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证成了林薇最锋利的武器。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王编辑交代的基础任务,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南城商界》的平台,有目的地编织着自己的信息网络。
她专挑那些与顾氏集团有竞争或合作关系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采访。她的采访提纲准备得极其详尽,问题角度刁钻却又在专业范畴内,让对方无法轻易敷衍。更重要的是,她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地表现出对行业深刻(至少是看起来深刻)的见解,这让许多受访者愿意与她多聊几句。
在一次关于南城旧城改造项目的专访后,她“无意间”与那位项目副总聊起了近期商业地产的动向。
“听说顾氏也在西区圈了块地,野心不小啊。”林薇状似随意地提起,仿佛只是业内常识。
那位副总笑了笑,带着几分同行相轻:“顾北辰是厉害,不过那块地皮牵扯复杂,原有的一家老厂搬迁就是个大麻烦,钉子户难搞得很。而且,我听说他们前期预算卡得很死,想在用料和工期上找补,风险不小。”
林薇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附和道:“是啊,大项目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开,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兴趣,却在心里将“搬迁麻烦”、“预算紧张”、“用料风险”这几个关键词牢牢记住。
另一次,在一个金融圈的酒会上,她“偶遇”了一位与顾氏有信贷往来银行的经理。几杯香槟过后,对方的话匣子打开了。
“顾二少能力是强,就是太独,不太买元老们的账。最近好像为了个新项目,跟他父亲在董事会上又杠上了,资金批复没那么顺利……”那经理压低声音,“要我说,有时候太强硬也不是好事。”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来自不同渠道,指向不同的侧面,但林薇像拼图一样将它们在自己脑海中组合。她逐渐勾勒出顾北辰目前面临的局面:一个重要的新项目(可能就是她在工作室听到的那个),内部有来自父亲和董事会的阻力,外部有具体的执行难题(拆迁、预算),这或许就是他被逼婚压力骤然增大的首接原因。
她意识到,自己掌握的这些信息,或许比一次正式的采访更有价值。它们能帮她更精准地判断顾北辰的需求和弱点。
---
顾北辰看着助理送来的调查报告,眉头微蹙。
报告显示,林薇这三个月的生活轨迹简单到近乎枯燥。出租屋、杂志社、图书馆、偶尔的高端商场(但无消费记录)、以及……他的工作室。没有发现与可疑人物的接触,她的社交圈子窄得可怜。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她以记者身份接触了不少商界人士,其中几个,恰好与他目前的项目有间接关联。
是巧合?还是她有意为之?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女人的心思和行动力,就比他想象的还要深沉和迅速。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想靠小聪明上位的记者,而是一个懂得利用自身优势、精准收集情报的猎手。
他想起她第二次来工作室时,那双沉静了许多的眼睛,以及提出的那些切中要害的专业问题。她在学习,在进化,而且速度惊人。
他放下报告,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父亲那边的压力与日俱增,董事会里那些老家伙也在观望。他确实需要一个“妻子”,一个能帮他稳住后方、至少不添乱,甚至能在某些时候起到意想不到作用的“合伙人”。
林薇的出身是她的短板,但也是她的优势——她足够渴望,足够拼命,也更容易掌控(他目前如此认为)。更重要的是,她展现出的潜质,让他觉得或许值得进行一次风险投资。
他需要再试探一次,看看她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他拿起内线电话,吩咐助理:“安排一下,下周集团那个关于西区地产项目的慈善晚宴,给《南城商界》的记者林薇发一张邀请函。”
他要知道,在真正的名利场中心,面对南城最顶尖的权贵和最挑剔的目光,这只从阴沟里爬出来的、正在努力蜕变的蝴蝶,是会惊慌失措,还是能……展翅起舞。
---
当林薇在杂志社的公共邮箱里看到那封来自顾氏集团总经办、措辞礼貌的慈善晚宴电子邀请函时,她的心跳猛地加速了。
这不是普通的媒体邀请。这是通往真正核心圈层的门票,也是顾北辰抛出的、一个明确得不能再明确的试探。
她知道,这将是她面临的最大、最首接的考验。那里不会有工作室里相对私密的空间,不会有因为共同爱好而带来的短暂缓和。那里将是真正的战场,汇聚了所有她需要仰望和攻克的目标。
她看着邀请函上顾氏集团的徽标,眼神一点点变得坚定,甚至带着一丝嗜血的兴奋。
机会,终于来了。
她必须抓住它,不惜一切代价。
作者“夜岚听雨声”推荐阅读《晚辞故巢1》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DU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