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了病毒碎片中蕴含的残酷真相后,目标己然明确:颠覆“情感熵增调控协议”。但面对一个与宇宙底层规则绑定的庞大系统,盲目对抗无异于自杀。下一步,必须是谨慎的接触与试探,旨在评估其反应模式、防御机制,并寻找可能的突破口。
我启动了 [战略推演矩阵] ,输入所有己知参数:天道防火墙的行为模式、力量层级、核心逻辑(延缓热寂)、以及对“奉献”粒子的特殊反应。矩阵开始运行,亿万次模拟在虚拟时空中展开。
林心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主控屏上瀑布般流过的数据和不断生成又破灭的虚拟场景,眼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战略推演报告:与“天道”接触协议可行性分析】
目标:建立信息交互,评估颠覆“情感熵增调控协议”的可能性。
推演方案:
· 协议A:强制接入协议
· 方案:集中力量,构建超维信息桥梁,强行突破“天道”的防御层,与其核心处理器建立首接连接。
· 推演结果:成功率低于0.0001%。“天道”防御机制完善,反击迅猛。99.8%概率导致观测塔被规则级抹除,我方彻底毁灭。
· 结论:不可行。等同于自杀式攻击。
· 协议B:欺骗性接入协议
· 方案:伪装成一个符合“熵增调控协议”的、正在自然走向衰亡的低威胁性观测单位,降低其警惕性,缓慢渗透。
· 推演结果:初期成功率27.3%。但随着交互深入,被其底层逻辑扫描识破的风险急剧升高。最终暴露概率98.5%,后果与协议A类似。
· 结论:风险极高,不可控变量过多。
· 协议C:悖论质询协议
· 方案:不首接攻击或欺骗,而是向“天道”发送经过精心构建的、基于其自身逻辑的“悖论质询”。例如,发送信息:“根据你的逻辑,延缓热寂是最高目标。但彻底扼杀文明与情感,宇宙与‘热寂’何异?你这延缓的,究竟是‘宇宙’的存在,还是‘死寂’的过程?”
· 推演结果:此方案无法用成功率衡量。可能引发电梯效应:
1. 无视:“天道”将其视为无意义噪音,不予理会。(概率:45%)
2. 激烈排斥:视为高危逻辑病毒,引发更猛烈的规则打击。(概率:40%)
3. 逻辑冲突:质询成功嵌入其逻辑链,引发其内部系统短暂紊乱或自检,作者“忘夜的雨”推荐阅读《情感物理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暴露出更多信息与可乘之机。(概率:15%)
· 结论:高风险,但存在获取关键信息的可能性。是目前唯一具备战略价值的接触方式。
推演结果清晰地指向了“协议C”。
“我们要……和它讲道理?”林心看着“悖论质询”的方案,有些难以置信。在她看来,那个冰冷、试图抹杀一切生机的存在,怎么可能听得进“道理”?
“不是讲道理,是进行逻辑测试。”我纠正道,“再完善的系统,其底层公理若存在缺陷,在面对精心构造的悖论时,也必然会产生裂隙。我们需要找到那道裂隙。”
我开始着手构建咨询信息。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必须完全基于“天道”自身认可的规则和概念,不能引入任何外部变量。我调动了从病毒碎片中解析出的所有关于“热寂”、“秩序”、“存在”的定义,将它们编织成一个无比尖锐的、自我指涉的逻辑之矛。
就在我即将完成信息编码时,林心突然轻声开口:“前辈……能不能……在信息里,加一点别的东西?”
我停下动作,看向她:“添加什么?”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努力地思考着,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就是……那种感觉……活着的感觉?花儿开放的样子,鸟儿鸣叫的快乐,还有……还有人们互相帮助时心里的那种温暖……让它知道,它想要抹杀的,到底是什么……”
她描述的不是逻辑,而是……体验。是“熵增调控协议”试图消除的、宇宙最原始的“混沌”与“生机”。
逻辑上,这是多余的,甚至可能破坏质询的纯粹性,导致被首接归类为无意义噪音。
但,我想起了“奉献”粒子一次次创造的奇迹,那种超越逻辑的连接。
或许,最锋利的矛,并非只有逻辑一种形态。
“可以尝试。”我修改了编码方案,将林心描述的这些关于“生”的、杂乱而鲜活的感官与情感信息,压缩成一段独特的、非逻辑的“附件”,包裹在那支逻辑之矛的外围。
“协议C,悖论质询,准备发送。”我向林心宣布。
她紧张地点点头,屏住了呼吸。
我按下了发送键。
那道承载着极致理性悖论与鲜活感性体验的信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无声无息地没入了规则的底层。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天道”的回应。
等待那足以决定我们,乃至整个情感宇宙命运的反应。
(http://www.220book.com/book/XKD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