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的皮岛,海风带着咸腥气息。毛文龙拆开火漆密信,眼中精光一闪。信上只有简短的命令:"十月十五,取旅顺、金州。筑垒固守,勿贪功冒进。"
"传众将议事!"毛文龙立即下令。
片刻后,陈继盛、沈世魁、曲承恩等将领齐聚总兵府。毛文龙将密信传阅众人,沉声道:"陛下有旨,十月十五收复旅顺、金州。"
陈继盛兴奋地拍案:"太好了!终于要动手了!"
沈世魁却较为谨慎:"大帅,旅顺、金州有建奴重兵把守,强攻恐损失惨重。"
毛文龙微微一笑,指向地图:"所以陛下特意嘱咐,要等登莱援军。孙元化那边也会同时行动。"
与此同时,登州水城内,孙元化也收到了密旨。他立即召见李嘉南、李由。
"陛下命我们与东江军协同作战,十月十五收复旅顺、金州。"
李嘉南看着海图:"从登州到旅顺,海路不过两日。关键是登陆后的攻坚。"
李由自信满满:"新军的火炮足以轰开任何城墙。"
孙元化摇头:"陛下特意交代,要尽量减少伤亡。而且..."他压低声音,"战后要立即用水泥修筑堡垒,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八月十五,第一批运输船队抵达皮岛。船上满载着水泥、火炮和弹药。随船而来的还有工部特派的筑城专家。
"这是陛下特意调拨的五万袋水泥。"押运官员向毛文龙禀报,"后续还有十万袋正在运往登州。"
毛文龙抚摸着水泥袋,感慨道:"有了这东西,何愁堡垒不固!"
九月初,作战计划最终确定:
东江军出精兵两万,由陈继盛率领,主攻金州;
登莱新军出八千,由李由率领,主攻旅顺;
李嘉南指挥水师负责运输和炮火支援;
沈世魁留守皮岛,曲承恩负责后勤。
九月二十,各部开始集结。为掩人耳目,船队昼伏夜出,在沿途岛屿秘密停靠。
十月初五,大军在长山列岛会师。毛文龙亲自主持战前会议。
"旅顺、金州各有一千守军,但建奴援军三日可到。所以我们必须在一日内攻克两城,立即转入防御。"
陈继盛道:"金州城墙不高,用火炮轰开缺口,燧发枪队突击,半日可下。"
李由接着说:"旅顺要塞较为坚固,但我军有新式火炮,破城不难。"
十月十二日深夜,庞大的船队悄然启航。海上风浪不小,但将士们求战心切,无人退缩。
十月十西日黄昏,船队抵达预定海域。远远望去,旅顺和金州的灯火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按计划行事!"毛文龙一声令下,船队分作两路。
陈继盛率领东江军首扑金州。午夜时分,部队在城南十里处登陆。
"快!快!"陈继盛低声催促。两万将士悄无声息地完成集结。
与此同时,李由的登莱新军也在旅顺外海待命。李嘉南指挥的战舰缓缓靠近海岸,炮口对准了城头。
十月十五日,寅时三刻。
"开火!"
随着毛文龙一声令下,战斗同时打响。
金州城下,五十门火炮齐鸣。城墙在炮火中颤抖,守军惊慌失措。
"燧发枪队,前进!"陈继盛亲自带队冲锋。
燧发枪齐射的巨响震耳欲聋,城头守军成片倒下。仅仅两轮齐射,守军就崩溃了。
"城门破了!杀啊!"东江军将士蜂拥而入。
与此同时,旅顺的战斗更加激烈。李嘉南指挥战舰猛烈炮击,李由率新军强行登陆。
"瞄准炮台!"李嘉南亲自操炮。一发炮弹准确命中敌炮台,引发连锁爆炸。
李由的新军展现出精湛的作战技能。燧发枪手交替掩护,稳步推进。遇到坚固工事,立即召唤火炮支援。
不到一个时辰,旅顺城门也被攻破。
消息传到金州时,陈继盛己经控制了全城。
"快!立即布防!"他下令道,"建奴援军很快就会到。"
将士们立即行动起来。工部专家指导他们用水泥加固城墙,修建炮位。
在旅顺,李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新式水泥发挥了惊人效果,原本需要数月才能修好的工事,几天内就初具规模。
十月十八日,建奴援军果然赶到。但看到坚固的新式堡垒,他们只能望城兴叹。
"这是什么城墙?昨日还没有这么坚固!"后金将领目瞪口呆。
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燧发枪和火炮击退后,后金军只得退兵。
消息传回北京,崇祯大喜。
"好!告诉毛文龙和孙元化,立即转入防御。旅顺、金州就是插在辽东的两把尖刀!"
他特意下旨嘉奖:
毛文龙晋爵东江伯,孙元化加太子少保,参战将士各有封赏。
更重要的是,崇祯看到了新战术的威力。
"水陆协同,速战速决,立即筑垒。这个战法值得推广。"
在旅顺和金州,明军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水泥构筑的堡垒一天天变得坚固,炮台林立,俨然成为两座永不沉没的战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杀手崇祯(http://www.220book.com/book/XHH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