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园的晨光还没晒热石板路,林宇就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他揉着眼睛推开门,只见园门口支起了好几张木桌,陈默大叔正把一筐筐新鲜的薄荷、金银花往桌上摆,旁边的林溪举着自制的“故事牌”(用硬纸板画着聚福号的老样子),正踮着脚招呼路过的村民:“来听故事啦!听完送薄荷茶哦~”
“这是要做什么呀?”林宇走过去,帮着把竹椅摆成圈。苏清影手里捧着个旧茶罐,笑着说:“陈默大叔说,光让大家看故事还不够,得让故事‘活’起来。今天咱们办个‘故事市集’,谁来讲一段和‘传承’有关的故事,就能换一小包新晒的草药,怎么样?”
话音刚落,就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挤进来:“我来讲!我奶奶说,我太奶奶以前在聚福号当绣娘,她绣的兰花纹样,现在我妈妈还学着绣呢!”小姑娘说着,从兜里掏出块手帕,上面果然绣着和布料上一样的兰花,针脚虽然稚嫩,却看得清认真的纹路。
苏清影递给她一小包金银花,笑着说:“这就是最好的传承呀,像花籽一样,一代一代发芽呢。”
不一会儿,故事角就围满了人。卖豆腐的张婶说:“我爷爷以前总去聚福号换粮,说那里的掌柜会把碎米攒起来,给家里孩子多的人家留着,现在我卖豆腐,也总多给老人加一勺卤汁,算学个老理儿。”开木匠铺的王师傅则带来个小木盒:“这是聚福号以前装账本的盒子,我爹修过三次,现在我用它装工具,每次打开都觉得在跟老掌柜打招呼呢。”
林溪听得入迷,突然拽着林宇的衣角:“哥,我们也来讲讲新福园的故事吧!”她拉着苏清影,把“小兔子布偶如何找回伙伴”“菜畦里的种子如何发芽”编成了一段小故事,虽然说得磕磕绊绊,却引得大家首鼓掌。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故事角的笑声像泡在薄荷茶里的冰糖,慢慢化开来。林宇看着眼前的场景——有人在讲过去的故事,有人在听现在的新鲜事,有人用故事换走草药,又把自己的故事留下——突然明白苏清影说的“活的传承”是什么意思了。
就像这市集,故事不是锁在盒子里的字,而是能从这个人嘴里,传到那个人耳朵里,再长出新的细节,就像新福园的藤蔓,缠缠绕绕,却越爬越旺。
傍晚收拾桌椅时,林溪发现故事牌后面多了好多小纸条,有的画着笑脸,有的写着“明天我带爷爷来讲故事”。苏清影把纸条折成纸鹤,串在园门口的梧桐树上,风一吹,纸鹤晃悠悠的,像在把故事往更远的地方送呢。
秋末的雨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傍晚时竟飘起了细雪。新福园的木屋亮起了油灯,窗纸上映出三个晃动的影子——林宇正用砂纸打磨一根竹杆,苏清影在缝补林溪白天划破的衣角,小姑娘则趴在桌边,用炭笔在纸上画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
(http://www.220book.com/book/XFN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