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扛着竹子回到家里,往院子里一放,这动静让刘小莲听着,从厨房跑了出来。
“呀,大孙子,你咋弄这大一根毛竹回来啦?”
李福生笑嘻嘻地说:“魏大兵这小子踩狗屎运了,捡着这么一根毛竹,这玩意我寻思去买得花两三毛钱,所以我花了一毛钱买了下来。”
刘小莲乐呵道:“这可太划算了,最近工程有点多,想去买毛竹可不好买到。”
这个李福生倒是知道,在外地都是农民编织箩筐、簸箕卖给供销社,到了京城就改成供销社卖给农民了!农具厂很多工人就是篾匠,专门用竹子和藤条,制作这些农具供应国营农场,或者是郊外的农村使用。
同样都是编箩筐,可因为身处的地方不一样,人家可是正儿的编织,那地位可真是天差地别。
看到家里就刘小莲一个人,李福生好奇道:“奶奶,我二叔带两个丫头出门了?”
刘小莲乐道:“你二叔是个不争气的女儿奴,卫兰给他一撒娇,说要吃焦圈,他就屁颠屁颠领着两个丫头出门了。”
李福生心有戚戚地说:“别说二叔了,谁能扛得住呀?爱红惯会抱着我要吃的,我这零花钱都被她吃没了!”
“你们就是惯着两个丫头片子,小时候就这么惯着,等她们长大了,你再想管也管不了啦。”
“嘿嘿,等她们长大了,让她们婆婆管去!”
李福生帮忙拿锯子把毛竹一分为二,然后刘小莲就拿柴刀给破开,这玩意李福生可不会弄,就没有插手去帮倒忙了。
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刚回到堂屋倒了茶水喝,院子就传来了聊天的声音。
“李奶奶,我福生哥在不在家呀?”
“兰芝,又来找福生解题了呀?他在屋里边呢。”
李福生傻眼了,他可愁周兰芝了,当自己啥都懂一样,有不会的题目就找自己。
按道理来说,她们院里有个大爷是个老师,找他才是最合适的。
奈何周兰芝这性格不行,她害怕老师,然后李福生就倒大霉了……
“福生哥,我这题有点不清楚,你给我讲讲呗…”
李福生:“……”
好不容易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眼看着到饭点了,李福生连忙让周兰芝先回去吃饭。总算把人糊弄走了,李福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决定下午不能待家里!
这小丫头是会说话的,李福生三番两次想说不会这题,然后她就会来一句,哥你不都初中毕业了么,怎么可能不会……
这时候李建国刚好带着两个小丫头回来了,这家伙算是吃到苦头了,背着卫兰,抱着爱红走得气喘吁吁的。
两个小丫头加起来起码差不多六十斤重了,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不累才奇怪呢!
李福生给他倒了水,两个小丫头一回到家里,又拿着烧饼黏她们奶奶去了。
“嘻嘻,二叔感觉如何?带孩子好不好玩呀?”
李建国接过茶水咕嘟咕嘟喝了起来,他乐呵着说:“哎哟,福生你太惯丫头们了!才走了十几分钟的路,她俩就要我背了!我让她们自己走,她们就说你这个大哥都背她们,这让我想拒绝都没辙!”
李福生正想反驳他,可是爱红又举着半张烧饼,屁颠屁颠跑回来了,她举着半张烧饼道:“大锅,奶奶让你次。”
李福生一把抱起她,揉了揉她小脸蛋道:“咋的?你这是吃饱了?居然没偷吃。”
“饱了,不想吃了。”
李福生惊讶地看向李建国,后者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她们吃了一碗馄饨,吃了两个糖火烧,又分了一张烧饼,应该…应该是吃饱了。”
李福生皱起眉头,下一秒破口大骂道:“好你个李建国,你个王八蛋带孩子就这样带的?你知不知道你这次带她们吃这么多东西,下次她们也要吃这么多才不会哭?真是造孽啊!我那点零花钱能带她们吃几次呀!”
小孩子可不会管你有钱没钱,她们只会记得吃了啥好吃的,然后碰到了吃不上就打滚哭闹不止。
李建国有点心虚地说:“那不能,你别把她们往那边摊子走就好了……”
李福生白了他一眼,说得倒是轻易,可这会逼得自己带她们的时候,没法去鸽子市转了。他因为要带妹妹,都没法出城去弄各种粮食和蔬菜的苗子,全靠鸽子市溜达才弄着一些种着!
他没好气地伸手道:“赔钱!以后不知道两个小丫头如何作妖,你赶紧赔两块钱补偿我的损失!”
李建国嘀咕着明明有给钱你了,还敲诈勒索我…
但还是不情不愿给了两块钱李福生,因为他压根忘了这事,以前带她们去逛街,一张烧饼给两个丫头片子分着吃,就能很高兴的出门回家了。后来越吃胃口越大,两个丫头越来越不好哄骗,刘小莲都要求他们不要啥都给她们吃了。
李福生也是无奈,昨儿你当他很想要陈有贵的小鱼啊?关键是不给弄的话,这丫头就敢在地上撒泼打滚。
也是这个原因,李大力捏着鼻子认了,刘小莲也不说鱼儿费油了。
两块钱算啥,关键是孩子变得更难带了这点不好。
都是惯的!李家这么多个工人,条件太好了,就惯着小丫头们。主要是男孩子不惯,都惯两个小丫头片子……
这时候李福生才想起来个事,就对李建国问道:“二婶搁哪去了?我还以为她和你一起带两个小丫头呢。”
“哦,她去借了自行车回娘家一趟,卫兰她小舅从部队回来探亲了。我要不是晚上要去带队巡逻,就带着卫兰也一起过去见见面了。”
二婶娘家是草桥那边的,也就是后面的丰台,骑车回去再快也得两个半小时,可费劲了。
李福生好奇道:“二叔,二婶娘家那边的洞子货,是不是特别多呀?”
李建国摇头道:“以前是,现在是西季青农场最多,草桥那边己经减少土温室种植了,那边没有西季青技术来得好。报纸都写了,西季青农场和西郊马场联合起来,用马粪加温技术结合新的栽培技术,去年就获得试验成果。听说今年还要扩大规模,要达到五千亩地大小的土温室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XI2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