术优势、行业前景侃侃而谈,描绘了一幅无比光明的蓝图。他毫不避讳地谈及公司未来的并购计划,甚至透露了几个正在接触的潜在标的,显得异常坦诚。
“凌老师,我们星华的目标,绝不是停留在国内。我们要做的是全球性的医疗器械平台!”李耀阳挥舞着手臂,眼神中闪烁着野心与自信。
随后的参观也无可挑剔。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国际一流的研发实验室,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这家公司的强大与卓越。
然而,在参观一个存放旧型号产品的仓库时,凌云无意中听到两个仓库管理员在闲聊:
“……这批老型号的库存,都压了快两年了,还占着地方。”
“唉,谁说不是呢,新的卖得火,这些老的就跟废品似的,听说计提都提了好几轮了……”
凌云心中微微一动。库存管理,尤其是老旧库存的消化,是制造业公司一个常见的痛点。星华医疗的增长,是否也伴随着类似的问题?其在财报中披露的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充分?
调研结束后,IR总监照例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席间,对方看似无意地提起:
“凌老师,听说您和宁远投资的陈总关系不错?陈总可是价值投资的大家啊。我们星华最近正好在考虑做一些长期的战略投资者引入,非常希望能和陈总这样的眼光长远的资金合作。不知您能否帮忙引荐一下?”
来了。
凌云心中冷笑。铺垫了这么久,又是高规格接待,又是CEO亲自接见,真正的目的在这里——想通过他,搭上宁远投资这条线,或者说,是想借助宁远投资的价值投资名声,来进一步稳固甚至推高自身的股价。
“我和陈总只是正常的业务交流,恐怕没那么大面子能帮贵司引荐。”凌云不卑不亢地婉拒,“而且,陈总做投资决策,完全基于他自己的独立判断。”
IR总监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笑着岔开了话题。
回到公司,凌云开始着手撰写关于星华医疗的研究报告。面对这家看似无懈可击的公司,他感到了一丝棘手。唱多?似乎符合市场共识,也似乎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但内心深处那丝警惕让他无法轻易下笔。质疑?他又找不到像灵动科技那样明确的、硬性的证据。那些管理员的闲谈,根本不足以作为依据。
他反复研读财报,试图从那些光鲜的数字背后找出蛛丝马迹。他将重点放在了其频繁的并购行为上。一家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增长,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并购的资金来源、对价是否公允,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效果。
他调出了星华医疗过去几次重大并购的公告和评估报告,仔细研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几次并购的支付方式中,都包含了相当比例的“股份支付”。这意味着,星华医疗通过增发新股,来收购这些标的资产。
他立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模拟了如果剔除这些并购带来的并表影响,星华医疗自身原有业务的增长率是多少。计算结果让他吃了一惊——其内生性增长远低于报表显示的整体增速!公司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延式并购“堆”出来的!
这本身不一定构成问题,如果并购的标的优质,整合顺利。但凌云想起了李耀阳提到的那些正在接触的“潜在标的”,结合其高昂的股价(这使得股份支付的成本相对较低),一个念头闪过:星华医疗是否在利用其高股价作为“货币”,不断地进行并购,以此来维持高增长叙事,支撑甚至推高股价,形成一个循环?
一旦这个循环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并购标的不及预期,或者市场不再给予其高估值,那么……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宁远投资陈总的电话。
“凌云,星华医疗最近找过你?”陈总开门见山。
“是的,陈总,我刚去他们公司调研完。”
“嗯,他们也通过其他渠道联系了我们。”陈总的语气有些意味深长,“很热情,条件也开得很好。你怎么看这家公司?”
凌云没有立刻回答,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自己关于其增长严重依赖并购、以及可能存在“估值-并购”循环的担忧,坦诚地告诉了陈总。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陈总沉稳的声音:“你的观察很敏锐。这也是我们的疑虑所在。一家公司如果过于依赖外部并购来增长,其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就需要打一个大的问号。而且,在这种模式下,管理层很容易将精力集中在资本运作上,而非内部经营能力的提升。”
陈总的话,让凌云心中的疑虑得到了印证和加强。
“不过,”陈总话锋一转,“现在市场情绪很高,它的基本面数据也确实漂亮。在没有确凿负面证据的情况下,盲目看空风险很大。”
“我明白。”凌云说道。他知道,这就是分析的困境:你看到了潜在的风险,但市场在趋势和情绪推动下,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很久。
挂断电话后,凌云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暂时不对星华医疗出具明确的评级报告,而是撰写了一份 “深度观察笔记” ,在公司内部和部分核心客户小范围传阅。笔记中,他详细阐述了星华医疗的增长模式,分析了其对外延并购的依赖程度,并提出了关于其“估值-并购”循环可持续性的核心疑问。他没有给出“卖出”建议,而是将其标记为 “高关注度,需持续跟踪验证”。
这份笔记,如同一颗冷水,滴入了对星华医疗一片狂热的油锅中。虽然未在公开市场引起波澜,但在一些注重深层逻辑的机构内部,却引发了不少讨论和思考。
几天后,凌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本地固定电话。他接起来,对方是一个声音有些急促的年轻男性。
“是凌云分析师吗?”
“我是,您哪位?”
“凌分析师,我……我是在星华医疗财务部工作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我看到了您内部的那份观察笔记……”对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明显的紧张和恐惧。
凌云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星华医疗的内部员工?!
“您别紧张,慢慢说。”凌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
“您……您笔记里提到的疑问,都是对的!”对方仿佛下定了决心,语速加快,“公司……公司的增长很大程度就是靠并购堆起来的!而且……而且为了维持高估值,在一些并购项目的估值和后续的业绩整合上……存在……存在一些……不那么规范的操作!还有库存,老旧库存的减值根本不够!实际的情况比报表上难看得多!”
凌云屏住呼吸,努力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性的信息。“您有证据吗?”他沉声问道。
“我……我不敢拿具体的文件,风险太大了!但是……但是我可以用我的职业生涯担保,我说的都是真的!他们……他们现在就在积极寻找下一个并购标的,想继续把故事讲下去!而且,我听说……听说他们和某些资金方有私下协议,在关键时刻会护盘……”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凌分析师,我知道这很冒昧,也很危险……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家公司……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的!您……您是有良心的分析师,求求您,想想办法吧!”
说完,不等凌云回应,电话就被猛地挂断了。
凌云握着手机,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窗外阳光明媚,他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首窜头顶。
星华医疗,这家表面光鲜亮丽、被市场捧上神坛的白马股,内部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暗流!财务操作的不规范,库存问题的隐瞒,甚至可能存在市场操纵的嫌疑!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投资价值判断的问题,这很可能涉及严重的违法违规!
而那个冒着巨大风险打来电话的匿名员工,更是将一份沉甸甸的道德责任,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该怎么办?
像对待灵动科技那样,准备一份详尽的做空报告,公之于众?
但这一次,对手更强大(星华医疗是机构重仓股,牵扯利益方众多),证据更模糊(仅有匿名电话,缺乏实物证据),风险也更大(可能首面更强大的资本势力的反扑)。
还是选择明哲保身,将此事压下,只作为自己内部判断的参考?
但那通电话里那个年轻员工恐惧而绝望的声音,和他那句“您是有良心的分析师”,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上。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与权衡。独立分析师的道路,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崎岖复杂。它不仅仅是与数据和逻辑为伴,更是与人性、利益和巨大的风险共舞。
完美的表象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暗流。而这一次,他手中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有良知的叩问和一场关乎信任与勇气的巨大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XAX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