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见鬼”事件,在苏杭的极力解释(糊弄)下,总算没有在朋友圈里掀起太大的波澜。同学们大多认为是孩子听故事吓到了,加上老宅氛围特殊,产生了联想。只有赵磊私下又跟苏杭确认了几次,被苏杭用“孩子想象力丰富,最近动画片看多了”的理由搪塞了过去。
崽崽似乎也很快把那个“白衣服阿姨”忘在了脑后,毕竟对她而言,那可能就跟路上看到一只流浪猫差不多,短暂地吸引了注意力,但不会留下太深的痕迹。孩子的世界,总是被更新鲜的事物填满。
苏杭则更加谨慎了,带崽崽出门尽量选择人多、敞亮、现代化的地方,远离一切可能带有“历史感”或“神秘感”的场所。他甚至开始研究儿童心理学,琢磨着如何在不扼杀孩子天性的前提下,引导她正确看待自己的“特殊能力”。
冥王爹爹对此不置可否,依旧神出鬼没,但苏杭能感觉到,公寓周围的守护结界似乎又加固了一层,显然是那次事件让这位老父亲更加警惕了。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小心翼翼维持的平静。
这天下午,苏杭带崽崽去家附近一个大型商场里的连锁书店。书店里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铺着软垫,摆放着矮矮的书架和五颜六色的绘本,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看书、玩耍。
苏杭觉得这里环境安全,氛围也好,便经常带崽崽来。崽崽很喜欢这里,她虽然不识字,但喜欢看绘本上漂亮的图画,也喜欢听苏杭给她讲故事。
今天,儿童区人不多,只有两三对家长和孩子。崽崽自己挑了一本关于小兔子的绘本,坐在软垫上,翻看得津津有味。苏杭就坐在她旁边,看着手机里的邮件,时不时抬头看看她。
看了一会儿,崽崽似乎对兔子绘本失去了兴趣。她放下书,大眼睛在儿童区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不远处一个独自坐在角落、正在看一本厚厚图画书的小男孩身上。
那小男孩约莫西五岁,穿着干净但有些旧的衣服,安安静静的,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好动。
崽崽歪着头看了他一会儿,然后站起身,迈着小短腿走了过去。
苏杭见状,也没阻止,只是目光跟着她,确保安全。
崽崽走到小男孩身边,好奇地探过头去看他手里的书。那本书画风有些暗黑,讲的似乎是中世纪城堡和骑士的故事,有不少战斗场面。
小男孩察觉到有人,抬起头,看到是个比自己小的小姑娘,愣了一下,没说话,又把头低了下去,继续看书,似乎不太想搭理人。
崽崽也不介意,她看了一会儿书上的图画,似乎被某个画面吸引了。她伸出小手指,指着书上画的一个被关在城堡地牢里、戴着镣铐、表情痛苦的人,仰头问小男孩:
“哥哥,这个人为什么被关起来呀?他是不是做错事了?”
小男孩被问得有些不耐烦,头也不抬地嘟囔了一句:“他是坏人,被骑士抓起来了。”
“哦……”崽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指着另一个画面,是骑士在战场上砍杀敌人的场景,“那这些被砍的人呢?他们也是坏人吗?”
“都是坏人!”小男孩语气生硬地回答,眼睛还盯在书上。
崽崽眨了眨眼,看着书上那些“坏人”痛苦的表情,小脸上露出一丝不忍。她想了想,又问道:“那……骑士把他们抓起来之后,会怎么样呀?会给他们吃饭吗?会让他们回家吗?”
小男孩终于被问烦了,他合上书,皱着眉看向崽崽:“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坏人就是坏人!抓起来关着就行了!说不定还要砍头呢!你看不看?不看别打扰我!”
他的语气有点凶,崽崽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一小步,小嘴扁了扁,有点委屈。
苏杭在远处看到,正要起身过去解围。
然而,崽崽并没有哭,也没有走开。她看着小男孩不耐烦的脸,又看了看他手里那本充满“打打杀杀”的书,小脑袋瓜里似乎想到了什么。
她忽然不再问书里的内容了,而是歪着头,看着小男孩,用她那特有的、带着点天真探究的语气,问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哥哥,你一个人在这里看书,不无聊吗?”
“你的爸爸妈妈呢?”
“他们不陪你玩吗?”
这个问题似乎戳到了小男孩的痛处。他脸色变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语气更加不好了:“要你管!我看书不行啊!”
崽崽却像是没听到他的拒绝,继续自顾自地说下去,小脸上带着一种纯粹的同情:
“一个人看书多没意思呀。”
“崽崽有舅舅陪,还有爹爹陪(虽然爹爹经常不在家)。”
“哥哥,你是不是……也跟崽崽一样,没有妈妈呀?”
“但是崽崽有舅舅和爹爹,哥哥你……”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了。她觉得这个小男孩孤零零的,脾气不好,可能是因为没人陪他玩,甚至……可能没有妈妈?
“你胡说八道什么!”小男孩猛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像是被说中了心事,又羞又怒,把手里的书往地上一扔,“我才不稀罕有人陪!我自己玩更好!”
说完,他气冲冲地跑出了儿童阅读区。
崽崽站在原地,看着小男孩跑远的背影,小脸上满是茫然和一点点无措。她似乎不明白,自己只是关心他,为什么他会这么生气。
苏杭赶紧走过来,蹲下身抱住女儿:“崽崽,没事了。那个哥哥可能心情不好,不是崽崽的错。”
崽崽靠在舅舅怀里,小声说:“舅舅,崽崽只是想问他要不要一起玩拼图……”
苏杭心里软成一片,亲了亲她的额头:“崽崽是好心。不过下次,如果别人不想说话,我们就不要一首问啦,好不好?”
“嗯。”崽崽乖巧地点点头。
这时,书店的店员走了过来,捡起地上那本书,对苏杭歉意地笑笑:“不好意思啊,那孩子是附近福利院的,经常自己来看书,性格有点孤僻,但没恶意。”
苏杭恍然,原来如此。他心里对那小男孩多了几分理解,也对崽崽那份敏锐的同情心感到惊讶。她似乎总能感知到别人情绪深处的东西。
回家路上,崽崽似乎己经完全忘了书店的小插曲,又开心地跟舅舅说起在绘本上看到的小狐狸。
晚上,苏杭把这事当趣闻讲给冥王听。
冥王爹爹听完,沉默片刻,评价了一句:“赤子之心,易察微末。福祸相依,需善加引导。”
苏杭深以为然。崽崽的共情能力是天赋,但也容易让她受到伤害。如何保护她这份善良,又不让她被外界的复杂所伤,将是他长期要学习的课题。
他看着在床上熟睡的崽崽,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意,仿佛白天那点不愉快从未发生。
孩子就是这样,悲伤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们总能,很快找到新的乐子。
而这,或许就是孩子最宝贵的天赋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XLE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