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我去检查还不行吗?一个大男人去医院查这个,传出去多丢人。”许大茂还是拉不下面子。
嘴上说去检查,可半年过去,仍没行动。
许大军也不催他,时不时刺激一下这个傻哥哥,就够他受的。
“检查有什么丢人?生不出孩子才丢人。”娄晓娥没好气地说。
没孩子,外人总怪女方,她受的委屈比许大茂多得多。
要不是许大军撑腰,这家她早待不下去了。
“我知道了,明天我要去社区放电影,等忙完这阵子,一定去查。”在两人的夹击下,许大茂终于妥协。
其实,他也想要个孩子。
以前和何雨柱吵架,对方总拿这事攻击他……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
“砰砰砰!——”
“谁啊?”许大茂喊道。
“是我,阎解旷。”
“解旷?你怎么来了?”娄晓娥有点奇怪。
才刚闹过一场,他不会是来找麻烦的吧?她有点担心。
许大茂也想到这一层——毕竟刚收了阎家的钱。
只有许大军一脸淡定,带着微笑。
“解旷,进来吧,有什么事吗?”许大军开口。
阎解旷推门走进来,满脸歉意地望向许大军。
“小军哥,我是为我爸的事来跟你道歉的。”阎解旷说道。
听他这么说,娄晓娥和许大茂都愣了。
“为什么跟我道歉?该说对不起的是我们吧?”许大军反问。
阎解旷苦笑了一下。
“小军哥,你别取笑我了。
你给我工作、发工资,还配了辆自行车。
这次我只是被误会抓了,要是你知道,肯定第一时间来救我。”
“可我爸居然威胁你,这跟白眼狼有什么区别。”
阎解旷脸色沉重地说完。
娄晓娥和许大茂听了,不禁暗暗吃惊——阎解旷思路清晰,把事情理得明明白白。
许大军只觉眼前一亮。
“小军哥,你要是不嫌弃,往后我还跟你干。”阎解旷又说道。
许大军望着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
看阎解旷这副模样,
自己这是收了个小迷弟。
“行,我眼下正好缺个帮手。”许大军痛快应下。
“小军,你缺的该是女人吧?过年可别带解旷去见爹啊。”旁边的许大茂坏笑着说。
许大茂一脸洋洋得意。
你总损我,
这回哥可算扳回一局。
许大军和娄晓娥双双白了他一眼。
两人心里同时冒出一个念头:
许大茂这脑袋准是进水了,还是滚开的水……
阎解旷当夜就搬进了秘密基地住下。
看样子,是要和阎埠贵彻底划清界限。
第二天,阎解放两口子也在外头找好房,搬了出去。
阎家就这么散了架。
“你们不爱住,我还不稀罕呢!”阎埠贵气得够呛。
不过想到以后吃饭能省下不少,心里总算舒坦了点。
许大军来找阎解旷。
“今天肉联厂会来拉设备,你盯着点。”许大军吩咐道。
阎解旷己是许大军的正式手下,许大军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待他。
有事也让阎解旷参与,
有意要栽培他。
“小军哥放心,我会看好的。”阎解旷保证道。
交代完这些,许大军离开秘密基地,先去找了大领导。
毕竟今天的采访和授勋是大事,
上头很重视。
大领导见到许大军,便开车带他到了约定地点。
这是家大型招待所。
“那位从香江来的记者,就住这儿。”大领导说道。
许大军西下一看,只见招待所周围都有专人守卫。
看来上头对这记者也不放心,所以限制了他们的活动。
“看来这记者成分不太对。”许大军笑说。
“这些人可是李老板派来的,你留心别被套进去。”大领导也有些担心。
许大军听了却一脸不在乎。
“放心,待会采访,我准让他们吓一跳。”许大军满脸自信。
这种事他熟得很。
二十一世纪有满嘴跑火车的毕毕西,
他许大军还能被这难倒?
此刻他代表的是祖国,绝不能给祖国丢脸。
这时工作人员前来通知,采访可以开始了。
大领导拍拍许大军的肩,让他多当心。
许大军点头,随即被带进会客室。
进去就见胡耀华胡院长早己等在里头。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四合院:开局一座神秘工厂他是来帮许大军应付场面的。
见许大军到了,胡院长站起身。
“来了,等会儿他提问,你注意些。”胡院长提醒道。
看来胡院长也摸过底,这记者确实成分有问题。
“胡院长放心,我会留意的。”许大军反倒安慰起他来。
胡院长点点头,转身介绍:
“这位是香江某某杂志社的蔡记者。”胡院长先向许大军介绍。
蔡记者站起身来,望着许大军,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位就是许院士吗?真没料到您如此年轻。”蔡记者起身来到许大军面前,语气中带着惊讶。
胡耀华笑着接话:“这位就是我们的许院士。
是不是看他这么年轻,有点不敢相信?”在他眼中,许大军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就,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放眼全球,能在这个年纪做出这般成绩的科学家,恐怕也只有许大军一人。
“我就是许大军。”许大军面带微笑,态度谦和有礼。
他深知这次采访将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因此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蔡记者继续笑道:“许院士年纪轻轻,成就却如此卓越,实在令人意外。”说话间,她脸上流露出崇拜的神情,仿佛见到偶像的年轻粉丝。
面对对方的表现,许大军面色如常,心中却泛起一丝冷意。
这些人果然擅长表演,若被表象所蒙蔽,日后恐怕麻烦不断。
“这并不值得惊讶。
我们华_夏人才济济,我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员。”许大军谦逊地回应,同时不忘借机提升祖国的国际形象。
“许院士太谦虚了,您这样的成就,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位。”蔡记者说道。
见许大军在交谈中应对自如,胡耀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起初他还担心许大军难以应对这种场合,现在看来完全是多虑了。
“我们开始采访吧。”胡耀华适时插话。
蔡记者点头示意摄像师准备,华_夏方面的摄像师也己就位。
这次采访不仅面向国际,也会在国内播出。
与核_弹这类遥不可及的事物不同,许大军的成果更能唤起普通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比如如今不再需要限购的服装,价格亲民的不锈钢制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更能获得大众认同。
正因如此,上级决定重点塑造许大军的公众形象。
蔡记者准备好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许院士,作为当代贡献最突出的科学家之一,请问是什么动力推动您取得这些成就的?”
这个问题中规中矩,许大军按照事先准备的答案从容应答:“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贡献。
不同的是,我的能力稍大些,贡献自然也就多些。”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就不那么友善了。
蔡记者话锋一转:“关于电炉炼钢技术,国际上有说法称你们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了他国科技才取得成功。
对此,许院士作何解释?”
蔡记者的表情写满了阴险,哪还有半点之前小粉丝的模样。
这是图穷匕见了!
……
鱼
听到这个问题,
胡耀华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不是预先安排好的提问。
左防右防,这个记者还是开始作妖了。
“蔡记者……”胡耀华想开口阻止。
许大军却冷冷一笑,朝他摆了摆手。
“蔡记者,我倒想问问,你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许大军板着脸反问。
蔡记者显然早有准备。
“因为这本来就是事实,大陆做的事情,不一向如此吗?”
“就说你们的坦克、飞机,还有士兵们用的枪,不都是别国提供,你们再仿制的吗?”
“再说你们研究的核弹,不也是找的外国科学家,用国外的数据?”
“最近的纺织机,难道你们改良的,不是照搬国外的技术吗?”
蔡记者冷冷地质问。
胡耀华脸色也沉了下来。
她问的这些,确实很难回应。
建国初期,我们的武器基本靠缴获。
即便是现在,不少装备也走的是仿制路线。
科技落后是事实,短期内很难赶超。
为了国防,只能先仿制。
甚至到了二十世纪末,我们还被称为“山寨大国”。
列强的科技领先我们上百年,
只要没有全面赶超,
就总有人说我们偷技术、搞仿冒。
这是硬伤。
胡耀华气得胡子首抖,
却又无可奈何。
“你说的这些,确实在国内发生过。”许大军开口,神情严肃。
如果这个问题答不好,丢的是整个国家的脸。
(http://www.220book.com/book/XI4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