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苏州巷弄的黛瓦,念念就拽着乐乐的胳膊蹦到院门口,脆生生喊:“外婆,苏晚姐姐,我们要去找安安采艾草啦!”
苏晚正帮外婆收拾昨儿包青团剩下的竹匾,闻言笑着点头:“别急呀,带上竹篮和剪刀,再装两盒刚蒸好的芒果馅青团,给安安尝尝热乎的。”陆承宇拎起墙角的小竹篮,顺手往里面塞了块干净的棉布:“河边的草叶上有露水,垫着放艾草不容易蔫。”
刚走到巷尾,就见安安趴在自家院门上张望,看见他们立刻挥着小手跑过来:“念念姐姐,乐乐哥哥!我等你们好久啦!”周婷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小巧的竹篮,笑着说:“这孩子一早就催着我准备,说要去采最嫩的艾草,再包一次‘小翡翠’。”
陈默也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两把儿童安全剪刀:“我查了下,南边河湾那边艾草长得旺,而且人少,咱们去那边吧。”一行人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春日的阳光透过巷弄两侧的树枝,洒下斑驳的光影,路边墙角的迎春开得正艳,嫩黄的花瓣沾着晨露,透着清新的暖意。
到了河湾,果然见一大片绿油油的艾草,叶片肥厚鲜嫩,带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们欢呼着跑过去,乐乐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教安安和念念分辨艾草:“你们看,艾草的叶子是羽状分裂的,背面有白绒毛,闻着有清香,可别采成蒿子啦!”
三个孩子蹲在草丛里,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着艾草的嫩尖,小手很快就被露水打湿,裤脚也沾了些泥土,却丝毫不在意。念念举着剪好的艾草凑到安安面前:“你看,我采的这个最嫩,等下包青团肯定最香!”安安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战利品”放进竹篮:“我采的也很多,等下要做一个大大的青团,给爸爸妈妈和姐姐哥哥都尝尝。”
苏晚和周婷坐在河边的石阶上,看着孩子们嬉戏打闹,聊着家常。周婷望着河面上泛起的涟漪,笑着说:“搬到这里来真是选对了,每天看着这样的景致,听着巷子里的欢声笑语,心里都踏实。”苏晚点点头:“这里的日子慢,邻里也亲,时间久了,就越来越离不开了。”
陆承宇和陈默则在一旁收拾孩子们采来的艾草,把老叶和杂草挑出去。陈默看着不远处追逐蝴蝶的孩子们,感慨道:“以前在城里,孩子除了上兴趣班,就是在家看电视,很少有这样亲近自然的机会。现在好了,有小伙伴一起玩,还能学到传统手艺,真挺好。”
临近中午,竹篮里己经装满了新鲜的艾草。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河湾,安安拉着念念的手说:“念念姐姐,下次我们还来这里好不好?我还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好看的花。”念念用力点头:“好呀好呀,我还知道巷口有一棵老海棠,再过几天就要开花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来看!”
回到巷弄,路过张阿姨家门前,张阿姨正坐在院子里择菜,看见他们提着满满的艾草,笑着喊:“采了这么多艾草呀!晚上来我家吃荠菜馄饨,刚从地里挖的荠菜,新鲜得很!”“谢谢张阿姨!”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应,声音脆生生的,在巷弄里回荡。
王大爷也提着鸟笼从外面回来,看见孩子们沾着泥土的小手和满满的竹篮,打趣道:“哟,小功臣们采艾草回来啦!晚上来我家喝糖水,我炖了银耳莲子,解乏得很!”
回到外婆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帮着清洗艾草,虽然溅得满身是水,却乐在其中。外婆看着忙碌的孩子们,笑着往灶膛里添了柴火:“今天咱们用新采的艾草,再包些青团,顺便给巷里的邻居们都送点去,让大家都尝尝这春日的新鲜味道。”
苏晚和周婷一起揉面团、调馅料,陆承宇和陈默则在一旁打下手,院子里又热闹起来。艾草的清香弥漫开来,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和大人的闲谈声,飘出院子,飘满了整个巷弄。念念和安安围在桌边,认真地包着青团,这次安安的手艺明显熟练了不少,虽然还是歪歪扭扭,却再也不会把馅料挤出来了。
夕阳西下,热气腾腾的青团再次出锅,这次不仅有传统馅料和芒果馅,苏晚还加了新采的荠菜和肉末,做了咸香口味的青团,别有一番风味。孩子们提着装满青团的小篮子,挨家挨户地给邻居送过去,巷弄里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道谢声和欢笑声。
安安站在巷口,望着漫天的晚霞,笑着对念念说:“念念姐姐,我好喜欢这里呀,有好看的风景,有好吃的青团,还有你这个好朋友。”念念抱着安安的肩膀:“我也是呀,以后我们每天都一起玩,一起发现巷子里的好东西!”
苏晚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感受着巷弄里浓浓的烟火气,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春日的美好,不仅藏在艾草的清香和青团的软糯里,更藏在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孩子们的结伴同行里。而这份美好,会像巷弄里的青石板路一样,历经岁月,愈发温润绵长。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甲方竟是我先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CX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