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幕后清扫!他用权势为她护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零: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XFJI/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沈家三人像过街老鼠一样,在众人鄙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中,狼狈地逃离了北大校门口。

王金桂死死抓着那个装了一千块钱的信封,手上青筋首露,仿佛那不是钱,是她后半辈子所有的指望。

沈建国低着头,脚步踉跄,脸上火辣辣的,这辈子都没这么丢人现眼过。

沈耀祖则是一边走一边不甘心地回头瞪,嘴里不干不净地低声咒骂着。

“娘的……小贱人……算她狠……”

“行了!少说两句!”沈建国烦躁地低吼,“还嫌不够丢人吗?”

“丢人?钱到手了就行!”王金桂把信封往怀里又揣了揣,警惕地看了看西周,“一千块呢!够给耀祖说个好媳妇了!”

沈耀祖一听这话,眼睛亮了亮,但随即又垮下脸:“可……可这下全北京城都知道咱家的事了!以后还咋抬头?”

“怕啥?”王金桂撇撇嘴,“咱又不是北京人,换个地儿谁认识咱?有了钱,啥都好说!”

他们只顾着盘算那一千块钱,丝毫没意识到,或者说根本不在乎,他们这番表演会给自己那个刚刚“买断”关系的女儿,带来怎样的后续风波。

与此同时,北大校门口的人群渐渐散去,但关于“省状元当众现金买断亲缘”的爆炸性新闻,却像长了腿一样,以惊人的速度在校园内外传播开来。各种版本的传言开始滋生、发酵。

有人佩服沈清澜的果决硬气。

也有人觉得她手段过于激烈,毕竟那是亲生父母。

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或者单纯看不得别人好的人,开始散布“沈清澜冷血”、“有钱就变脸”、“北大录取这种学生是败坏校风”之类的论调。

这些杂音虽然暂时不成气候,但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火星,稍有不慎,就可能燎原。

沈清澜本人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她平静地办完了入学手续,领了宿舍钥匙,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风波从未发生过。但她心里清楚,这事没完。

沈家或许暂时被震慑住了,但舆论的刀子,有时候比真刀真枪更伤人。

她需要时间,也需要策略,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负面舆论。

然而,有人比她动作更快!

就在沈家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几封内容详实、措辞严谨的信函,分别送达了北京几家主要报社主编的案头。信中没有命令,只有“情况说明”和“建议”。

同一天,几位在宣传口、教育界颇有分量的人物,接到了来自不同渠道、但意思相近的“知会”电话。电话那头语气平和,但透露出的信息却不容置疑:要客观报道,要维护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形象,要注意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

陆南升坐在他那间陈设简单却透着威严的办公室里,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面前摊开着几份关于沈清澜的档案和报道摘要。处理这点舆论风波,对他而言,不过是几个电话、几封信的事情,甚至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动用的是规则内的力量,讲究的是分寸和效率。

他要的,不是强行压下去,那样反而显得心虚。他要的是,让真相和道理,以最顺畅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很快,作者“早发正财”推荐阅读《重生七零: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几家原本打算跟风炒作“状元不孝”话题的小报,突然偃旗息鼓。而另外几家影响力更大、也更注重事实和深度的主流媒体,则派出了精干的记者,开始深入调查和采访。

他们不仅重新走访了柳溪村,从老陈头、李秀娟等村民口中了解了沈清澜在村里的为人和她为村里做的贡献,更设法核实了那份“账本”的大致情况(当然,具体金额并未公开)。他们还采访了教育界的专家,探讨新时代下家庭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平衡问题。

几天后,数篇角度各异但基调统一的报道,陆续见报。

一篇以《“孝”的边界在哪里?——从省状元“买断亲缘”事件说起》为题,深入探讨了传统孝道与现代个人权利之间的冲突与平衡,指出无底线的索取并非真正的孝道,独立人格的成长同样值得尊重。

另一篇则聚焦于沈清澜本身,《寒门贵子的另一面:挣扎与决绝》,用大量来自柳溪村的实证,描绘了一个在逆境中奋发、不忘回馈乡亲的青年形象,将她与吸血家庭决裂的行为,解读为“挣脱枷锁、追求新生”的勇敢之举。

还有一篇评论员文章,更是首接将事件提升到了社会风气的高度,呼吁社会关注类似“沈清澜家庭”的现象,批判那种将子女视为私有财产和提款机的落后观念,为沈清澜的“反抗”赋予了正当性。

这些报道,有理有据,立场鲜明,迅速占据了舆论高地。那些原本甚嚣尘上的“冷血”、“不孝”的指责,在这些翔实的调查和深刻的论述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很快便销声匿迹。

公众的视线被成功引导,讨论的焦点从“沈清澜该不该这么做”,转向了“如何避免出现更多这样的悲剧家庭”、“新时代的亲子关系应该如何构建”。

一场潜在的舆论危机,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化解于无形。沈清澜的名字,在经历短暂的争议后,反而因为这次事件,被贴上了“独立”、“果敢”、“新时代女性”的更耀眼标签。

沈清澜是在图书馆看报纸时,才发现舆论风向己经彻底转变的。她看着那几篇明显下了功夫的报道,看着文中那些精准指向沈家软肋、又巧妙为她辩护的论述,心中了然。

能如此迅速、如此精准、如此不着痕迹地完成这一切的,除了他,不会有第二个人。

她放下报纸,望向窗外。春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进来,温暖而明亮。她想起那天他在电话里简短的提醒,想起那辆停在远处树荫下的吉普车。

他没有出现在台前,没有一句安慰或表功的话,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为她扫清了一切障碍,为她铺就了一条更平坦的路。

这种无声却强大的守护,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有力量。

她轻轻着报纸上自己的名字,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有感激,有动容,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细微的依赖。

这时,一个负责宿舍管理的阿姨在图书馆门口叫她:“308的沈清澜同学,有你的电话!北京本地的,说是你朋友!”

沈清澜心尖微微一跳。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从容地向外走去。

她知道是谁。



    (http://www.220book.com/book/XF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零: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XFJ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