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新区的构想,在沈述安的强力推动和不断完善下,终于被提上了更实质性的议程。为了争取更广泛的支持,统一内部思想,沈述安决定召开一次规模更大的内部研讨会,与会者包括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国有投资平台的代表。
研讨会安排在市政府的中型会议室。与往常经济工作会议的数据堆砌不同,沈述安今天似乎刻意弱化了具体数字,将重点放在了描绘新区的愿景和战略意义上。
林晞坐在后排记录的位置,看着台上的沈述安。他今天依旧穿着西装,但没有系领带,衬衫最上面的扣子解开了一颗,少了几分平日的刻板,多了些许挥洒自如。
他先从宏观趋势讲起,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技术变革的浪潮、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性。这些内容他讲过多次,但今天,他的语调里注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滨江面临的挑战,传统动能衰减,区域竞争白热化。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危机中永远蕴藏着最大的机遇。”沈述安的目光扫过全场,语速放缓,每个字都清晰有力,“‘临江新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项目,更是一次城市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验。”
他走到投影幕布前,上面不再是枯燥的图表,而是一张精心制作的、充满未来感的新区概念规划图。
“我们在这里,规划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聚集地,我们是在试图构建一个真正的创新生态雨林。”他的手指划过图纸上标注的研发社区、开放实验室、共享技术平台和蜿蜒的绿色廊道,“在这里,大企业不再是孤岛,中小企业能找到成长的养分,科研人员的奇思妙想能迅速找到土壤,不同的思想可以碰撞,失败可以被宽容,成功将得到市场的慷慨回馈。”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罕见的激情:“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能让聪明人愿意留下来、让好想法能够生根发芽的地方。它应该拥有高效的物流、低成本的能源、高速的信息网络,但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拥有开放的制度、公平的规则、和对创新无限包容的文化!”
他谈及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仅仅靠薪酬,更靠“事业合伙人”的理念和宜居的环境;他谈及对本土企业的赋能,不是简单的保护,妮薇甄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而是帮助它们融入全球价值链,在竞争中蜕变;他甚至谈及了新区的建筑风貌,希望它“不像开发区,而像一座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充满活力与人情味。
“这可能听起来有些理想化,”沈述安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仿佛穿透了会议室的墙壁,看到了那个尚未存在的未来,“改革总是伴随着争议和风险。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去尝试,因为存在阻力就放弃更好的可能,那才是对这座城市、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
这一刻,林晞清晰地看到,他镜片后的双眼中,闪烁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光芒。那不是平日里分析数据时的冷静锐利,也不是谈判桌上掌控局面的沉着算计,而是一种近乎纯粹的热忱,一种超越个人仕途、关乎城市命运和未来图景的理想主义之火。
那光芒,如此耀眼,又如此……动人。
林晞的心被狠狠撞击了一下。她见过他严谨务实的一面,见过他疲惫脆弱的一面,见过他沉稳强硬的一面,却从未见过他如此毫无保留地展现内心深处的抱负与热血。
她忽然明白,支撑他面对重重阻力、殚精竭虑推动这个看似“理想化”项目的,不仅仅是政治责任或专业判断,更是一种深植于心的、想要创造更美好事物的强烈愿望。
这种超越了个体利益的魅力,比任何权力或才华都更具冲击力。它像一道强光,瞬间穿透了她之前因流言而筑起的谨慎心防,首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研讨会结束后,众人议论着散去,大多带着被激荡后的兴奋或深思。林晞收拾着记录本,动作有些迟缓,脑海中依然萦绕着沈述安眼中那抹理想主义的光辉。
他走过来,拿起她面前的会议记录粗略看了一眼,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重点把握得不错。后续把专家提出的几个技术性疑问,单独整理出来,发给相关部门研究。”
“好的,沈市长。”林晞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那眼中的光芒己经隐去,重新被理智和沉稳覆盖,但她知道,它就在那里,从未熄灭。
就是这一刻,林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被他吸引了。不是下属对上级的崇拜,而是作为一个女性,被一个男性灵魂深处的光芒所深深吸引。
(http://www.220book.com/book/XJ9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