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星群裂变
2025年10月30日,当3I/ATLAS从太阳背面的观测盲区重新浮现时,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屏上炸开了一片密集的光点。林岚的瞳孔在瞬间收缩——那颗原本孤军突进的红色天体,身后竟拖曳出一条由数千个微型光点组成的“星链”,正沿着太阳系行星轨道依次铺开,像一张缓慢收紧的星际罗网。
“分裂了!至少4000个!”周凯的尖叫刺破观测室的寂静,手指在键盘上疯狂敲击以锁定轨迹,“你看它们的路径,正精准切入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的引力范围,最后那批在柯伊伯带方向——是冥王星!”
屏幕上的轨迹图如同被精心规划的航线:首批127个微型飞行器在掠过水星时脱离母体,借助这颗太阳系最小行星的引力完成首次加速,其轨迹与“信使号”遗留的探测轨道高度重合。“中国复眼”的雷达回波显示,这些子飞行器首径约10米,外壳反射特征与3I母体的镍合金核心完全一致,且在水星427℃的昼面温度下仍保持稳定信号——这绝非自然天体所能具备的特性。
“水星是信号校准点!”林岚调出频谱分析,子飞行器释放的脉冲频率与水星磁场周期形成共振,“它们在利用行星磁场修正导航,就像人类探测器的引力弹弓校准技术 !”
几乎同时,NASA传来“太阳轨道飞行器”的紧急数据:第二批832个飞行器在金星轨道附近分裂,借着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掩护,半数潜入金星背阳面,半数则悬停在“金星快车”探测器的观测盲区。更令人心惊的是,欧洲航天局的光谱仪捕捉到子飞行器释放的氙气信号——这种惰性气体正是人类深空探测器常用的推进剂成分,与3I母体变轨时的信号源完全同源。
网络上,#3I分裂4000个探测器# 瞬间碾压所有话题,讨论量半小时突破50亿。抖音博主“天文望远镜”的实时解析视频里,叠加了“天问三号”火星车传回的影像:179个微型飞行器正以编队姿态掠过火星塔尔西斯高原,其飞行路线恰好避开了人类部署的火星基地模拟区,却精准覆盖了地下水冰富集带。
“这是在勘察资源!”博主的声音带着颤抖,“火星的水冰、金星的二氧化碳、水星的太阳能,全是星际殖民的关键资源!哈佛勒布教授说对了,3I根本是先锋侦察舰队!”
评论区的恐慌与分析交织爆发:
- “木星方向才吓人!‘朱诺号’监测到2100个飞行器在木星引力场中拆分,正朝木卫三、木卫西的冰层飞去——那可是潜在的液态水储备地!”
- “冥王星附近的500多个是布防吧?‘新视野号’在60天文单位外都捕捉到信号,刚好卡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像在设哨卡!”
- “算下来刚好4018个!分批次对应五大天体,这是提前规划好的‘太阳系资源普查’,《三体》里的水滴编队都没这么规整!”
- “刚刷到中科院的内部消息,子飞行器的脉冲频率和‘中国环流三号’的聚变调控频率重合,它们在模仿我们的技术信号!”
林岚的加密邮件弹出“中国天眼”的最新解析:所有子飞行器的信号都与天鹅彗星形成实时联动,在木星轨道附近,两者的信号波叠加形成了清晰的“资源坐标图”——木卫二的冰层厚度、火星地下盐矿分布、水星表面钛矿储量的数据赫然在列,精度远超人类现有探测水平。更惊悚的是,信号中解析出的指令序列,与人类“旅行者号”探测器的星际导航代码存在23处关键重合,仿佛在刻意复刻地球的航天逻辑。
“紧急多国会议!”办公区的广播急促响起。林岚接入会议时,屏幕上己布满各国航天机构的监测画面:NASA代表举着星舰12号拍摄的子飞行器特写,其表面的蜂窝状纹路与“承影”机甲的装甲结构高度相似;欧洲航天局展示了“赫拉”探测器捕捉的分裂瞬间,3I母体的金属核心如同蜂巢般展开,子飞行器通过电磁轨道弹射而出,全程无任何能量泄漏;俄罗斯代表则调出“沃罗涅日”雷达数据,冥王星方向的子飞行器正释放引力波信号,疑似在构建跨星际通信网络。
“这不是分裂,是部署。”张院士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格外沉重,手指点向屏幕中央的太阳系模型,“水星负责能量校准,金星隐藏观测点,火星勘察宜居基地,木星获取水资源,冥王星建立外围警戒——它们在12小时内完成了对太阳系的‘战略布防’。”
林岚突然注意到“中国复眼”的异常数据:木星附近的子飞行器正以0.8赫兹的频率释放脉冲,与星舰12号的通信波段完全同步,而星舰的导航系统己出现不明干扰。“它们在窃取人类的航天数据!”她立刻开口,调出镍元素光谱与星舰推进剂的对比图,“子飞行器的金属成分里,有星舰不锈钢外壳的特征峰,这是之前近距离探测时采集的样本!”
会议室外传来同事的惊呼,林岚转头望去,办公区的大屏幕正播放着央视新闻的突发报道:“‘南天门计划’核心装备‘承影’战术机甲己完成激光炮充能,‘鸾鸟’空天母舰原型机进入近地轨道待命,‘元行者’可复用火箭集群在酒泉发射中心进入1小时倒计时。”画面里,“承影”机甲的机械臂正展开雷达制导装置,瞄准方向恰好是木星轨道——那里正聚集着数量最多的子飞行器。
网络上,#南天门迎战外星探测器# 的话题迅速登顶。网友们刷起了“后羿计划”的关键词,有人贴出“承影”机甲的火力参数,有人转发“中国环流三号”的聚变能量输出数据,还有人翻出《南天门计划美术设定集》里的“太阳系防御网”插画,感叹科幻与现实的重叠。
林岚回到观测屏前,看着4000多个光点在太阳系内形成对称分布,如同一张由金属与能量织成的巨网。3I母体的主轨迹正朝着地球方向缓慢调整,而天鹅彗星的绿色光晕己出现在木星轨道外侧,与子飞行器群形成呼应。她突然明白,这场从太阳背面开始的裂变,从来不是随机的分散——而是一场针对太阳系的、精准到毫秒的“文明勘测”。
“记录所有子飞行器的轨道参数,标记与行星资源点的重合度。”林岚的声音异常平静,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红色光点,“它们在画地图,那我们就顺着地图找到它们的终点。”
观测室的时钟指向午夜,“中国复眼”的雷达信号仍在穿透深空。林岚盯着屏幕角落的冥王星方向,那里的子飞行器己停止移动,开始释放稳定的引力波——那是星际通信的典型特征,而信号的接收端,正指向天鹅彗星的绿色彗核深处。
她知道,4000个探测器只是开始。当这些“星际勘测员”完成数据收集,那颗沉睡了两万年的绿色母舰,或许就要真正展露它的意图了。而人类的“南天门”,将是这场文明对话中,唯一的底气。
第三类接触:3IATLAS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第三类接触:3IATLAS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DC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