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辰十个月大时,个性特征愈发鲜明。这日清晨,季清妍准备给他穿上新买的蓝色连体衣,小家伙却固执地指着衣柜里的红色卫衣。
"要...这个!"辰辰口齿不清却态度坚决。
季清妍惊讶地看向丈夫:"他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偏好了?"
封叙京眼中带着笑意:"看来我们有个主意很正的小家伙。"
最终妥协的结果是,辰辰如愿穿上了红色卫衣,得意地在镜子前转圈。这个小小的坚持,让父母看到了儿子性格中的坚定。
上午的亲子课上,辰辰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当其他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时,他安静地坐在积木桌前,认真搭建着自己的作品。
"看,这是城堡。"课程结束时,辰辰拉着父亲的手展示他的创作。
封叙京蹲下身,仔细欣赏儿子的作品。虽然只是简单的积木堆叠,但能看出精心的设计——有高塔,有围墙,甚至还有一座小桥。
"你是个小建筑师。"封叙京由衷赞叹。
这个评价让辰辰挺起小胸膛,脸上写满自豪。回家的路上,他一首在描述他的"城堡",用有限的词汇配合手势,努力让父母理解他的创意。
"他很有想象力。"季清妍轻声对丈夫说。
"像你,"封叙京微笑,"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可能性。"
午后,封叙京在书房处理邮件,辰辰在他旁边的地毯上玩拼图。当初级拼图己经难不倒他时,封叙京拿出为三岁儿童设计的复杂拼图。
"要试试这个吗?"
辰辰的眼睛立刻亮了。他专注地研究着拼图片,小眉头因思考而微微皱起。当时钟指向下午三点时,他成功完成了整幅拼图。
"太棒了!"封叙京为儿子鼓掌,同时暗自惊讶于儿子的认知能力。
更让父母惊讶的是,完成拼图后,辰辰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立即寻找新玩具,而是开始按照颜色和形状将拼图分门别类整理好。
"这是谁教他的?"季清妍惊讶地问。
封叙京摇头:"没有人教,可能是观察我们整理文件学会的。"
这个发现让封叙京开始更加留意儿子的行为模式。他发现辰辰玩完玩具后会主动放回原处,吃饭时会小心不把食物掉在外面,甚至会在母亲咳嗽时贴心地递上水杯。
"他比我们想象的更善于观察和学习。"晚饭时,封叙京对妻子说。
季清妍温柔地看着正在自己用勺子吃饭的儿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这天晚上,封叙京特意安排了一个小测试。他在辰辰面前摆放了不同形状的积木,要求按颜色分类。令父母惊讶的是,辰辰不仅正确分类了所有积木,还按照从深到浅的颜色梯度进行了排列。
"这..."季清妍难以置信地看着丈夫。
封叙京沉思片刻,第二天就请来了儿童发展专家。经过评估,专家认为辰辰在认知和逻辑思维方面确实展现出超前的发展。
"但这不代表要给他压力,"专家提醒,"最重要的是让他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这个建议被父母认真采纳。他们决定不进行任何超前教育,而是继续为辰辰提供丰富的探索环境,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周末,封叙京带着妻儿去科技馆。辰辰对一切展品都充满好奇,特别是在机械原理展区流连忘返。
"看,齿轮转动时会产生动力。"封叙京抱着儿子,耐心解释简单的物理原理。
辰辰专注地观察着齿轮的运转,小脑袋随着机械的运动左右转动。当他自己动手操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时,成功的那一刻,他眼中闪耀的光芒让父母永生难忘。
"他找到了自己的热情。"季清妍轻声说。
回家的路上,辰辰在安全座椅里睡着了,怀里还紧紧抱着在科技馆买的简易机械模型。封叙京透过后视镜看着儿子,心中充满复杂的情绪——既为儿子的天赋骄傲,又担心过早的开发会剥夺他童年的快乐。
"顺其自然就好。"季清妍仿佛看穿了丈夫的忧虑,轻轻握住他的手。
这个夜晚,封叙京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发现辰辰在认知能力上超出同龄人。作为父亲,我的责任不是培养一个天才,而是守护一个孩子。愿他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写完日记,他走进婴儿房。月光下,辰辰睡得正香,小手还无意识地做着转动齿轮的动作。封叙京轻轻为儿子盖好被子,在他额头印下一个吻。
他知道,无论儿子将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他都会在身后默默支持。因为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期待他成为什么人,而是陪伴他成为他自己。
(http://www.220book.com/book/XDK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