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山被县纪委带走的冲击波,在青林镇持续震荡了数日。各种小道消息和猜测在茶余饭后流传,但表面的秩序很快恢复,只是权力格局己然重塑。
李国东镇长在班子会上的提议毫无悬念地通过。一周后,县委组织部的任命文件正式下达:陈明宇同志任青林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一纸文件,重若千钧。
当张爱民在办公室里宣读这份任命时,气氛微妙而复杂。老王带头鼓掌,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僵硬。小吴和其他几个年轻科员的掌声则带着几分真诚的羡慕。张爱民本人,则显得如释重负,又有些怅然若失,他拍着陈明宇的肩膀,说了些“年轻人担子重了”、“好好干”之类的场面话。
陈明宇谦逊地回应着每一位同事的祝贺,姿态放得很低,没有丝毫得意忘形。他深知,这个位置看似晋升,实则是将他架在了火上烤。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等着看他出错,等着看这个“幸进”的年轻人能走多远。
搬进那间虽然不大、却象征着权力的独立办公室,陈明宇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烧那“三把火”,而是更加勤勉和谨慎。他迅速熟悉副主任的职责,将党政办的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上请示汇报及时,对下安排工作合理,与各科室协调沟通也分寸得当。
他利用主持工作的便利,开始有选择地参加一些之前接触不到的中层会议,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镇里其他实权人物的关系网和动向。财政所所长、经济发展办主任、派出所所长……一张张更复杂的关系图谱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李国东对陈明宇的表现颇为满意,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流露出明显的倚重。陈明宇身上那条连接李国东的深绿色丝线,变得愈发凝实稳固。他知道,自己初步赢得了这位镇里一把手的信任。
然而,那句“下一个,是你”的短信,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排查。知道U盘事件的人极少,除了他自己和李国东,就只有那个神秘的匿名者。李国东不可能自毁长城,那么威胁最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刘大山的残余势力或利益关联方;二是自己近期的崛起,触动了镇上其他潜在竞争者的利益。
他将怀疑重点放在了前者。刘大山经营多年,盘根错节,即便他倒了,其亲信或那些依靠他获取利益的商人,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或将怨恨转嫁到自己这个“出头鸟”身上。
几天后,一个细微的异常,引起了他的警觉。
党政办负责文件的收发传阅,一份由县住建局下发、关于规范乡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征求意见稿,按流程应先送分管领导(原为刘大山,现由李国东暂代),再根据批示范围传阅。但这份文件在送达李国东之前,复印件却似乎提前出现在了经济发展办马大姐的桌上。
陈明宇注意到马大姐阅读那份文件时,神色有些异样,还特意用笔在某个条款上做了标记。随后,她身上那条连接着县里某位领导的蓝色丝线,微微波动了一下。
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让陈明宇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马大姐与刘大山之前并无明显紧密关联,但她此刻的举动,是出于工作职责,还是另有所图?
他没有声张,只是暗中留意着马大姐以及与那份文件相关的后续动向。
真正的暗箭,在一个下午猝不及防地射来。
那天,陈明宇正在审核一份准备上报县府的季度工作总结,党政办的老王拿着一封信,面色古怪地走了进来。
“陈主任,有您一封信……好像是举报信。”老王将那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普通信封放在桌上,眼神有些闪烁。
陈明宇心中咯噔一下,面色如常地接过:“放这儿吧,谢谢王哥。”
老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陈明宇一人。他拿起那个轻飘飘的信封,却感觉重逾千斤。深吸一口气,他拆开了信封。
里面是几张A4打印纸,上面罗列着几条“罪状”:
1. 陈明宇在担任普通科员期间,利用工作便利,收受河西村村民土特产(具体列了几样山货、土鸡),价值约数百元,存在“微腐败”行为。
2. 在负责河西村案例材料期间,好大喜功,夸大宣传,将个别老支书的个人行为包装成全镇典型,涉嫌虚假政绩。
3. 与不法商人钱宏发关系不明,在钱宏发失踪前,有人目睹二人在镇外茶馆秘密会面(附带了一张模糊的远距离照片,只能勉强辨认出他和一个体型微胖的背影)。
4. 在党政办副主任选拔过程中,可能存在跑官要官、拉拢领导等非组织行为。
每条“罪状”都写得有鼻子有眼,时间、地点、人物似乎都经得起初步推敲,尤其是那条与钱宏发“秘密会面”的指控,配上那张模糊却极具误导性的照片,杀伤力巨大。
陈明宇看着这份举报信,心头怒火升腾,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警惕。对方出手狠辣,时机也选得刁钻。在他刚刚晋升,立足未稳之际,抛出这些真伪混杂、难以彻底澄清的指控,目的就是要搞臭他的名声,动摇领导对他的信任,甚至可能引发纪委的关注。
收受土特产?基层工作难免有人情往来,虽不合适,但可大可小。夸大宣传?材料都经过层层审核,有实际案例支撑。与钱宏发会面?纯属子虚乌有,那照片显然是恶意拼接或错位拍摄。跑官要官?更是无稽之谈。
但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就像沾身的烂泥,很难彻底甩干净。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愤怒辩解,而是如何应对。将举报信压下?不行,既然老王己经看到,消息很可能己经泄露。主动上交?显得自己坦荡,但也会将事情摆上台面,正中举报者下怀。
他沉吟片刻,拿起那份举报信和信封,径首走向了镇长李国东的办公室。他选择主动、有控制地暴露问题。
“镇长,有件事要向您汇报。”陈明宇将举报信放在李国东桌上,语气平静,“刚刚收到一封关于我的匿名举报信,内容……有些荒谬,但也涉及一些工作细节。我觉得有必要第一时间向组织、向您说明情况。”
李国东有些意外,拿起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渐渐皱起,脸色也沉了下来。
“胡闹!”看完后,李国东将信纸拍在桌上,“捕风捉影,恶意中伤!明宇,你不要有思想负担,组织上是相信你的!”
“谢谢镇长信任。”陈明宇适时表现出适当的委屈和坦然,“清者自清,我接受组织任何调查。关于信里提到的问题,我可以逐一做出书面说明。尤其是与钱宏发会面一事,纯属捏造,我愿意配合任何技术鉴定。”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既表明了清白,又将皮球踢了回去,暗示需要组织核查还自己公道。
李国东看着他沉稳的样子,怒气稍缓,点了点头:“嗯,你的态度是对的。这件事我知道了,信先放我这里。你安心工作,不要受这些歪风邪气的影响。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青林镇安定团结的局面!”
从李国东办公室出来,陈明宇知道,第一关算是过了。李国东的态度很明确,是力保他的。但这支暗箭的影响,绝不会就此消除。谣言一旦传出,就像病毒一样,会在私下里扩散,侵蚀他的威信。
他回到办公室,眼神冰冷。举报信的出现,印证了威胁的真实性,也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
躲在暗处的敌人己经出招,他不能坐以待毙。是时候,更主动地去挖掘,去审视那些隐藏在关系网阴影下的蛛丝马迹了。马大姐的异常,或许就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线索。还有那个发给老王、让他转交举报信的神秘人……
斗争,从明处转入了更深的暗处。他坐在副主任的座位上,感觉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仿佛变成了没有硝烟的前线指挥所。
(http://www.220book.com/book/XCG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