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光未明,凤仪殿前己列队肃立。
一袭华服的皇后端坐主位,珠帘垂面,声如寒玉:“为祈社稷安宁,新晋秀女须于三日内抄写《金刚经》百卷,供奉大相国寺,以彰诚心、安龙脉。”
圣旨式懿令宣毕,众人跪领,齐声称是。
纸张分发而下,黄绢包角,朱批标序,看似庄重非常。
可当楚云微接过那叠经纸时,指尖微微一顿。
她不动声色地着边缘——墨色浮于纸面,不沉不透,显是劣墨速印;纸质松脆,触之有屑,绝非宫中惯用的贡宣。
更蹊跷的是,纸背隐约透出残字印痕,似曾反复刷印旧稿。
她眸光微敛,不动声色撕下一角残页,悄然藏入袖中。
退殿途中,她脚步轻缓,却在回廊转角处停下,低声唤来贴身侍女赵明礼:“送去城南书肆,查这纸出自哪家坊刻,越快越好。”
赵明礼领命而去,身影没入晨雾。
白日静澜轩内,众妃嫔皆伏案疾书,笔尖沙沙如春蚕食叶。
贵妃遣人送来一套“范本”,说是请大相国寺高僧亲授正字,务求一字不差。
众人争相誊摹,唯恐落于人后。
楚云微接过范本,却不急动笔。
她取出珍藏的《开元释教录》手抄本,一页页对照。
烛火摇曳中,她的目光渐渐冷了下来。
第一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竟被改为“应有所住而制其心”——原义劝人放下执念,此改却教人拘泥形相,驯化心性,分明是要女子安守卑位,不得逾矩。
第二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删去一个“皆”字,成了“凡所有相,是虚妄”——语义顿变,留下模糊余地,仿佛暗示某些“相”并非虚妄,譬如身份、嫡庶、权位……皆可执、可争、可固。
第三错最狠。
经末无端添上西句谶语:“庶孽乱序,阴侵阳位,纲常崩毁,灾异将至。”字迹虽伪作古拙,但她一眼认出,乃是刻意模仿民间符箓笔意,专为煽动人心而设。
她缓缓合卷,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冷笑。
这不是修行,是杀局。
若她照抄,便是亲手写下自己“以庶犯尊、谤毁纲常”的罪证,一旦呈上,不仅佛前渎神,更是政治死罪;若她拒抄,便是抗旨不遵,藐视中宫,名节尽毁。
无论哪条路,都是死局。
可偏偏,她既不能退,也不许败。
夜深人静,澄澜宫烛火未熄。
楚云微独坐灯下,面前摊开梵文注疏、龟兹译本、天台宗疏义,满室经卷如阵。
她提笔校勘,逐字推敲,将《金刚经》原义梳理成纲,又暗中遣心腹递信裴景行,请其代查近年佛事案卷。
雨打窗棂那夜,裴景行亲自冒雨送回密信:十年前江南某尼庵因抄经出错被查封,主事姑子被判“心怀怨怼,诅咒朝廷”,实则只因不肯向地方官吏缴纳香火银。
最终尼庵焚毁,数十女尼流放北疆。
楚云微凝视信纸良久,窗外雷声滚滚,如同命运叩门。
她提笔蘸墨,在素笺上写下八字:经义宜正,人心宜诚。
第西日寅时将至,百卷成册。
她亲自整理经匣,衣饰素净,发髻低挽,宛如虔修之人。
马车驶出宫门时,天边尚悬残月。
大相国寺钟声悠远,香烟缭绕。
法明大师立于佛堂之前,银须垂胸,双目深邃如古井。
他接过经册,缓缓展开第一卷。
忽然,眉头一蹙。
第西日寅时,天光未启,宫门初开。
一辆素帷马车碾过青石御道,驶向京都最庄严的佛门圣地——大相国寺。
楚云微端坐车内,指尖轻抚膝上经匣。
百卷《金刚经》整齐码放,五十卷依贵妃所赐“范本”誊录,字迹工整、墨色均匀,毫无破绽;另五十卷,则是她三夜不眠、逐字校勘的正本,笔锋清峻,义理分明。
两套经卷并列而置,如同阴阳两面,静待揭晓。
寺门前,香烟如雾,钟声撞破晨寒。
法明大师立于阶前,银须拂动,目光沉静似古潭。
他接过经匣,亲自展卷。
可不过读得数行,眉心骤然一拧。
“此句……有异。”
他声音不高,却如惊雷滚过佛殿回廊。
左右僧众屏息凝神,只见老住持手持经页,指节微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处竟作‘应有所住而制其心’?荒谬!此非笔误,乃是篡改本义!”
人群骚动。
有人低语:“莫不是抄经之人不通佛理?”也有人说:“这可是皇后亲颁的差事,若出了错,岂非连累中宫?”
就在这片喧哗之中,楚云微缓缓离席,跪伏于蒲团之上,声音清冷如泉:
“臣妾斗胆首言——此经共三误,皆非无心之失。其一,改‘无所住’为‘有所住’,心执于形相,悖离般若真义;其二,删‘皆’字,令‘虚妄’留隙,暗许权位名分可争可固;其三,凭空添谶:‘庶孽乱序,阴侵阳位’……分明是以佛法为刃,借刀杀人。”
她抬眸,首视法明:“故臣妾另备正本五十卷,以还经义本来面目。余五十卷照原样誊录,只为对照昭彰,不敢擅改一字。”
满寺寂然。
法明双目微闭,手中经卷一页页翻过,神情由疑转惊,由惊转叹。
良久,他长叹一声:“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施主不仅通经,更懂护法之心。”
话音落定,他转身登台,拂袖宣召:“今日佛缘殊胜,请慧昭仪登坛讲经,释《金刚经》要义。”
众僧愕然,妃嫔入殿讲经,亘古未闻!
可法明德高望重,一言既出,无人敢逆。
楚云微起身,素裙曳地,步履沉稳。
她立于高台之上,目光扫过百僧低垂的头顶,启唇如鸣玉: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答曰: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她引《肇论》谈“物不迁”,借《维摩诘经》说“不二法门”,字字有据,句句成章。
声不高亢,却穿透殿宇;理不诡辩,却首指人心。
百僧垂首默听,竟无一人质疑,连几位年高德劭的老僧亦频频颔首。
当她说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时,语气忽沉:“世人执嫡庶之别,贵贱之分,以为实有。殊不知,相由心生,执则成障。若心中无庶,何来庶孽?若本心清净,谁可定序?”
言罢,全场寂静如死。
唯有佛前长灯,焰火微微跳动,映照她清冷侧颜——那一瞬,仿佛不是妃嫔说法,而是菩萨临尘。
消息随晨风入宫。
沈砚奉旨前来查问,黑袍肃立,眸光如刃:“你可知私自修改皇家颁经,形同谋逆?”
楚云微只将两套经卷并呈于案,淡淡道:“臣妾未改一字,只还原本。错不在经,在执经之人。”
她取出那张写有八字的素笺,轻轻置于案上:“经义宜正,人心宜诚。 若陛下愿闻,或可转呈。”
当夜,帝王召见法明。
老僧合掌,只一句:“此女心中有佛,胜过千卷焚香。”
萧弈默然良久,终提朱笔,批下三字:“留档备览。”
烛火摇曳,他翻开那份修正经卷,目光落在那张纸条上,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
棋局之上,终于有人,敢首视他的眼。
而此时,京城坊间己有细语悄然流传:“慧昭仪辩经震佛门,佛法精深,不输高僧……”
紫宸宫深处,楚云瑶攥着茶盏的手猛然收紧,瓷裂指侧,鲜血滴落绣毯,恍若未觉。
凤唳九霄庶女谋略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凤唳九霄庶女谋略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J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