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崖下的山寨灯火次第亮起,炊烟袅袅升腾,与山间湿气缠绕成一片氤氲雾海。
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农夫围坐谈天,笑语喧哗;酒肆门前,醉汉拍案高歌:“赵将军一枪定北坡,黄巾贼闻风都尿裤!”孩童追逐打闹,狗吠鸡鸣,俨然一幅乱世中难得的太平图景。
可在这“安宁”之下,却是暗流汹涌、杀机潜藏。
昨夜那支神秘部队悄然入境,三百精锐步卒如幽影般穿行于李家屯外围,却未动一草一木,只默默记录所见所闻,随即在黎明前无声撤离——正如赵云所料,他们不是来战,而是来“看”的。
而此刻,在中枢隐庐的地底密室中,气氛凝重如铁。
巨幅《常山动态流动图》上,数十根丝线己被重新归类标记,其中三条赤红线格外刺目——分别指向北方飞狐道、东南井陉关、以及西南滹沱河渡口。
“他们走了。”裴元绍抹去脸上雨水,声音低沉,“但走之前,有人在村外折断了一截柳枝,摆成‘人’字形。”
“不是无意为之。”赵云站在地图前,指尖轻轻划过那三个方向,“这是信号——向他们的主子汇报:‘此地可图’。”
周仓怒而拍案:“既知是敌探,为何不斩尽杀绝?放虎归山,岂非养患!”
赵云却不恼,反而轻笑一声:“二哥,你可知最可怕的敌人是谁?”
“自然是刀锋临颈者。”
“不。”他摇头,“是最先让你以为‘无害’的人。”
火盆噼啪炸响,映得他眸光冷冽如霜。
“他们伪装官兵,夜行禁火,避耳目、察虚实,显然是某个有野心的大势力派出的情报尖兵。若我当场伏杀,便是暴露实力,逼其全面进犯。但现在……”他顿了顿,唇角微扬,“我让他们带回一句话——‘常山无兵,唯民心可用’。”
“然后呢?”裴元绍问。
“然后等鱼上钩。”赵云缓缓踱步至墙边,取出昨夜由赤羽信鸢投下的竹简,展开于案上,八个古篆赫然入目:
风起青萍,君可乘势?
“这不是试探。”他低声道,“这是招揽。”
万象天工悄然开启,思维宫殿内信息奔涌重构:
- 竹简材质为湘妃斑竹,出自洞庭以南;
- 墨迹含微量朱砂,防腐且可夜视,属秘传工艺;
- 信鸢飞行轨迹经测算,源自西南百里外某隐蔽山谷;
- 更关键的是——“风起青萍”西字,竟是墨家典籍《禽子·听风篇》中的隐语暗喻,意为“微兆己现,智者当动”。
“果然是她。”赵云
“谁?”周仓追问。
“听风谷的主人。”裴元绍忽然醒悟,“闻人芷。”
赵云点头:“她借这支‘伪官军’之眼,亲自测试我的格局、手段与情报体系。如今看来,她满意了。”
“那我们真要与这神秘女子联手?”裴元绍皱眉,“她来历不明,神通诡异,竟能隔百里监听言语……万一是个陷阱?”
“当然不会轻易结盟。”赵云冷笑,“但她既然抛出橄榄枝,我就顺势接住——只不过,我要的不是合作,是主导权。”
话音落下,他提笔研墨,在素绢上写下三行密令:
1. 命李家屯即刻征调三辆牛车,车板加厚,轮轴裹布,车内填满稻草麻袋,伪装运粮车队,明日辰时出发,沿北道驶往飞狐口。
2. 每车配壮丁五人,皆着民服,佩短刃藏袖,口令为‘秋收将至’。
途中若遇盘查,答曰:‘奉赵将军令,送粮济边民’。
3. 真正的两千石新粮,今夜子时起,由矿道暗渠转运至黑崖仓,严禁走陆路。
“空车三辆?”裴元绍一怔,随即会意,眼中爆闪精光,“妙啊!这是反向设局——让敌人以为我们虚弱运粮,实则金蝉脱壳!一旦他们劫车,便会发现车上无人无粮,唯有……三枚震天雷!”
“不仅如此。”赵云眸光深邃,“我要他们劫,更要他们‘成功’劫。”
周仓挠头:“可咱们炸了他们,岂不撕破脸?”
“炸的不是人。”赵云淡淡道,“是信任。”
他起身负手,立于窗前,望向风雨渐歇的苍茫群山。
“这支伪官军背后之人,必正密切关注常山一举一动。当他得知‘赵云竟敢私运军粮出境’,又见车队被劫、损失惨重,定会认为我志大才疏、虚张声势——从而放松警惕,甚至主动现身‘施援’。”
“届时……”他转身,青釭剑出鞘半寸,寒光凛冽,“我便以雷霆之势,斩其首脑,夺其耳目,将其整个谍网反向织入我手。”
密室内一片寂静。
片刻后,裴元绍低声感叹:“大哥这一局,不止骗了敌将,连天时地利人心,都被算进了棋盘。”
“我不是在打仗。”赵云缓声道,“我是在建国。”
雷声远去,晨曦初露。
山寨之外,三辆“粮车”静静停候,看似平凡无奇,却载着一场风暴的引信。
而在百里之外的幽谷琴楼中,白衣女子闻人芷再次拨动七弦,聆天器贴耳,细辨风中讯息。
当她听到远处村落传来“赵将军运粮遭劫”的消息时,指尖微颤,唇角却缓缓勾起。
“赵子龙……你以为你在钓鱼?”
“其实,我也在钓你。”
她轻抚琴弦,低声呢喃:
“但这一次,愿我们共执棋子,掀翻这腐朽江山。”
信鸽再度振翅,羽染赤霞,飞向未知的远方。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三国之我是赵云,开局无敌(http://www.220book.com/book/XK9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