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经的墨香尚未在宫中散尽,星宿光己携经卷亲赴疫区。
御驾出巡那日,王都百姓见君王车驾未悬九旒王旗,反插柳枝为记——按古礼,这是“代民受过”的象征。三十六辆药车随行,太医署全员出动,连宫中妃嫔都摘了珠翠,换作药囊佩于腰间。
“陛下,西南疫区凶险...”礼部尚书跪谏。
“凶险?”星宿光掀开车帘,指向道旁新坟,“比躺在这里还凶险么?”
车驾行至城南十里亭,忽被黑压压人群阻断。竟是数百百姓抬着个草席裹覆的尸身,跪地喊冤。
“死者为何人?”星宿光下车询问。
一老妪泣告:“是采药郎陈青!为找柴胡跌死在山崖...官府说他私闯禁山,连尸首都不让收!”
星宿光俯身掀开草席,见死者手中还紧攥着药锄,指缝塞满带泥的柴胡。他沉默良久,忽解下自己的斗篷覆于尸身:
“传旨:封陈青为‘药义郎’,以士礼安葬。其母由朝廷奉养终身。”
又对太医令道:“记住这株柴胡。它沾着义士的血,当比寻常药材更堪救人性命。”
人群哭声震天。星宿光登高而呼:“自今日起,采药济民者赏,囤药居奇者斩!朕在此立誓:疫情不退,朕不返宫!”
此言如野火燎原。未至午时,己有山民冒险采来珍稀药材;昔日紧闭的富家药仓纷纷主动捐献;连孩童都学着辨认车前草,投入官设的药箩。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酉时三刻。星宿光亲赴最严重的西瘟疫营,见病患被草绳划分区域,重症者首接弃于等死坑。他勃然震怒,剑斩草绳:
“从今往后,只有活人与将救活的人!”
太医令颤声劝阻:“陛下,重症者传染极强...”
“那就从朕开始治!”星宿光竟走入重症区,扶起个浑身溃烂的老者,“拿朕的银匙来,朕要亲试新药。”
当君王亲手将药汤喂入老者口中的画面传开,整个疫区为之震动。兵士们扔下隔离用的长矛,帮忙抬送病患;医官们拆掉划分区域的布幔,言说“陛下尚且不惧,吾辈何惧之有”。
然而夜半时分,星宿光在临时医帐翻阅医案,发现诡异现象:同样的药方,在富户区效如桴鼓,在贫民区却屡屡失效。
“为何如此?”他召来老医官询问。
医官支吾半晌才道:“富户用药引:参汤送服、蜜饯润口,更兼锦被保暖。贫民莫说药引,连遮体的草席都未必齐全...”
星宿光掷卷长叹。他想起无垢先生所言“众生平等”,原来最难平等的不是心念,而是活下去的基本条件。
次日黎明,他做三件惊世之事:
一开先王陵园,取陪葬的蜀锦为贫民制被;
二拆宫苑瑶台,取金丝楠木打造病榻;
三罢今日早朝,命文武百官皆来疫区煎药。
当宰相捧着药罐烫红双手时,当将军们为争抢照料重症而吵闹时,疫区飘起的气味悄然变化——不再是腐臭与绝望,而是混合着药香与人气的生机。
最神奇的转变发生在第七日。那日星宿光正为盲妇喂药,忽闻帐外欢呼。原来首批重症患者竟有三人痊愈,其中就包括他亲手喂药的老者。老人跪地泣谢,言说梦中见琉璃光照体,醒时溃烂尽消。
“非朕之功,是诸位自性光明。”星宿光扶起老人,却见对方瞳仁中映出自己额间朱砂——那痣红得异常,恍若真的在发光。
当夜他巡视医帐,发现孩童们模仿他喂药的动作,用木勺给草人“治病”。有孩子嚷嚷:“陛下额头的红痣是药王菩萨的记号!舔一口就能好病!”
星宿光哑然失笑,心中却如电光石火:是了,药师如来正是以琉璃光明疗愈众生。而琉璃非外物,乃是清净心的映射。
他召来画师,命其绘制简易药王菩萨像,旁书“慈悲即良药”。这些画像随汤药分发,竟真有不少病患称“拜后胸中舒畅”。
月满之夜,疫情初现拐点。新发病例首度下降,痊愈者逾百人。星宿光独坐残垣,望月沉思。明穹老人寻来时,见他正以树枝在地上勾画。
“陛下在绘疫情图?”
“不,”星宿光指向地上交错的线条,“朕在画心。”
老人细看,那竟是幅经络图——但不同医书所载,此图中心脉延伸出无数支流,与其他经络相连成网。
“这是...”
“众生同体图。”星宿光掷枝入火,“今日见痊愈者帮扶未愈者,忽悟众生如经络,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痛痒相关。”
火堆噼啪作响,映着君王清瘦的面容。明穹老人忽然老泪纵横:“先帝若见陛下今日...”
“父王见不到的,朕来见;朕见不到的,还有后来人。”星宿光起身望向北方——那是北山的方向,无垢先生或许正在某处对月独酌。
次日,他设立“妙音医塾”,招贫寒子弟学医,首批教员竟是痊愈的病患。有老者言说不识一字,星宿光道:“就教人如何熬过发烧的夜,如何忍住咳血的痛。这些,太医署的典籍反没有记载。”
医塾开课那日,星宿光割下王袍一角悬于梁上:“见此布如见朕。他日尔等行医,当记今日初心:医病更医心,救命即救己。”
黄昏时分,他重返十里亭。陈青的坟前己生出新草,有百姓自发供奉的野花。星宿光以药酒祭地,忽见坟旁岩石隐现字迹——竟是雨水冲刷出的天然纹理,状若“药”字。
随行僧侣惊呼:“天降祥瑞!”
星宿光却摇头:“非天降,是心地感应。”他抚过石上纹路,“义士以命换药,顽石亦显慈悲。”
归程时,疫区孩童追着车驾唱起歌谣:
“琉璃光,照西方,陛下额间菩萨藏...
一勺药,一滴汗,枯木逢春百花香!”
歌声飘入王宫,正批阅奏章的太子抬头问太傅:“百姓可是在赞父王?”
太傅沉吟良久:“非赞一人,是赞慈悲心。”
深宫烛影下,星宿光对经卷合十。贝叶经上,药师如来第十二愿熠熠生辉:“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
他望向镜中额间朱砂,轻声道:
“原来发愿不在来世,而在当下一勺药、一碗粥里。”
窗外,流星划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方向。而人间王宫中的君王,终于触摸到菩萨行的门槛。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琉璃光遍:东方药师佛行愿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LZ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