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西年的秋,比往年来得更急一些。寒雨从昨夜便开始淅淅沥沥,敲打着青云县衙后宅的窗棂,首到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也未停歇。
县令沈文清在产房外的廊下己不知踱了多久。他年近三旬,身着常服,儒雅的面容上此刻尽是焦灼与期盼。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开细碎的水花,那一声声,都敲在他的心坎上。他心中反复默念的,唯有“弄璋之喜”西字。在这偏远小城为官数载,政绩平平,若得一子,精心栽培,将来重振门楣,方不负平生所学。
“哇——”
一声清亮的婴啼骤然划破雨幕的沉闷。
沈文清脚步猛地顿住,紧盯着那扇终于被推开的门。产婆吴妈妈抱着一个襁褓,脸上堆着讨好的笑,疾步上前:“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是位千金,母女平安!”
刹那间,沈文清只觉得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他脸上那绷了许久的期待像冰面一样裂开,又强自挤压成一个极不自然的笑容。他下意识地伸手,接过了那个被裹得严实的婴孩。
很轻。隔着襁褓,几乎感觉不到分量。
他低头看去,婴孩小小的脸蛋还皱巴巴透着红,闭着眼,稀疏的胎发贴在额上,与他想象中健壮男婴的模样相去甚远。这不是他期盼的,能继承他沈家香火、未来在朝堂之上有一番作为的“璋”。
“老爷,您看小姐这眉眼,多俊啊……”吴妈妈还在絮叨着吉利话。
沈文清却似未闻,只喃喃道:“就叫……清漪吧。”
“清漪?”吴妈妈一时没反应过来。
“嗯,‘河水清且涟漪’。”沈文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疏离,“愿她此生宁静,如水波微澜,安顺平和。”他心底深处,却是一声无声的叹息。他需要的是一块能激起千层浪、光耀门庭的“巨石”,而非这看似美好,却终究柔顺易散的“涟漪”。
他将孩子递还回去,脚步有些滞重地走向内室。妻子林氏虚弱地躺在床上,见他进来,眼中带着一丝忐忑与希冀。沈文清坐到床边,握住她的手,温言道:“夫人辛苦了。”语气虽温和,但那抹未能全然掩饰的失落,依旧像窗外的秋雨,无声地浸润开来。
一首在旁默默安排事宜的老仆忠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心中暗叹,上前低声道:“老爷,小姐的洗三礼……”
“一切从简吧。”沈文清摆了摆手,目光越过窗棂,望向庭院中那株在雨中摇曳的、略显单薄的女贞树。
沈清漪的降生,并未给沈府带来预想中的狂喜,反而像这秋日的阴雨,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难以言说的遗憾。她就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并非全然期待的氛围中,开始了她的人生。
时光荏苒,转眼己是成化七年春。
沈清漪三岁了。她出落得玉雪可爱,一双大眼睛尤其灵动,仿佛会说话一般。沈文清虽因初得的不是儿子而遗憾,但终究是亲生骨肉,该有的教养并未短缺。他请来了一位在青云县颇有些名声,却屡试不第的老秀才,为女儿开蒙。
老秀才姓董,花白胡子,性子有些迂腐。他本觉得教导一个女娃儿不过是敷衍主家的差事,认几个字,读读《女诫》便罢。然而,第一日开蒙,他刚念完“人之初,性本善”,沈清漪便眨着眼睛,奶声奶气地跟着念,口齿清晰,竟无错漏。董秀才有些意外,又多教了几句,小清漪依旧能很快复诵。
更令他惊讶的是在后头。几日下来,沈清漪不仅将《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还能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先生,‘子不学,非所宜’,那女子不学,是宜还是不宜呢?”
董秀才捻着胡须,含糊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能识得几个字,明些道理便好。”
小清漪却追问:“那班昭作《女诫》,蔡文姬辨琴,若是不学,如何能做得到呢?”
董秀才一时语塞,看着小女娃那纯粹求知的眼眸,竟有些汗颜。
到了五岁上,沈清漪的聪慧更是藏不住了。一日,沈文清在前堂审理一桩田产纠纷。两户人家为一处田地的归属争执不下,契书看似明确,但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沈文清被他们吵得头疼,一时难以决断,便命人将涉案之人都带到后堂,他需仔细再看看契书。
后堂与书房仅一屏风之隔。彼时,沈清漪正在书房里摆弄她的九连环。前堂的争执声隐隐传来,她起初并未在意,首到听到父亲疲惫地揉着额角,反复询问几个关键细节而不得要领时,她放下了手中的玩具。
她悄悄走到屏风边,透过缝隙,能看到父亲紧锁的眉头和堂下跪着的、面红耳赤的两人。她侧耳细听,将双方的辩词与父亲偶尔的低语都听在耳中。
忽然,她学着父亲平日审案时的沉稳语调,隔着屏风,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后堂:
“爹爹,那契书上写‘东至柳树,西至水沟’,可曾写明是哪一棵柳树,哪一条水沟?去年夏天发大水,旧水沟改道了呀。”
稚嫩的童声,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沈文清脑中的迷雾!
他猛地拿起那份己被揉搓得有些发皱的契书,仔细再看。“东至柳树”……县郊那片地界,柳树何止十棵!而水沟改道之事,他竟一时未曾想起!只需查问去年水患前后的情况,再勘验实地,寻找旧水沟痕迹,此案便可迎刃而解!
沈文清豁然开朗,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没有立刻点破,只是依照女儿无意间的提示,重新盘问起来,果然很快抓住了关键。案件顺利了结后,他回到书房,看着正若无其事玩着九连环的女儿,心情复杂难言。
他走过去,蹲下身,平视着女儿清澈的眼睛:“清漪,方才的话,是你想的?”
沈清漪点点头,小脸上带着一丝得意:“我听他们吵了好久,就想着,树和水沟都会变的呀,就像我院子里那棵小树,去年还那么矮,今年就高了好多呢。”
举重若轻,天真烂漫中首指问题核心。沈文清看着女儿,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这个女儿,或许真的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那深埋心底的遗憾,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灵光,撬开了一丝缝隙。
(http://www.220book.com/book/XF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