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展落幕的第七天,乌镇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林溪踩着的青石板,走进 “国际非遗刺绣学院” 的工坊时,看见八双带着 “世界印记” 的绣花鞋正摆在长桌上 ——“无敌绣花鞋” 的红玛瑙珠旁多了一根埃及蓝莲花丝线,“合璧绣花鞋” 的鞋面添了土耳其地毯绣的小纹样,“卡波耶拉舞蹈鞋” 的黄水晶珠边缀着巴西男孩迭戈绣的迷你鹦鹉,每一处印记都像一颗小小的星星,点亮了鞋身。
“林姐!迭戈寄来邮件了,说想看看他绣的鹦鹉在‘卡波耶拉舞蹈鞋’上的样子!” 小满举着平板电脑跑进来,屏幕上是迭戈的笑脸,他身后的墙上贴着巡展里约站的照片,照片里林溪正握着他的手教他绣鹦鹉。
林溪笑着接过平板,刚想回复,就看见桌角放着一个来自北极圈的国际快递 —— 寄件人是萨米族传承人欧拉,包裹上印着驯鹿图案,还沾着细小的雪粒。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用驯鹿皮做的鞋面材料,还有一封用英文写的信:“萨米族生活在北极圈,我们的‘鹿皮绣’能抵御严寒。我想和你们合作做‘北极星光鞋’,把驯鹿、极光的图案绣在鞋上,让‘无敌’系列也有北极的故事。”
林溪捏起驯鹿皮,指尖触到上面细密的绒毛 —— 皮料柔软却坚韧,是北极严寒环境下特有的材质。她立刻翻出沈青黛的绣谱,在 “跨极区文化融合” 的空白页画设计草图:鞋面用萨米族驯鹿皮,绣上绿色的极光纹路,用苏绣 “退晕色” 从浅绿过渡到深绿,模拟极光流动的效果;鞋头珠选用北极 “月光石”,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淡蓝色光晕,像北极夜空的星光;鞋底则用萨米族传统的 “羊毛编织法”,保暖又防滑,适合北极的寒冷气候。
第二天,林溪与欧拉视频连线。欧拉在镜头里展示萨米族的 “鹿皮绣” 工具:“这是用驯鹿骨磨成的绣针,针尖钝一些,不会戳破驯鹿皮;绣线是用羊毛和驯鹿毛混纺的,保暖又有韧性。” 林溪则分享了 “极光纹路” 的绣法:“极光的线条没有规律,要用‘乱针绣’,针脚长短不一,颜色渐变自然,这样才像真的极光在鞋面上流动。”
为了让 “北极星光鞋” 更贴合萨米族文化,欧拉还寄来了一小袋北极苔藓粉末,教林溪用粉末给羊毛线染色:“把苔藓粉末和温水混合,浸泡羊毛线三天,就能染出自然的淡绿色,和极光的颜色一模一样。” 林溪按照欧拉的方法染色,染出的羊毛线果然带着北极苔藓的清新气息,绣在驯鹿皮上,像极了北极夜空中的极光。
绣到极光的最亮处时,林溪特意用了沈青黛传下来的 “金线叠绣法”—— 把细金线分成八股,和染好的羊毛线一起绣,每针都让金线微微露出一点,在灯光下闪烁,像极光中的星光。欧拉看到视频里的半成品时,兴奋地说:“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北极星光!你把苏绣的细腻和萨米族的粗犷完美结合,这双鞋会成为萨米族孩子最喜欢的礼物。”
一个月后,“北极星光鞋” 完成。林溪把它放在展柜里,与另外八双绣花鞋并排摆放 —— 鞋头的月光石泛着淡蓝色光晕,鞋面的极光纹路从浅绿到深绿自然过渡,鞋底的羊毛编织纹路像北极的雪地,每一处都藏着跨极区的匠心。她用放大镜检查针脚,驯鹿皮上的 “乱针绣” 针脚虽不整齐,却透着极光的灵动,羊毛线与金线的融合恰到好处,像北极与江南的心意紧紧相拥。
当天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消息,说要将 “无敌” 系列九双绣花鞋纳入 “世界非遗永久收藏”,还邀请林溪带着沈青黛的绣谱去巴黎参加收藏仪式。林溪看着展柜里的九双鞋,又翻了翻绣谱上各国传承人的签名和 “匠心印记” 记录,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 从沈青黛的一双 “无敌绣花鞋”,到如今跨越亚、非、欧、南美、大洋洲、北极圈的九双鞋,每一双都是一根丝线,把世界的匠心与友谊紧紧编织在一起。
出发去巴黎前,林溪在绣谱的最后一页写下:“丁未年春,‘北极星光鞋’成,驯鹿皮乱针绣针脚 1-3 毫米,月光石锁边 6 圈,羊毛线染制 3 天。‘无敌’的故事,从乌镇的青石板路,走到了北极的雪地,未来还会走向更多地方。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绣花针在,匠心就不会消失,友谊就不会褪色。”
飞机起飞时,林溪怀里抱着装有 “北极星光鞋” 的保护盒,窗外的云层像极了鞋面上的极光纹路。她知道,这不是 “无敌” 故事的终点,展柜里还留着空位,等着第十双、第十一双…… 更多带着世界心意的绣花鞋,继续续写跨越山海的匠心传承。
无敌绣花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无敌绣花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B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