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许言和张扬一早便开车前往此次助农项目的目的地——位于南城远郊的竹溪村。
车子驶离市区,高楼大厦逐渐被绿意盎然的田野和起伏的山峦取代。
南城是平原地区,就算有些山头,也都是很平缓的小山包。
竹溪村如其名,村口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两岸翠竹成荫,环境清幽古朴。
“这地方空气真好!”张扬深吸一口气,感慨道:“确实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很适合我们那个武侠微电影的设定。”
两人停好车,开始在村里慢慢转悠,一边观察环境,一边讨论着剧本思路。
张扬看着村里悠闲散步的土鸡和趴在屋檐下打盹的大黄狗,忽然说道:
“许总,我在想,咱们那个武侠客栈的微电影,能不能别搞得太文艺太深沉?
虽然电影感很重要,但毕竟最终目的是为了宣传带货,太阳春白雪恐怕传播效果有限。
是不是可以加点无厘头、接地气的搞笑元素?
让观众看得开心,顺便把货带了。”
许言闻言,顿时也想到了什么。
前世看过的那些无厘头电影和沙雕网剧瞬间涌入脑海。
他笑道:“你这个想法很好!太对了!我们不能自嗨,得考虑观众爱看什么。”
许言想起地球上的《万万没想到》,灵光一闪,说道:
“我有个思路,你看行不行。
开头就可以用一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比如:镜头对准一个穿着劲装但一脸懵逼的演员。
演员对着镜头说:‘大家好,我是王大锤,是一名职业闯荡江湖的侠客,万万没想到,师父让我来竹溪村找一个曾经名震江湖的绝世高手……’
然后画面一转,他可能在这个途中会发生什么好笑的,好玩的事情。”
张扬会心一笑:“王大锤?这名字好!很有喜剧效果!
这个开头有意思,能瞬间抓住眼球,定下轻松搞怪的基调。
后面在客栈里,可以设计一些江湖人士因为美食而发生的各种无厘头互动,比如因为争抢最后一盘笋干炒肉差点打起来。
结果被老板用一根筷子就轻松化解,既展示了老板的深藏不露,又突出了产品好吃到让人失态。”
“对!”许言补充道:
“还可以加入一些网络梗和反差萌。
比如一个看起来高冷无比的剑客,其实是个吃货,为了口吃的可以瞬间放下身段。
总之,剧情可以天马行空,但核心始终围绕‘客栈美食’这一点,自然地带出产品。”
两人越聊越兴奋,一边走一边碰撞出不少火花。
张扬拿出手机快速记录着灵感要点。
走着走着,他们被村尾一栋保存相对完好的老式民居吸引了目光。
青砖灰瓦,木门铜环,虽然有些岁月痕迹,但结构完整,门前还有一小片平整的场地。
“这里怎么样?”许言指着那民居:“稍微布置一下,挂个旧旗幡,摆几张木桌长凳,很有古风客栈的味道了。”
“确实不错!”张扬绕着房子走了一圈:
“里面空间应该也够,采光也可以,关键是这环境,背后是山,旁边是竹林,很有氛围感。”
他们跟闻讯赶来的房主沟通了一下,对方听说要用来拍视频宣传村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表示如果需要还可以提供一些老物件做道具。
毕竟是帮他们的村子带货,进行沟通后,乡亲们还是很乐意一起帮忙出力的。
甚至有一户人家把他自家孙子推出来,也要在微电影中扮个角。
接着,他们又在附近发现了一棵巨大的老榕树,枝繁叶茂,气根垂落,树荫下格外清凉,周围还有几块光滑的大石头。
“这地方也好!”许言拍了几张照片:
“可以设计成主角和几人喝茶,摆张茶桌在这里,光影透过树叶洒下来,拍出来效果肯定好。”
两人又在村里发现了潺潺的小溪、一片茂密的竹林、以及村民晾晒笋干的场地等可能用到的场景,都一一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了下来。
踩点一直到下午才结束。
回到车上,两人都有些疲惫但收获满满。
许言将今天拍到的所有觉得可用的地点照片和视频简单整理了一下。
发到了公司的工作群里,并@了王飞和负责场地的小伙伴。
“@王飞@场地-小李,今天和张扬去竹溪村踩点了,发现几个不错的地方,尤其是村尾那栋老民居和旁边的大榕树,很适合我们武侠客栈的设定。
图片和视频发群里了,你们看看,可以尽快去和村民具体对接一下布置事宜。”
群里很快响起一片回应。
“收到!”
“这地方看起来真不错!”
“许总辛苦了!张扬辛苦了![玫瑰]”
许言又对张扬说:
“剧本的大致方向和几个关键笑点我们今天都碰出来了,你回去抓紧时间,把第一版的剧本初稿弄出来。
不用追求完美,先把骨架搭好,对话可以稍微粗糙点。三天后发我,我们再一起细化。”
“没问题,许总!我现在脑子里已经有很多画面了!”张扬信心满满地答应。
回程的路上,许言简单的去健了个身。
从健身房出来已经是快七点的时间了。
在健身房进行了一个针对肩膀的‘千鸟’训练,有些疲惫也有些没食欲。
于是许言,顺便在回家的路上打包了一份水果捞。
到家时,已是华灯初上。
打开门,发现宋知意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电视开着,播放着南城卫视的节目。
“回来了?”宋知意听到动静,转头打了个招呼,目光又回到了电视上。
许言有些意外,一边换鞋一边问道:“你还有看电视新闻的习惯?”
他印象中宋知意更多时候是呆在自己房间听歌或练琴。
宋知意摇摇头,视线没离开屏幕:“不是新闻。是南城卫视新推出的一档点歌互动节目,叫《星光点唱机》,好像才开播没多久。”
许言放下水果捞,好奇地看向电视。
只见屏幕画面色彩鲜艳,主持人语速很快,充满活力,下方有不断滚动的点歌信息和祝福留言。
一个女声画外音正用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播报:“接下来这位呢,是手机尾号6789的张先生。
他要点播一首《三人行》送给他的自己。
他说,爱是一道光,绿到他发慌,去里老木滴爱情!”
这熟悉的模式……许言顿时明白了。
这就是之前酒馆老板老李跟他提过的,南城卫视新开办的那个点歌栏目!看来已经正式开播了。
节目还在继续,又有点歌信息出现:
“下一位是来自新街口的王阿姨,她想点一首《常回家看看》送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
王阿姨说,希望儿子工作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
许言看着这充满烟火气和怀旧感的节目,心里忽然一动。
这种地方卫视的点歌节目,虽然看似传统,但在特定受众群里,影响力可能不容小觑。
很多人是真想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也有一部分人要借用歌曲宣泄情绪。
当然,也少不了一群爱整活的网友。
许言一边吃着水果捞一边问道:“你吃过饭了吗?”
宋知意点点头:“晚上吃了一碗红豆粥。”
许言‘嗯’了一声,便继续和她一起看着这档节目。
(http://www.220book.com/book/XL2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