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章 归鸿

小说: 琉璃之劫   作者:三十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琉璃之劫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章节无错乱精修!
 

省城的一切,对李修而言,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书香墨韵,陌生的车水马龙与高楼广厦。师范学堂的速成班里,汇聚了来自各地的青年,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这让李修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课程紧凑而充实。系统的新式教育理论、丰富的格物(物理、化学)实验、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一个远比清河村广阔的世界。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白天听课、做笔记,晚上就在宿舍昏暗的灯光下整理、消化,常常熬到深夜。

恩师陈景然先生对他格外关照,不仅在学习上指点迷津,更带他参加一些进步青年的聚会,聆听他们对时局、对教育、对未来的见解。那些充满激情与思辨的讨论,极大地开阔了李修的眼界。他不再仅仅将教育视为认字算数的工具,更看到了它开启民智、塑造新民的意义。

然而,在汲取新知识的同时,他无时无刻不惦念着远在清河村的家人。苏瑶独自支撑的艰辛,小石头咿呀学语的可爱模样,李卫国日渐苍老的面容,还有学堂里那些求知若渴的孩童……这些都成了他挑灯夜读时最温暖的慰藉和最强大的动力。

他将父亲手札中关于农事改良的设想,拿去请教格物教员,获得了更科学的解释和可行的改进建议;他将清河村土地贫瘠、水利不便的情况作为案例,在课堂上与同学讨论,集思广益;他甚至利用休息时间,跑去城外的农事试验场,实地观察那些新式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仔细询问,认真记录。

半年的时光飞逝而过。结业那天,陈先生将李修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修远(李修的表字),你是我这批学生里,最踏实、也最善于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一个。”陈先生看着他,目光中充满期许,“有几所新式学堂都向我打听过你,希望你能留下任教。省城天地广阔,于你前途更为有利,你……可愿考虑?”

这是一个比来时更的选择。留在省城,意味着更优渥的生活,更广阔的平台,更符合他曾经对“前途”的想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琉璃之劫

李修沉默了片刻。他眼前闪过省城的繁华,但最终定格在清河村那间破旧祠堂里,孩子们仰着头的脸庞,和苏瑶在灯下缝补时温柔的侧影。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对着恩师深深一揖:“学生多谢先生厚爱!只是,学生来时,便己决定归去。清河村虽小,却是学生扎根之地。那里有我的家,有我的学生,有等着我将新学问带回去的乡亲。学生以为,学问之价值,不仅在于其高深,更在于其能否泽被乡里,造福一方。”

陈先生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赞赏。他拍了拍李修的肩膀:“好!不慕虚华,心系桑梓,这才是读书人的本色!去吧,回去好好干。若遇难处,随时来信。”

带着恩师的祝福和半年来积累的丰厚学识,以及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购买的一些简易实验器材、新式农具图和作物良种,李修踏上了归途。

当他风尘仆仆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清河村村口时,正是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之时。

第一个看见他的是正在村口老槐树下玩耍的小石头。小家伙愣愣地看了他几秒,随即丢下手中的木棍,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地扑了过来,口齿不清却无比清晰地喊出了一声:

“爹爹!”

这一声呼唤,瞬间击碎了李修所有的疲惫。他蹲下身,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感受着那真实而温暖的触感,眼眶阵阵发热。

听到动静的苏瑶从院里跑出来,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脚步顿在原地,泪水瞬间盈满了眼眶。她看着他,黑了,瘦了,但眼神更加深邃明亮,肩背似乎也更加挺括。

李修抱着儿子,走到她面前,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瑶瑶,我回来了。”

苏瑶用力点头,泪水滑落,嘴角却高高扬起。

李卫国也闻声出来,看着儿子安然归来,精神矍铄,激动得连连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归鸿返巢,带回了外面的风尘,更带回了充满希望的种子。李修的归来,不仅是一个游子的回归,更意味着清河村即将迎来一场静悄悄的、却影响深远的变革。他知道,他将用这半年所学,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描绘一幅全新的、充满生机的未来图景。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琉璃之劫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