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在“西南铁壁”的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之时,南京和武汉方面的说客、代表便己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其中分量最重的,自然是即将掌握全国政柄的**蒋介石**的代表。
然而,蒋介石收到的关于西南的情报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唐山的军队在北伐中“战功赫赫”,并率先通电支持;另一方面,他在上海、武汉的“工业搬迁”行为与迅速收缩回西南的举动,又显得居心叵测,难以驾驭。在蒋看来,这个“川东王”(此时己是西南王)唐山,是一个必须尽快摸清底细并加以羁縻的危险人物。
**一、 南京的橄榄枝与试探**
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谋士,携带亲笔信,以“慰劳北伐功臣、商讨川省善后及国家统一大计”为名,抵达重庆。
会谈在唐山的司令部内进行,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
蒋方代表提出:
1. **正式整编:** 希望将唐山的部队正式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或将来的某一路军)**,接受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
2. **政治任命:** 许诺给予唐山**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等高位。
3. **财政统一:** 试探性地提出,希望西川、云南的财政能逐步与中央接轨,并“邀请”唐山的“兴业银行”与宋子文领导的中央银行进行“合作”。
这些条件,名义上是抬高位份,实则是想一步步收回唐山的军权、财权和人事权。
**二、 唐山的“挡箭牌”与“白手套”**
唐山对此心知肚明。他亲自接见使者,态度极其热情,对蒋总司令的“栽培”感激涕零,但一谈到具体问题,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哎呀,诸位特使,”唐山一脸“诚恳”的为难,“唐某乃一介武夫,于政治实是外行。如今虽忝居高位,但川省情况复杂,**袍哥、旧军阀、士绅势力盘根错节**,许多事,非我一意所能决啊。尤其是刘湘刘省长,他在川人中威望甚高,许多具体政务,还需与他商议。”
他巧妙地将**刘湘**推到了前台。
于是,接下来的具体谈判,变成了蒋方代表与“西川省长”**刘湘**之间的拉锯战。这场谈判,在知情者眼中,无异于一场精彩的 **“拉皮条”**:
* **刘湘的角色(皮条客):** 他周旋于南京特使和唐山实际利益之间。一方面,他必须表现出对南京中央的恭顺,积极促成“统一”,以巩固自己名义上“西川最高行政长官”的地位;另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权力完全来源于唐山的“恩赐”,任何损害唐山核心利益的协议,他都无权也不敢签署。
* **谈判过程(拉皮条的过程):**
* **军权问题:** 刘湘表示“完全拥护整编”,但具体方案上,他强调川军习性特殊,宜缓不宜急,建议先给予**“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路军”** 的番号(这是一个虚的集团军番号),下属各师旅编制“容后细细厘定”。实际上是为无限期拖延做准备。
* **财政问题:** 刘湘大倒苦水,描述川省财政如何困难,百废待兴,“兴业银行”为稳定西南金融如何功不可没。他同意在形式上向中央“报备”财政,但坚决反对任何实质性的监管和资金上缴,并提出希望中央能“拨款援助”西南建设。
* **地盘问题:** 对于唐山控制的云南、贵州、陕甘等地,刘湘则巧妙地将其解释为“戡乱剿匪”的临时军事管制区,或“与当地贤达共治”,回避了首接的主权归属问题。
**三、 幕后的交易与底线**
所有的谈判细节,刘湘都会事无巨细地向唐山汇报。深夜,在密室里,真正的决策才由唐山做出。
“告诉刘湘,番号可以接受,委员头衔我也可以要,这都是**名器**,不要白不要。”唐山对山猫吩咐道,“但**底线**不能动:”
1. **军队指挥权:** 一兵一卒都不能让蒋介石油调动。军官任免必须由我们说了算。
2. **财政与工业:** 西川、云南的银行、工厂、矿山,绝不允许中央插手。
3. **人事权:** 各级官员的任命,南京政府只有“备案权”,没有“决定权”。
“至于方法,”唐山冷笑一声,“让刘湘去跟老蒋的人哭穷、哭难,多要钱、要装备、要名义。我们可以答应**表面上服从中央,通电拥蒋,并协助他‘稳定’两湖,对付桂系和其他军阀**。这就是我们能给的最大诚意。”
**西、 成果:心照不宣的妥协**
经过刘湘一个多月的来回“拉皮条”,一场政治交易终于达成:
* **南京方面获得:** 唐山、刘湘联合发表通电,**坚决拥护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国家统一**。这在政治上给了蒋极大的支持,孤立了武汉方面和其他反对势力。唐山名义上接受**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路军总指挥兼国民政府委员**的头衔。
* **唐山方面获得:** 南京政府默认了唐山对西南数省的实际控制,暂时不再提军队整编和财政统一的实质性要求。蒋介石还“慷慨”地拨付了一笔数额不大的“开拨费”和一批淘汰的军械,以示安抚。更重要的是,唐山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政治掩护**。
协议签署后,蒋介石的特使离开重庆,回去复命。特使私下里评价:“**刘湘滑如泥鳅,唐山深不可测。西南之事,恐非旦夕可解决,唯有徐徐图之。**”
而在重庆司令部,唐山对核心班子总结道:
“**这次‘拉皮条’很成功。刘湘把他省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用一纸空文和几句好话,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时间和空间。老蒋现在重心在 solidating his power in the east (巩固他在东部的权力),暂时没力气对我们动手。而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把我们西南的根基,打得更牢!**”
这场由刘湘主演的“拉皮条”大戏,为唐山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喘息期,使得他的“西南王国”得以在“革命”的幌子下,继续不受干扰地疯狂生长。民国政治的诡谲与务实,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http://www.220book.com/book/XK4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