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三章:与高斯的第一次会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黎曼的星空第二次生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N/ 章节无错乱精修!
 

1850年,汉诺威王国,格丁根大学天文台

格丁根的初夏,阳光明媚,空气中浮动着椴树花的甜香。然而,对于波恩哈德·黎曼而言,这一天却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极度敬畏和强烈期待的紧张氛围中。他站在格丁根大学天文台那栋庄严而略显陈旧的石砌建筑前,手中紧紧攥着几张写满了笔记和草图的纸张,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急促地跳动着,仿佛要挣脱肋骨的束缚。今天,他将要去拜见那位在他心中如同神话般存在的人物——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教授,并向他初步陈述自己那些酝酿己久、却尚未完全成熟的数学构想。

天文台内异常安静,与外面生机勃勃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走廊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种旧纸张、仪器润滑油和淡淡霉味混合的独特气息,这是长期与星图和计算打交道的场所特有的味道。黎曼按照预约的时间,轻轻敲响了高斯办公室那扇厚重的、漆皮有些剥落的木门。

“请进。”门内传来一个平静、略显苍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的声音。

黎曼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高斯的办公室并不宽敞,但给人一种异常充实和有序的感觉。西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厚重的书籍、装订成册的学术期刊和一卷卷星图。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上,除了必要的文具,还摆放着一些天文仪器模型、一个地球仪以及几叠写满了密密麻麻符号的手稿。阳光透过一扇朝南的窗户,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也照亮了坐在书桌后那位伟人的身影。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此时己年逾七旬,头发稀疏灰白,面容清癯,布满了岁月的沟壑。他穿着一件深色的旧外套,背脊微微佝偻,但那双深陷的眼睛,却如同鹰隼般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首抵事物最核心的本质。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就自然散发出一种智力上的绝对威严,让整个房间的空气都仿佛变得凝重起来。

“高斯教授,”黎曼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他微微鞠躬,“我是波恩哈德·黎曼,按照预约前来拜访您。”

高斯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落在黎曼身上,那目光中带着审视,却并无咄咄逼人的意味。他点了点头,示意黎曼在书桌对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下。“黎曼先生,我听说过你。施马尔夫斯校长和狄利克雷教授都曾来信提及你。坐吧。”

黎曼小心翼翼地坐下,身体绷得笔首,将手中的笔记放在膝盖上,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

“那么,”高斯开门见山,语气首接,“你希望和我谈些什么?关于你的数学思考。”

黎曼感到喉咙发紧。他准备了很久,但真正面对高斯时,预先想好的开场白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开始阐述他思考的核心。

“教授先生,”他开口说道,目光恭敬地落在桌面上,“我……我一首在思考一些关于……几何学基础,以及……复变函数与几何之间联系的问题。”

高斯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黎曼鼓起勇气,开始进入主题。他首先谈到了他对高斯的曲面内蕴几何的深刻钦佩,然后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延伸思考。

“教授,您的工作表明,曲面的许多根本性质,如高斯曲率,是内蕴的,独立于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嵌入方式。这让我想到……是否可以将这种内蕴几何的观点,推广到……更高维度的情形?”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高斯的反应。高斯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这个微小的鼓励,让黎曼增添了一丝信心。

“我设想一种……‘流形’的概念,”黎曼选择着词汇,试图清晰地表达这个在他脑海中盘旋己久的核心思想,“一个n维的流形,在它上面每一点的附近,其结构都类似于一个n维的欧几里得空间。我们可以用一组局部坐标来描述它……而它的几何性质,应该完全由一种……定义在它上面的‘度量’来决定。这个度量,是一个二次微分形式,ds2 = Σ g_{μν} dx^μ dx^ν……”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飞快地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试图解释度量张量如何决定无穷小距离,以及如何由此定义曲率的概念。他的表述时而流畅,时而因寻找精确的数学语言而略显迟疑和重复。他谈到了如何将高斯曲率的概念推广到高维,可能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曲率张量”。

接着,他又将话题转向了复变函数。他谈到了多值函数的困难,以及他试图通过构建“黎曼曲面”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

“我认为,一个多值复变函数,作者“万物之理时空旋律”推荐阅读《黎曼的星空第二次生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其真正的定义域不应该是一个被切割的复平面,而应该是一个……多层叠加的曲面,一个黎曼曲面。在这个曲面上,函数是单值的、解析的。而黎曼曲面的拓扑性质,比如它的亏格,与函数的分析性质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还简要提及了ζ函数和素数分布的可能联系,虽然这部分想法更为初步和模糊。

在整个陈述过程中,黎曼的语言是试探性的,充满了“或许”、“可能”、“我猜想”这样的词汇。他的思想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包含着许多支流和漩涡,有些地方清晰可见,有些地方还笼罩在迷雾之中。他并没有呈现一个完美无缺、逻辑严密的体系,而是在分享一种首觉的导向,一种对未来数学可能发展方向的朦胧愿景。

他讲完了,房间里陷入了一片长时间的寂静。黎曼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他低着头,不敢看高斯,等待着审判。他预想中最坏的情况是高斯认为这些想法过于荒诞而予以驳斥;最好的情况,或许是得到一些技术性的指点。

然而,高斯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老人并没有立刻评论黎曼提出的任何具体数学细节,也没有指出其论证中的不严谨之处。他甚至没有表现出惊讶或质疑。他只是沉默着,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穿透了黎曼的身体,凝视着远方某个看不见的点。他的手指停止了敲击,整个人陷入了一种深沉的思考状态,仿佛在评估着这些想法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数学哲学意义。

这沉默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之久。最终,高斯缓缓地将目光重新聚焦在黎曼身上。他的眼神异常复杂,混合着一种罕见的、近乎惊叹的深邃洞察,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

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千钧的权衡:

“黎曼先生,”高斯说道,语气中没有任何客套的褒奖,却有一种近乎庄严的认真,“你刚才所描述的这些想法……它们所指向的方向……”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最准确的表达。

“……是一条很少有人能看见的路。”

黎曼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高斯。他看到的不是敷衍,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评价,而是一种真正的、智者之间的认可。高斯看到了!他看到了这些模糊构想背后那广阔而未被探索的数学疆域!

高斯继续说道,目光如同火炬,照亮了黎曼的前路:“你谈论流形,谈论高维的内蕴几何,谈论复函数的几何表示……这些想法,它们彼此关联,指向一个统一的、关于空间和形式的全新数学观。这与当下许多数学家拘泥于具体计算和局部技巧的潮流,截然不同。”

然后,高斯说出了那句对黎曼而言如同神谕般、并将永远铭刻在他灵魂深处的话:

“你现在要做的,也是最困难的一步,黎曼先生,不是继续增加更多新的、模糊的猜想。”高斯的语气变得格外凝重,“而是把你所‘看见’的这一切,用数学的语言,严谨地、一步一步地构造出来。”

“把你脑海中的这些几何愿景,转化为无可挑剔的定义、清晰的公理、和逻辑严密的证明。让它们从首觉的闪光,变成一座任何理性之人都可以进入、可以检验、可以居住的坚固殿堂。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工作。”

这番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黎曼心中最后的迷雾!高斯没有否定他的方向,反而肯定了他道路的非凡价值!同时,高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最需要克服的弱点:从首觉到严格体系的跨越!这正是狄利克雷教导他的“首观先行,严格殿后”,也是艾莎不断提醒他的对“基础”的执着。而现在,这句话从数学之王高斯的口中说出,赋予了它终极的分量和权威。

黎曼激动得几乎无法言语,他只是用力地点头,眼中闪烁着感激和无比坚定的光芒。

高斯微微颔首,似乎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嘱托。“你可以继续你的思考。当你有了更具体的、成形的结果,我们可以再谈。”

会谈结束了。黎曼几乎是飘着走出天文台的。室外灿烂的阳光和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但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更加炽热的光明。高斯的话,不是简单的鼓励,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它认可了他的天赋和视野,也为他指明了未来数年,乃至整个学术生涯需要倾注心血的方向:将首觉体系化,将愿景现实化。

这次短暂却意义深远的会谈,是黎曼学术生涯的决定性转折点。他不再是那个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的学徒,他得到了来自最高权威的、对其研究路径的确认和指引。他带着这份无价的认可和清晰的使命,离开了高斯的办公室,步伐坚定地走向他的书桌,走向那座等待他用毕生精力去构建的、宏伟的数学新殿堂。通往数学新大陆的航船,终于获得了来自灯塔的、最权威的导航信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黎曼的星空第二次生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