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许言晨跑后回家时,屋子里静悄悄的。
宋知意的房间门是开着的,显然早已出门,继续为她那张即将面世的专辑奔波。
昨天刚收到礼物的许言不好意思拿起来弹,现在正好可以上手试试感觉。
他小心地把它拿出来,入手沉甸甸的,质感十足。
他调了调音,随手拨弄了几下和弦。
音色清亮,共鸣很好,手感也极其舒适。
“确实是把好琴。”许言满意地点点头。
宋知意这礼物送的,倒是真送到了点子上。
虽然他平时编曲更多依赖系统和MIDI键盘,但一把好吉他对于创作和随时记录灵感来说,总是不可或缺的。
这份心意,他记下了。
简单试了试琴,他便收拾好东西,出门前往“声洞工作室”。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把《望春风》录掉。
到了棚里,阿凯看到他,又是一通调侃:
“言哥,你这产出速度,真是卷死同行不偿命啊!《发如雪》还在榜上挂着呢,新歌又来了?”
“趁热打铁嘛。”许言笑着把U盘递过去:“赶紧的,搞完这首,估计能消停一阵。”
轻车熟路地走进录音室,戴上耳机。
《望春风》那融合了闽南语韵味和现代R&B律动的伴奏响起。
有了前两首歌的录制经验,加上这首歌他练习得足够充分,整个过程异常顺利。
那种叙事感嗓音,与轻松写意的转音切换,被他把握得恰到好处。
“独夜无伴守灯下,春风对面吹~”
“十七八岁未出嫁,当着少年家~”
阿凯在外面监听,忍不住跟着节奏微微晃动身体,对着麦克风说:
“可以啊言哥,这感觉很不错,演唱的时候,前面这段玩阿卡贝拉绝对够惊艳。”
中间只有几处细微的节奏和气息需要调整。
不到三个小时,《望春风》的干声录制就全部完成。
“搞定!效率惊人!”阿凯一边保存工程文件一边说:“后期混音交给我,保证给你做出那种复古又时髦的丝滑感!”
“谢了凯哥。”许言松了口气。
随后许言从包里掏出一条烟,是南城牌香烟。
这条烟也算是额外感谢阿凯每次的帮助了。
阿凯是个烟枪,看到香烟自然就笑纳了。
从录音棚出来,已经是下午。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的,没什么温度。
许言在外面随便吃了点东西,便溜达着回了家。
下午没什么安排,他打算咸鱼一下。
瘫在客厅沙发上,打开笔记本电脑。
花半小时码将《大魏打更人》进行日常更新后,就习惯性地点开了批哩批哩网站,准备看一下最新更新的《修仙传》
首页推荐视频琳琅满目。
正当他滑动鼠标滚轮时,一条被标注为“热门”的视频标题猛地吸引了他的目光:
【深度乐评】《发如雪》:许言如何用一首歌重塑现代国风审美?——by“耳帝”
“耳帝”?
许言对这个ID有印象。
这是B站和微博上非常知名的一位独立乐评人,以点评犀利、角度专业、绝不随波逐流著称,在乐迷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能得到他的专门点评,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许言立刻点开了视频。
视频里,“耳帝”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冷静客观的语调和密集的输出:
“大家好,我是耳帝,朋友们也可以叫我二弟。
最近有首歌,我相信很多人都听到了,就是许言的《发如雪》。
这首歌目前高居新歌榜第二,但今天我不想单纯聊它有多火,我想聊聊它为什么能火,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从音乐性上来说,《发如雪》的作曲和编曲极其精致……尤其是那段戏腔的运用,不是噱头,而是真正服务于歌曲情绪内核的升华,这一点非常难得。”
“其次,许言的演唱。他的音色辨识度很高,在这首歌里收敛了技巧,更注重情感的传递。
弱声处理、气息控制都可圈可点,尤其是戏腔部分,算不上科班完美,但那种略带毛边的质感,反而更有味道,更真实。”
“最关键的是,这首歌以及它的MV,共同提出了一种国风的新可能:它不再是符号化的拼贴,而是真正试图用现代音乐语言,去表达一种东方的、古典的意境和情绪。
它不是‘复古’,而是‘再造’,在我看来,《发如雪》的成功,在于它成功地‘重塑’了或者说,拓宽了大众对于‘现代国风’的审美认知边界……”
视频长达十五分钟,“耳帝”从词曲、编配、演唱、MV视觉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几乎全是褒奖,而且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许言看完,心里还是挺爽的。
这种来自权威专业人士的肯定,比看到数据上涨更让人有成就感。
他点开视频下面的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
【二弟牛逼!分析得太到位了!我就觉得这歌好听,但说不出来为啥这么好听!】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听这歌感觉和别的古风不一样,不是那种硬凹的凄凄惨惨!】
【这许言也是人才,连续两首精品歌曲了。】
【二弟都开夸了,这波排面拉满!】
【分析很好,三连了~】
好评如潮,几乎看不到什么负面言论。
正当他津津有味地看着网友评论时,网页右上角的消息提示图标突然亮了起来,显示有一条新的“私信”。
谁会给他发私信?
他点开一看,发信人是一个认证为“江南韵品牌市场部经理”的用户。
点开私信内容,措辞很正式:
“许言先生,您好,冒昧打扰。我们是国内知名服装品牌‘江南韵’的市场部。
非常欣赏您的作品《发如雪》,其独特的国风意境与我品牌‘新中式’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
我们诚挚地希望可以获得《发如雪》的授权,作为我们即将推出的春季新系列广告主题曲。
盼复。具体合作细节与报价,可进一步沟通。”
后面还附上了正式的公司名称和联系方式。
商业合作邀请?
许言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这是作品火了之后带来的直接商业价值体现。
他先搜索了一下这个品牌。
“江南韵”这个牌子,是个主打中式风格的国产服装品牌,口碑和销量都还不错。
他摸着下巴思考起来。
用《发如雪》做广告曲?对方开出的价格估计不会低。
这确实是一个快速将流量变现的好机会。
但是……
他仔细想了想“江南韵”品牌的调性和他们以往的广告风格,感觉更多的是偏向柔美、婉约的江南水乡风情,虽然也是中式。
但和《发如雪》那种带着凄美、决绝、甚至有点江湖侠气的意境,似乎并不是百分百匹配。
为了钱硬凑在一起,可能会削弱歌曲本身的味道,甚至对品牌和歌曲双方都是一种消耗。
而且他现在也不是那么差钱。
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了决断。
他回复了那条私信,语气礼貌而坚定:
“您好,感谢贵品牌对《发如雪》的喜爱与认可……期待未来有其他更合适的合作机会。祝好。”
虽然拒绝了一笔看似不错的收入,但许言心里并没有太多遗憾。
作品才是根本。
只要持续产出高质量的音乐,类似的商业机会未来只会更多,而不是更少。
关掉私信窗口,他看着B站首页上“耳帝”那个视频的封面,又看了看自己刚刚回复的那条婉拒合作的信息。
一种更加踏实和自信的感觉,悄然在他心中升起。
他的音乐,正在被更多人听见,并以一种他期望的方式,产生着价值。
深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L2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