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林晞前期扎实的尽调基础和清晰的价值梳理,尽管这些成果被李薇接手后占为己有。以及后来在关键估值难题上因“匿名专家”指点而得以完善的模型,“精工锻造”项目最终成功吸引了“磐石资本”的青睐。
“磐石资本”之所以会看中“精工锻造”,并非偶然。这家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工艺技巧,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更重要的是,“精工锻造”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产品质量首接影响到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经过多轮紧张而激烈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一签约对于“精工锻造”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将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从而能够加快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并加大研发投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几乎在同一时间,沈述安在市政府层面推动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基金”也完成了首批企业的筛选和投资决策,“精工锻造”因其典型性和技术优势,位列其中,获得了低息贷款和贴息支持。
双重资金加持下,“精工锻造”如虎添翼,迅速启动了升级计划,其成功转型的案例,后来还被市经信委作为“金融资本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典型,写入了工作报告。
这个项目的成功,虽然在明面上记在了李薇的功劳簿上,为公司带来了收益,也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公司的地位。但启明资本内部,尤其是陈凯和部分明眼的高层,都清楚真正的功臣是谁。林晞在项目前期展现出的独到眼光、扎实工作和在关键时刻(他们不知道匿名专家的事,但看到了后续完善的模型)体现出的专业深度,都给高层留下了深刻印象。
尽管被抢走了成果,但林晞凭借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的专业能力、抗压能力和顾全大局的格局,反而在启明资本内部,赢得了超越头衔的尊重和认可。风控部门的负责人在一次非正式场合对陈凯说:“林晞这个人,沉得住气,有真本事,是能做大事的。”
陈凯也心知肚明,在一次单独听取林晞汇报新项目思路后,他意味深长地说:“林晞,有些事,一时得失不算什么。你的能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继续按照你的节奏和判断去做,公司会给你应有的平台。”
这番话,算是某种程度的安抚和承诺。
林晞听懂了。她微微一笑,神色平静:“谢谢陈总,我明白。”
她没有再去纠结“精工锻造”的归属,那己经成为过去。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新的项目中,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那个凭借政府背景和对本地熟悉而站稳脚跟的“空降兵”。她用自己的专业硬实力、独到的投资眼光以及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格局,真正在强手如林、竞争残酷的启明资本,初步奠定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
前路依然挑战重重,李薇的敌意并未消失,资本市场的风云依旧变幻莫测。但林晞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稳和坚定。她己经在这片新的战场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武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XJ9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