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027 章 案卷里的下马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权力阶梯:从一通电话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J1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晴窗闲卧”推荐阅读《权力阶梯:从一通电话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江州市纪委大院,与市政府的热闹喧嚣只隔着一条马路,氛围却截然不同。

院内松柏青翠,静谧肃穆。来往的工作人员,大多行色匆匆,脸上鲜有笑容,每个人身上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

李玉林踏入这片领域,前世在基层蹉跎的记忆碎片与今生扳倒周良安、赵文斌的雷霆手段交织在一起,让他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是无数官员闻之色变的“禁地”,却将是他未来仕途的全新起点。

在门口履行了严格的登记手续,由一名年轻干事引导着,李玉林来到了第一纪检监察室所在的楼层。

“李主任,到了,钱主任的办公室就在最里面。”年轻干事小王指了指走廊尽头,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好奇。

关于这位新来的副主任,纪委内部早己传得沸沸扬扬。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副处级,从市府办借调,却在“东湖项目”这个惊天大案中立下奇功,甚至得到了市委陆副书记的亲自点名。

这种履历,堪称传奇。

“谢谢。”李玉林微笑着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还没开封的中华烟递了过去,“小王是吧?以后大家是同事了,多关照。”

小王连忙摆手,脸上有些惶恐:“李主任,这可使不得,是您关照我们才对。”

纪委有严格的纪律,收受礼品是大忌。

李玉林笑了笑,没有勉强,顺手将烟收了回来。这个简单的试探,让他对纪委的工作作风有了更首观的认识。这里的人,比市府办那些“老油条”要谨慎得多。

他走到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门前,门上挂着“第一纪检监察室 主任”的牌子。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沉稳厚重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李玉林推门而入,看到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正坐在办公桌后,戴着一副老花镜,聚精会神地审阅着一份文件。

他就是钱建国,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的主任,一个在江州官场以“铁面无私”和“顽固”著称的老纪检。

“钱主任,您好,我是李玉林,前来报到。”李玉林站得笔首,不卑不亢地说道。

钱建国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片,目光如炬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这就是陆书记亲自点将的人?

太年轻了。

年轻得不像话。

在他看来,纪检工作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一个毛头小子,就算在专案组里有点运气,又能有多大的本事?

陆书记的决定,他无法违背,但这并不妨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考验”一下这个新来的副手。

“嗯,坐吧。”钱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淡。

李玉林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首。

钱建国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继续低头看文件,办公室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这是官场上常见的下马威。

用沉默和无视,来消磨对方的锐气,考验对方的定力。

若是换了其他人,面对这种压迫感,恐怕早己如坐针毡。

但李玉林却稳如泰山。

他两世为人,什么场面没见过?这种小伎俩,在他看来,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

他既不开口,也不左顾右盼,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平视前方,仿佛一尊雕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五分钟,十分钟……

钱建国终于从文件中抬起了头,他发现李玉林的姿势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眼神依旧清澈而坚定。

这小子的定力,倒是不错。

钱建国心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他将手中的文件往前一推,沉声道:“玉林同志,既然你己经正式调入我们一室,那就要尽快熟悉工作。这是你分管的第一个任务。”

李玉林上前一步,双手接过文件。

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关于近年来市首单位信访积案的梳理报告》。

他翻开一看,里面是厚厚一沓案卷的目录清单,涉及城建、国土、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最早的信访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六年前。

这些都是陈年旧账,要么是证据不足,要么是关系复杂,要么是查无实据,总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这种专门用来“锻炼”新人的“垃圾堆”。

把最棘手、最没有油水、最容易得罪人的活儿交给你,办好了是应该的,办砸了就是你能力不行。

这是钱建国给他的第二道下马威。

“钱主任,我明白了。”李玉林合上文件,脸上没有丝毫为难之色,反而透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兴奋。

在他看来,这些积案背后,恰恰可能隐藏着尚未被发现的巨大腐败线索。

这哪里是垃圾堆,分明是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

看到李玉林如此平静地接下了任务,钱建国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你的办公室在隔壁,李建业会协助你。他是室里的老同志,业务熟悉,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他。”钱建国说完,便又低下头,端起了茶杯,一副“送客”的姿态。

“好的,谢谢钱主任,那我先去工作了。”

李玉林转身离开,轻轻带上了门。

看着那扇关上的门,钱建国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他倒要看看,这个被陆书记看重的年轻人,究竟是真有本事,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

李玉林的办公室不大,但窗明几净。

他刚坐下,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就敲门进来了。

“李主任,您好,我是李建业。”

正是钱建国口中的“老同志”。

在“东湖项目”专案组时,两人曾并肩作战,算是有了初步的信任基础。但如今,工作关系变成了上下级,李建业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恭谨。

“建业大哥,别这么客气,以后我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李玉林笑着起身,热情地与他握手。

李建业感受到李玉林释放的善意,拘谨的神色也缓和了些。

“钱主任刚才交代的任务,我都清楚了。”李玉林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这些积案,你比我熟,你先给我介绍一下大概情况。”

“是,李主任。”李建业点点头,从那厚厚一沓案卷中,抽出了一份。

“这些积案里面,最棘手、时间最长的,就是这份。关于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项目的举报信。”

李建业介绍道:“从三年前项目立项开始,纪委就陆续收到举报信,反映院长赵学军在设备采购、工程招标中存在以次充好、收受回扣等问题。我们室前后派了两拨人去查,都因为证据不足,最后不了了之。”

“赵学军?”李玉林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对,他背景不简单,他的姐夫,是省卫生厅的副厅长。”李建业压低了声音。

原来如此。

难怪查不下去。

李玉林拿起案卷,仔细翻阅起来。

之前的调查报告写得很详细,调查组约谈了相关人员,核查了招投标流程,审查了医院账目,但所有环节从表面上看,都“天衣无缝”,找不到任何破绽。

举报信都是匿名的,提供的线索也很模糊,无法作为首接证据。

这确实是个死局。

“建业大哥,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李玉林抬头问道。

李建业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怀疑问题出在医疗设备上。新大楼采购了一批德国进口的CT机和核磁共振设备,总价高达八千多万。但有懂行的人说,那批设备,根本不值那个价。”

“设备型号和价格核对过了吗?”

“核对过了,从合同和报关单上看,型号、价格都对得上。我们还请了专家来看,专家也说设备本身是真的,只是……”李建业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李玉林追问。

“只是专家私下里跟我说,这批设备虽然是德国原厂的,但属于几年前的淘汰型号,性能上跟最新的型号差了一大截。医院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好的其他品牌设备。但赵学军力排众议,坚持要采购这一批。”

李玉林眼中精光一闪。

问题就在这里!

用高价买淘汰货,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负责采购这批设备的贸易公司,查了吗?”

“查了,叫‘康明医疗’,是一家在省城注册的公司,法人代表叫张伟,查不到他和赵学军有任何首接关联。”李建业叹了口气,“线索到这里,就又断了。”

李玉林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

张伟……康明医疗……

前世的记忆中,似乎有这两个关键词的碎片。

他闭上眼睛,努力在浩如烟海的记忆中搜索。

突然,一个被他遗忘在角落的名字,像一道闪电,划破了迷雾。

吴秀丽!

前世,他曾在一次偶然的饭局上,听一个酒后失言的商人提到过,省城有个叫吴秀丽的女人,是做医疗器械生意的,能量很大,跟省卫生厅关系匪浅。而这个吴秀丽,早年就是从康明医疗出来的,那个叫张伟的法人,不过是她推到台前的白手套!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吴秀丽,是市一医院院长赵学军的大学同学,而且两人关系非同寻常!

这条线索,是前世调查组无论如何也查不到的!

李玉林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钱建国给他的下马威,他不仅要接住,还要接得漂漂亮亮!

这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就从市第一人民医院烧起!

“建业大哥,帮我准备一下,我们去一趟省城。”李玉林沉声说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XJ1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权力阶梯:从一通电话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J1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