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光”探测器的研制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一个部件、每一行代码都经历着近乎苛刻的反复测试与验证。苏星辰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精密陀螺,高速旋转在实验室、总装车间和各分系统评审会之间。
谢沉舟承诺的深空测控节点和新材料,也如期进入了实质性的对接与应用阶段。“天路”三期的首个高增益天线卫星成功发射并入轨,专门为“溯光”任务优化的通信链路初步打通。而那种新型相变储能导热复合材料,在经过数轮极端环境模拟测试后,其卓越的性能得到了“溯光”热控团队的一致认可,被正式采纳用于核心舱段的温度管理。
一切看似都在朝着预定的目标稳步推进。
然而,就在“溯光”探测器即将转运至发射场,进行最后联合调试的前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骤然爆发。
首先出现问题的是“天路”网络。
位于南美的一个关键地面信关站,在深夜遭遇了持续性的、来源复杂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区域的数据中继服务出现了严重延迟和中断。几乎在同一时间,“天路”网络控制中心监测到,数颗在轨卫星遭到了高强度的定向电磁压制干扰,干扰源位置飘忽,技术特征与之前“暗影”计划的手法高度相似,但更加精准和凶猛。
这明显是一次经过周密策划的、旨在瘫痪“溯光”任务通信命脉的协同攻击!
“天路”控制中心内警报声大作。谢沉舟第一时间赶到,亲自坐镇指挥反击。
“启动所有备用链路!启用抗干扰通信协议最高等级!”
“追踪干扰源,启动反制措施!”
“立刻向NSA及国际电信联盟通报情况,请求协查!”
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团队在他的指挥下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转。然而,对方的攻击如同附骨之疽,一波接着一波,似乎不计成本,目的明确——不惜暴露自身,也要在“溯光”发射前,最大限度地对“天路”网络造成损伤和混乱。
几乎与此同时,NSA的网络安全部门也捕获到数起针对“星海”计划内部网络的、极其隐蔽的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尝试,目标首指“溯光”探测器的核心设计数据和飞行控制软件库。幸好,得益于之前建立起的严密防御体系,这些攻击被及时发现并阻断,未能造成实质性破坏。
但接连的异常,让所有人都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秦卫国连夜召集紧急会议,苏星辰、谢沉舟(通过安全视频连线)以及安全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
“对方狗急跳墙了。”秦卫国面色凝重,“他们知道‘溯光’任务一旦成功,意味着什么。这是想在最后关头,不惜一切代价进行阻挠。”
“攻击很专业,配合默契,资源投入巨大,不像是一般的商业间谍或黑客组织所为。”安全部门负责人分析道,“背后很可能有国家级别的力量在支持和协调。”
“‘天路’网络的情况怎么样?能否保障‘溯光’发射和初期测控?”苏星辰更关心实际问题,她的目光透过屏幕,看向谢沉舟。
谢沉舟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攻击还在持续,压力很大。部分区域服务受到影响,但我们启动了所有应急预案,核心链路和深空节点的保障没有问题。只是……这种强度的对抗,可能会持续到‘溯光’任务结束。”
他给出了一个现实的、不容乐观的判断。
苏星辰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眼神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决断:“‘溯光’的发射计划,不变。”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可是,苏工,通信保障存在风险……”有人提出担忧。
“风险一首存在。”苏星辰打断道,“从‘星海’立项那天起,风险就从未离开。我们不能因为对手的疯狂,就打乱自己的节奏。‘溯光’必须按时发射。”
她看向秦卫国,也看向屏幕里的谢沉舟:“我相信‘天路’团队能守住防线。我们也做好了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的预案。这一次,我们不仅要成功,还要在对手的疯狂阻挠下,成功得漂漂亮亮!”
她的自信和坚定,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谢沉舟在屏幕那头,看着苏星辰在压力下反而愈发挺拔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有敬佩,有担忧,更有一种与她并肩面对风雨的决然。
“好!”秦卫国一拍桌子,“就按苏工说的办!发射计划不变!安全部门,加大反击和清查力度,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些阴沟里的老鼠揪出来!谢总,‘天路’那边,就拜托你了!”
“放心。”谢沉舟只回了两个字,重若千钧。
会议结束,苏星辰立刻返回“溯光”总装车间。她知道,此刻她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探测器本身万无一失。
而谢沉舟,则继续留在“天路”控制中心,与无形的敌人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却凶险万分的电子对抗。
发射场的灯光,依旧彻夜通明。
“溯光”探测器在严密的护卫下,如期开始了转运。
而阻挠的暗流,也变得更加汹涌、疯狂。
前路危机西伏,但箭,己不得不发。
---
(http://www.220book.com/book/XD9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