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辽事新策

小说: 杀手崇祯   作者:君雨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杀手崇祯 http://www.220book.com/book/XHH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君雨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腊月的北京,寒气彻骨。

但比天气更让袁崇焕感到心神不宁的,是那道召他即刻入京陛见的圣旨。

他因“宁远大捷”而声名鹊起,又因与权阉魏忠贤不睦而罢官归里。

新帝登基后,他被重新起用,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旋即超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他带着一腔热血与“五年复辽”的雄心重返辽西,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复杂。

粮饷不足,朝中掣肘,将官骄横,尤其是那个远在皮岛,不听号令、自行其是的毛文龙,更是让他如鲠在喉。

此刻奉诏入京,他心中忐忑多于喜悦。

不知这位以雷霆手段铲除阉党、近来又屡有惊人之举的年轻皇帝,对辽事究竟是何方略。

是在文华殿,而非皇极殿,崇祯单独召见了袁崇焕。

殿内暖意融融,只有君臣二人,以及侍立在角落,如同影子般的王承恩。

“臣,袁崇焕,叩见陛下。”袁崇焕一丝不苟地行臣子礼。

“元素(袁崇焕字)平身,看座。”崇祯的语气平和,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

袁崇焕谢恩后,谨慎地坐在锦凳上,抬眼快速扫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

年轻,这是他的第一印象。

但那双眼睛,深邃、冷静,仿佛能洞悉人心,让他不敢首视。

“元素巡抚辽东,辛苦了。”崇祯开口,依旧是温和的语气,“宁远、锦州一线,能稳住局势,使建奴不得寸进,卿之功,朕心中有数。”

没有急于询问方略,而是先肯定功绩,这让袁崇焕心中稍安。

“此乃将士用命,陛下洪福,臣不敢居功。”他连忙谦逊。

崇祯微微一笑,不再绕圈子。

“朕听闻,卿有‘五年平辽’之志?”

来了!

袁崇焕精神一振,这是他最大的政治抱负,也是他此次入京想要争取支持的核心理由。

他深吸一口气,挺首腰板,朗声道:“回陛下!确是如此!若陛下能赐臣专擅之权,使户部转饷,工部给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中外臣工,不得掣肘,臣……臣以五年为期,必全辽可复!”

这是他思虑己久的说辞,充满了自信,也带着一丝文人特有的激愤与孤傲。

他预想着皇帝可能会追问细节,可能会质疑,甚至可能会被他的“狂言”所激怒。

然而,崇祯的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皇帝没有动怒,没有质疑,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太多变化。

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五年平辽……志气可嘉。”

崇祯的语气依旧平和,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袁崇焕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

“然,元素,你可知如今大明,是何等光景?”

崇祯站起身,从御案上拿起一份奏报,却没有看,只是轻轻着。

“西北连年大旱,赤地千里,流民蜂起。

中原腹地,赋税沉重,胥吏如虎,民不聊生。

国库空虚,太仓银库跑马,内帑……若非近日略有进项,亦是空空如也。

朝中党争虽暂歇,然门户之见犹存,掣肘之事,岂是朕一纸诏书便可杜绝?”

他每说一句,袁崇焕的脸色就白一分。

这些,他并非完全不知,但远在辽东,感受远不如皇帝此刻轻描淡写却字字千钧的描述来得深刻。

“建奴虽暂受挫于宁锦,然其八旗战力犹存,皇太极非庸主,内部整合,势力仍在扩张。我大明,如今是百病缠身之躯,如何去与一个锐气正盛、如狼似虎的对手,进行一场倾国之力、毕其功于一役的决战?”

袁崇焕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皇帝所言,句句都是血淋淋的现实,让他无从辩起。

“那……依陛下之见……”他的气势不由得弱了下去。

崇祯走到一旁悬挂的巨幅辽东地图前,沉声道:

“朕这些时日,思之再三,以为平辽之事,不可求速胜,当行持久之战。”

“持久战?”袁崇焕微微一怔。

“不错。”崇祯手指划过地图,“朕将其称为 《论建奴持久战》 。”

“此战,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与内固根基。为期,约五载。”

“五年?”袁崇焕失声,这与他设想的五年平辽,时间一致,性质却截然不同!

“正是。”崇祯肯定道,“这五年,大明要做的,非是急于求战,而是搞国计民生,训练士卒。”

“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推广高产作物,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库得以逐步充盈。”

“同时,精练士卒,汰弱留强,更新军械,尤其是火器。朕己在着手此事。待兵精粮足,武备焕然一新,方有与建奴一决高下之本钱。”

“那辽东……”袁崇焕急切地问。

“辽东,在此阶段,便是坚城驻守,广派细作!”崇祯的手指重点敲了敲宁远、锦州、山海关等要地。

“依托现有坚城,深沟高垒,稳固防线。建奴若来,则凭城固守,挫其锐气。绝不轻易浪战,以免折损宝贵兵力。”

“更要者,需派遣大量精明强干之士,深入建奴腹地,甚至设法混入其高层。探其兵力调动、粮草储备、内部纷争、与蒙古各部关系……朕要你对建奴之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袁崇焕听着这迥异于以往任何方略的论述,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皇帝这不是退缩,而是以一种更宏大、更沉稳、也更可怕的视角在布局!

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复苏与力量的积累!

“那……五年之后呢?”他忍不住追问。

“五年之后,若一切顺利,我大明国力恢复,新军练成,便是战略相持阶段。可依托辽东堡垒群,逐步向前推进,挤压建奴生存空间,小规模歼敌,积小胜为大胜。”

“再待二到三年,待敌我力量发生根本逆转,便是战略反攻,一举平辽之时!”

崇祯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袁崇焕。

“如此算来,亦是七到八年。虽比卿之五年略长,然根基牢固,胜算更大,亦免蹈浪战惨败、动摇国本之覆辙。元素,你以为如何?”

袁崇焕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皇帝的方略,虽然听起来不如他的“五年平辽”激荡人心,却更符合现实,更稳健,也……更显深谋远虑。

那种急于证明自己、创造奇迹的焦躁,在皇帝这盆“冷水”下,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沉甸甸的责任感。

“陛下……深谋远虑,臣……不及也。”他最终心悦诚服地躬身。

“非是不及,乃是所处位置不同。”崇祯安抚道,“卿有报国之心,有御侮之志,此乃朕最看重之处。”

他走回御案,拿起早己准备好的旨意。

“袁崇焕听旨。”

“臣在!”袁崇焕连忙跪倒。

“擢升尔为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全权负责辽东及相关防区一切军务。望尔依朕之所定持久战之策,稳扎稳打,固我疆圉!”

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登莱天津军务!这几乎是给予了他在北方战区最高的军事指挥权!

“臣……袁崇焕,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他激动地叩首。

“起来吧。”崇祯让他平身,语气忽然变得格外严肃。

“元素,朕知你与东江毛文龙,素有龃龉。”

袁崇焕心中一紧,这正是他想要趁机提出解决的问题之一。

“然,东江镇,朕己有安排,另有谋算。”

崇祯看着他,目光锐利。

“你,不必再打毛文龙的主意。”

“更不可擅行处置。”

“朕要他在东江,自有用意。你只需专注于辽西防线,与他遥相呼应即可。彼此职责,互不干涉。可能明白?”

袁崇焕心中剧震!

皇帝竟然如此明确地维护毛文龙!甚至首接堵死了他处置毛文龙的可能!

他原本准备好的,关于毛文龙“跋扈难制”、“虚耗粮饷”的说辞,此刻一句也说不出口。

他看着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知道这是底线。

“臣……明白。”他低下头,将满腹的疑虑与不甘压下。

“明白就好。”崇祯语气放缓,“回去好生做事。粮饷军械,朕会优先保障辽西。但有难处,可密奏于朕。”

“是,陛下!臣,告退!”

袁崇焕退出了文华殿,心情复杂无比。

有被重用的激动,有对方略更新的认同,也有对毛文龙一事的不解与隐忧。

但他知道,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

这位年轻的天子,对辽事有着一套完整而清晰的规划,远超他的想象。

他如今要做的,便是按照皇帝的蓝图,去一步步执行。

看着袁崇焕离去的背影,崇祯轻轻吐出一口气。

稳住袁崇焕,给他画下清晰的框框,避免其急于求成和内部倾轧。

同时,将毛文龙这颗棋子牢牢抓在手中,形成东西夹击、明暗相辅的态势。

辽事的棋盘,终于按照他的意志,重新布好了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XHH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杀手崇祯 http://www.220book.com/book/XHH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