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岚初打破僵局。
“姥姥,舅妈,你们放心吧,我不是那种人……我总能证明给你们看的。”
说完这句话,心脏处剧烈的响动仿佛平息了一点。
因此,宋岚初更加坚信原身是清白的。
李连香和王美云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就这么吃完了饭,宋岚初和表弟生生聊天。
在和表弟的聊天回忆中,宋岚初关于原身的记忆逐渐清晰。
表弟叫赵文生,今年10岁。
虽然只是比宋岚初小了几岁,但两个人,一个高三,一个小学五年级。
宋岚初的原身,父母离异,都在外打工,奶奶宋老太是个难缠的,嫌弃宋岚初是个女孩儿。
没有家长撑腰的宋岚初,小学上了半截被送来姥姥家,石榴树村的村小。
“你们赵家的赔钱货,你们自己养。”
小小的宋岚初捏着姥姥的手,秋日里还穿着凉鞋,踩着泥巴路去石榴树村小报道。
宋岚初该上三年级了,但石榴树小学因为生源不足,只有五六年级的孩子。
要是想按部就班,就得送到十几公里的县里的学校。
宋岚初的妈,赵丹丹倒是经常给家里寄钱。
在县里上学也能负担得起,但是十几公里,实在是太远了。
石榴树小学的老师想了想,语文只要愿意学,多少都跟得上。
老师教了宋岚初几道五年级的数学题:“小男,你要是能做对,我就留你在这里。”
原身还是很聪明的,全部做对后,老师也很惊喜。
“这丫头,聪明!留下来吧!她能跟得上进度。”
于是,原身不到11岁上完了小学,不到15岁,她在东棉花县第一中学念完了高一。
表现优良,基础扎实,人人都说李连香有眼光,把外孙女接回来的选择是对的。
西棉花县的黑心宋家,不知怎么听说了风声,眼看着宋岚初将来考上大学。
果子要成熟了,就都想来摘一颗。
宋老太带着打工回来的宋大宝,在赵家的红砖院墙前撒泼打滚:“你们赵家真没良心,省城有消息,我们西棉花要拆迁了,我们接孙女回去享福,你们敢拦着!”
宋岚初站在一个新世纪人角度,看得真切明白。
拆迁可能有假,那个年代各种消息都有。
根据这个地形地段判断,估计2010年他们也住不上新房子。
把原身接回去享福是假,看她成绩好可能考上大学,赶紧巴结一下,顺便过来占个分房名额是真。
当时李连香啐了宋老太一口,这死老娘们,从来都没安好心。
但是再看看宋大宝,虽然和女儿离婚了,但他是男男的爹。
丫头从小爸妈不在身边,李连香终究是不忍心。
后来,“宋男出”改成了“宋岚初”,丫头自己改的,老宋家图省心,首接送到了高三。
再后来,宋岚初被退学了。
因为给学校里的男生写纸条,被男生家长告到了学校,说她不检点,学校让她停课在家。
15岁的原身在家里,哭、闹、发了一场高烧,宋家嫌丢人才通知了李连香。
于是就有了宋岚初睡醒的那一幕。
线索清晰了,宋岚初心里也不禁叹息。
原身一定是气节很高的人,不然不会生气到离开人世,才让自己穿了过来。
她会替她好好的活下去。
约男同学开宾馆事件,到底是谁在捣鬼?
日头渐渐高起来。
小表弟赵文生背着书包去上学,李连香蹬着三轮车去卖苹果了,王美云也去附近的编织袋厂上班了。
宋岚初一个人托着腮帮子,在院子里发呆。
她从小过得是城市生活,这个年纪,她己经会上网查资料、玩游戏了。
但是姥姥家在的东棉花县,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只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还用白色的纱帘布盖着,轻易不打开。
宋岚初感慨怎么能够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
听到门口有人叫她。
宋岚初一看,进来一个穿粉色格子棉袄,黑色棉鞋,约一米六几的女孩儿,齐刘海,单眼皮,脸上的皮肤还有点皴裂。
凭借记忆,这是同班同学杜小薇。
杜小薇咧开嘴笑了笑:“岚初,我来给你送东西了。”
宋岚初也抿嘴笑笑,接过杜小薇手里的东西,是一个书包,还有一个富光塑料杯。
杜小薇手里还有一个东西,宋岚初打开一看,有点惊讶。
“成绩单?”
杜小薇点点头,有点羡慕。
“岚初,你成绩还是挺好的,数学老师说虽然你不来学校了,但上学期的成绩给你看看。”
宋岚初摊开来,油印的单子还有墨香,上面写着。
语文97 数学142 英语 48政治86 历史91 总分 464分 班级排名30,年级346名。
她回忆了下,1999年的高考,原本她上一世也能参加的,但是去国外留学了,因此作罢。
总分是750分,每门150分,原主这个464分的成绩,虽然看起来是中等生,但在这个年代注定是没本科大学上的。
宋岚初想,如果自己注定要在这副身体里,那么,洗刷掉冤屈是首要任务。
先求生存,再谋发展!
现在99年,没有那么开放,流言蜚语很可能压倒一个蓬勃发展的生命。
她想去学校里找人问一问,看见杜小薇,她想起来了。
“杜小薇,现在不是开学了么,你咋不在学校呢,还来给我送成绩单。”
杜小薇有点不好意思,她说:“岚初,我成绩不好,以后我就跟着我妈来东棉花县的纺织厂上班了。”
他们上学的地方在西棉花县,杜小薇也是要来东棉花县纺织厂面试,顺路才帮宋岚初带了东西。
提到纺织厂,宋岚初的记忆里隐隐有了形状。上一世她就听说,90年代很多纺织厂、化纤厂,是一个地区的产业支柱。
但是到了后来,逐渐不景气,大批工人下岗。
杜小薇的亲戚有点本事,这是她们现在想到的最好办法。
只是长远来看,并不是良策,她以后有机会要劝劝杜小薇。
宋岚初记得很清楚,1999年高校扩招,这是欣欣向荣的一年!
读书,高考,才是硬道理!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