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的烈日炙烤着大地,秦明天站在新建成的太阳能电站旁,看着第一缕电流点亮村庄的灯火。孩子们围着发光的灯泡欢呼雀跃,那一刻,他想起时雨说过的话——“光不应该只照亮一部分人”。
“秦工程师,有您的快递。”助理递来一个包裹。
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摄影集,扉页上写着:“给点亮非洲的人。——时雨”
他翻开影集,《起点》系列记录着北京胡同的变迁,但在最后一页,是一张剑桥康河的夜景,配文:“所有的远行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与此同时,在伦敦的“光芒计划”总部,时雨正在准备一场重要的募捐晚宴。她的组织己经帮助记录了十七个国家的边缘群体故事,但资金链始终是个问题。
“时雨,有个好消息。”助理兴奋地推门而入,“刚收到通知,我们获得了‘全球青年影响力奖’!”
晚宴当天,时雨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礼服,站在演讲台前。台下坐满了政商名流和媒体记者。
“三年前,我在非洲遇见一个女孩,”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大厅,“她叫萨菲,在垃圾山旁办学校。她告诉我,光不应该只照亮一部分人。”
她切换幻灯片,展示着“光芒计划”的记录成果:柬埔寨的纺织女工,叙利亚的难民儿童,亚马逊的原住民...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光,是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演讲结束,掌声雷动。在后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等她。
“明天哥哥?”时雨惊喜地看着西装革履的秦明天,“你不是在肯尼亚吗?”
“项目提前完工了。”他微笑着递上一个文件夹,“这是我为‘光芒计划’做的能源方案,可以让你们的移动工作站完全实现太阳能供电。”
他们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聊着各自的近况。秦明天的清洁能源项目获得了国际认可,但他婉拒了美国的高薪职位,选择回国发展。
“我想把技术带回国内,特别是偏远地区。”他说,“就像你说的,光不应该只照亮一部分人。”
时雨看着他被非洲阳光晒黑的脸庞,忽然发现那个总是活在别人期待中的明天哥哥,己经找到了自己的路。
“对了,”秦明天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是给你的。”
盒子里是一枚简单的银色胸针,造型是一束光线的图案。
“我自己设计的,”他有些不好意思,“象征着...各自发光,又彼此照亮。”
时雨别上胸针,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
一个月后,时雨回到北京参加颁奖典礼。在机场,她意外遇见了陆执野。他正准备去西北,继续他的摄影工作坊。
“这么巧?”两人同时说出这句话,像极了多年前的相遇。
陆执野的摄影工作坊己经扩展到五个省份,他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有人获得了国际摄影奖项。
“最好的照片不是拍出来的,是活出来的。”他重复着当年的话,眼中有着沉淀后的平静。
他送给时雨一本新摄影集,《三颗星》。里面只有三张照片:非洲的太阳能电站,伦敦的“光芒计划”办公室,西北的摄影工作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向昼奔赴 每张照片里都有一束光,以不同的形式照亮着世界。
“我们就像三颗星,”陆执野说,“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但永远在同一个宇宙里。”
颁奖典礼上,时雨从李砚老师手中接过奖杯。这位曾经的点灯人,如今己是她的合作伙伴。
“蒙蔽我们双眼的,不是假象,而是自己的执念。”李砚在致辞中重温了这句话,“时雨和她的伙伴们证明了,当我们放下执念,就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当晚,三人在后海的一家老茶馆重逢。这是高中毕业后,他们第一次完整地坐在一起。
“还记得毕业时我们说过的梦想吗?”时雨看着窗外的霓虹,“现在我们都做到了。”
秦明天点头:“我做了能源工程师。”
陆执野微笑:“我成了摄影师。”
时雨举起茶杯:“我实现了‘光芒计划’。”
他们以茶代酒,为各自的成长干杯。
“其实,”秦明天突然说,“我曾经很害怕失去你们任何一个。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感情不会因为距离而消失。”
陆执野转动着手中的茶杯:“就像光线,即使分开,也在以另一种形式相连。”
时雨看着眼前的两个男人,一个是从小守护她的明天哥哥,一个是让她学会独立的挚友。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她生命的塑造。
“你们知道光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吗?”她轻声说,“它可以同时照亮多个地方,却不会因此变暗。”
离开时,三人在茶馆门口分别。秦明天要赶去参加新能源论坛,陆执野要准备明天的摄影展,时雨要回伦敦继续她的项目。
“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秦明天问。
“当光需要汇聚的时候。”时雨回答。
陆执野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夜晚的告别。照片里,三个人的影子在路灯下延伸,指向不同的方向,却又在某个看不见的远方交汇。
回伦敦的飞机上,时雨翻开陆执野送的《三颗星》。在最后一页,她发现了一行小字:
“有的爱是占有,有的爱是成全,而最深的爱,是让彼此成为光。”
她望向窗外的云海,想起这三个来自不同背景、走过不同道路的人,最终都在做着同一件事——让更多生命被照亮。
飞机开始下降,伦敦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同大地上散落的星光。时雨知道,在这片星光中,有她的“光芒计划”,有秦明天的清洁能源项目,有陆执野的摄影工作坊。
他们像三颗恒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用不同的方式散发着光和热。也许永远不会再像少年时那样紧密相依,但他们的光芒,己经在宇宙中交织成一片璀璨的星网。
而真正的成长,就是明白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要相守,不是所有的相爱都要占有。有时候,各自精彩,才是对彼此最好的成全。
时雨打开笔记本,开始撰写新的项目计划。扉页上,她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成为谁的光,而是学会如何传递光。”
窗外,黎明将至,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以光的形式,以爱的名义,以成长的姿态。
(http://www.220book.com/book/XE9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