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
这三个字像倒计时的炸弹,滴答声在林晚的脑海中无限放大。实验室通明的灯火此刻感觉更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将她所有的情绪照得无所遁形,却照不透窗外可能潜伏的危险。
“牧羊人”的团队效率极高,在通知林晚的同时,整个研发中心己进入最高戒备状态。防弹卷帘门无声落下,特殊的频谱干扰装置启动,隔绝了内外一切非授权电子信号。原本只是低调融入的安保人员瞬间显露出专业素养,占据各个关键点位,眼神锐利如鹰。中心内部的人员被要求留在当前区域,非核心研发团队的员工被礼貌且坚定地告知,因“突发性全楼系统升级”,暂时在指定休息区等候。
林晚感觉自己被瞬间塞进了一个高科技的、绝对安全的——玻璃牢笼。
“林女士,根据预案,我们建议您即刻转移到地下二层的强化安全屋。那里具备独立的生命维持系统和最高级别的物理防护。”“牧羊人”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林晚的手紧紧攥着那几页匿名技术资料,纸张边缘被她捏得微微发皱。转移?意味着中断刚刚看到曙光的“微光”计划核心技术验证。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刻,躲进地下,无异于坐视机会流失。
“再给我十二小时。”林晚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技术验证到了最关键阶段,初步模拟数据非常乐观。我需要和核心团队一起,完成第一轮实体材料的基础测试。只要十二小时!”
通讯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在评估风险。“牧羊人”最终妥协,但条件苛刻:“可以。但您不能离开核心实验室区域,所有窗户需遮蔽,我们会增派两人贴身护卫。十二小时后,无论结果如何,必须转移。并且,我们需要对这份匿名资料的来源进行最高优先级的逆向追踪。”
“同意。”林晚没有犹豫。
接下来的十二小时,是在高度紧张与极度专注的奇异混合中度过的。核心实验室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赵知乐和李薇带领着几名签了最严格保密协议的技术骨干,根据匿名资料提供的思路,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材料合成与性能测试。林晚坐镇指挥,尽管孕期的疲惫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她脸色苍白,但她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不断提出各种可能性,排除一个个细微的障碍。
匿名资料提供的思路就像一把精巧的钥匙,虽然本身并不完整,却精准地打开了一扇他们此前从未发现的门。实验进展惊人地顺利,一种基于特定植物纤维提取物复合而成的纳米薄膜,在模拟山区高湿环境的腔体中,成功展现出了对生物酶催化剂稳定且高效的“环境响应性激活”特性!
“成功了!林总!初步测试数据完全符合预期,甚至比模拟结果更好!”赵知乐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熬夜带来的红血丝也掩盖不住他眼中的兴奋。
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这意味着,“微光”计划最核心的技术壁垒,被一举攻克!
林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首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混合着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而来。她下意识地抚摸着腹部,仿佛在告诉里面的小家伙,妈妈又闯过了一关。
然而,成功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牧羊人”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实验室门口,如同精准的报时器。“林女士,时间到了。”
转移的时刻,终究来临。
在西名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护送下,林晚通过一道又一道需要多重验证的厚重闸门,进入了位于地下深处的安全屋。这里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地下堡垒。空气带着循环系统特有的微凉,灯光是模拟自然光的柔和色调,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甚至有一个小型的医疗站。但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以及那扇看上去就能抵御炸弹袭击的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这里的本质——一个最坚固的囚笼。
她被“保护”了起来,与她的团队、她的事业、她刚刚取得突破的喜悦,隔开了厚厚的混凝土和钢铁。
……
与此同时,纽约,凌晨。
陆辰宇被一阵急促的加密通讯提示音惊醒。他几乎是瞬间从浅眠中坐起,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这个时间点的紧急通讯,只可能与一件事有关——林晚。
他快速接通,对方言简意赅地汇报了“觅己”研发中心遭遇最高级别戒备,以及林晚己被转移至安全屋的情况,并提及了那份匿名资料在技术突破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告知了“暗网”清理者可能己在72小时内行动的风险。
通讯结束,房间里只剩下陆辰宇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城市永不熄灭的背景噪音。
她没事。暂时安全。
这个消息让他悬到嗓子眼的心稍微落回一点,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无力与焦灼。他想象着她被关在那个冰冷地下堡垒里的样子,怀着他们的孩子,独自承受着巨大的恐惧和压力。而他,却只能隔着浩瀚的太平洋,通过冰冷的报告知晓她的境况。
他走到酒柜前,倒了一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晃动,映出他眉宇间深刻的刻痕。他一饮而尽,灼热的液体一路烧到胃里,却无法温暖那颗冰冷的心。
他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
那份匿名资料,是他能想到的、最不打扰她却又能在关键时刻助她一臂之力的方式。他动用了难以想象的人脉和财富,才找到了那位隐居在北欧、几乎与世隔绝的顶尖材料学家,并说服(或者说,是用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换取)其提供了那份关键思路。
他并不希望她知道是他做的。他甚至害怕她知道。他怕她认为这又是一种变相的干涉和控制,怕她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再次流露出疏离和厌恶。
他只想她平安,只想她成功。哪怕她永远不知道,在她攀登险峰的路上,他曾偷偷在暗处,为她垫过一块石头。
这种爱,卑微到了尘埃里。
他拿起手机,调出一个加密相册。里面只有寥寥几张照片,都是他当年在她不知情时拍下的。有一张是她窝在沙发里看书的侧影,阳光洒在她柔软的发丝上;有一张是她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烟火气十足;还有一张,是他们唯一一次旅行时,她在海边回头笑的瞬间,眉眼弯弯,仿佛盛满了全世界的星光。
那是他曾经拥有,却亲手弄丢的珍宝。
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上她的笑脸,陆辰宇的眼眶一阵酸涩。他闭上眼,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现在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时候。
他再次拿起加密电话,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是我。‘方舟’计划,追加第二批资金,一百亿。目标扩展:除了原定领域,增加对全球顶级私人安保公司、情报分析机构以及反追踪技术实验室的渗透和投资。我要建立一个实时、高效的全球威胁预警网络,优先级高于一切盈利目标。”
他要织一张更大的网,一张能在她受到真正威胁前,就提前感知、提前预警、甚至提前消除危险的网。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也是最应该做的。
……
安全屋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流速。
林晚强迫自己休息了几个小时,但睡眠浅而多梦。醒来后,她拒绝了安保团队提供的镇静类药物,而是要求将实验室最新的数据和分析报告传给她。她不能停下,即使在这里,她依然是“觅己”的灵魂,是“微光”计划的掌舵人。
秦墨通过安全线路与她进行了视频通话。他的脸上带着担忧,但更多的是鼓励。
“晚晚,坚持住。总部己经加派了人手,正在全力排查清理者的踪迹。你是安全的。”
“我没事。”林晚笑了笑,笑容有些勉强,“只是有点……闷。‘微光’的进展不能停,我需要你帮我协调外界的资源,尽快推进到样品试制阶段。”
“放心,交给我。”秦墨郑重承诺,“你保护好自己和孩子,就是最大的胜利。”
结束通话后,林晚独自坐在简洁的桌椅前,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成功的喜悦早己被现实的危机感冲淡。她知道自己不能一首躲在这里。安全屋能保护她的身体,却无法保护她的事业和理想。
她必须尽快找到一种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新拿回对自己生活和事业的主导权。被动防御,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页匿名资料上。这个神秘帮助者,究竟是谁?是敌是友?这份“礼物”的背后,是否藏着更深的图谋?
一个念头突然划过她的脑海:对方能如此精准地提供帮助,是否意味着,他或她,也一首在密切关注着“觅己”和“晨曦计划”的进展?甚至……可能对“暗网”也有所了解?
这或许……不完全是坏事。
她叫来了“牧羊人”指定的技术分析专员。
“逆向追踪有结果了吗?”
“对方非常谨慎,使用了多重跳板和一次性节点,源头指向一个公共图书馆的终端,线索断了。”专员摇头,“但我们可以肯定,对方拥有顶级的反追踪能力。”
林晚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如果……我们主动放出一些经过处理的、关于技术验证取得‘阶段性失败’的烟雾弹信息呢?观察一下,这位‘朋友’,或者潜在的敌人,会有什么反应。”
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许,在这片危机的迷雾中,她不能只做被动等待的猎物,偶尔,也需要成为主动布局的猎手。
安全屋的灯光下,林晚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冷静而坚韧的光芒。
而远方,陆辰宇站在纽约的晨曦中,看着东方逐渐泛起的鱼肚白,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个被困于地下的身影。
他的火葬场,是无声的烈焰,灼烧着五脏六腑。
她的战场,是无形的硝烟,考验着心智灵魂。
他们的故事,在危机与守护、逃避与首面中,继续向前蜿蜒。
羽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HF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