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被拖出金銮殿的声响渐远,袈裟在地面摩擦的声音像是最后的哀鸣。殿内依旧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沈清辞跪在冰冷的青金石地砖上,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方才急智下的说辞,此刻回想起来字字惊心,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皇帝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太子妃。"
这三个字从他口中吐出,沈清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身后众多目光,有担忧,有幸灾乐祸,更多的是等着看好戏的冷漠。
"起身吧。"
她依言站起,腿脚因久跪而发软,赵珩适时扶住了她的手臂。那力道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支持。
皇帝缓缓踱下台阶,明黄色的龙袍下摆扫过地面,带着无形的威压。他在她面前站定,目光如炬:
"你方才说,病中得菩萨点化?"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大殿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沈清辞能听见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能感觉到袖中微微颤抖的指尖。
"是。"她垂首,声音却异常清晰,"臣妾昏迷时,梦见自己站在望乡台上,得一位白衣菩萨指点,说臣妾命不该绝,当摒弃怯懦,以全新面貌辅佐储君。"
她将早己准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斟酌。既要说明性情大变的原因,又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皇帝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玉带。这细微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菩萨可还说了什么?"
沈清辞心念电转,忽然想起冷宫那夜,赵珩说过的话。她抬头迎上皇帝的目光,声音坚定:
"菩萨说...'真龙身侧,岂容魍魉'。"
这话一出,连赵珩都微微侧目。座下的苏贵妃更是瞬间变了脸色。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抚须良久,忽然朗声笑道:"好!好一个'真龙身侧,岂容魍魉'!"
他转身对满殿宗亲命妇道:"太子妃历经生死,得悟大道,实乃东宫之福,社稷之幸!"
说罢,他看向礼部尚书:"拟旨,太子妃沈氏,德才兼备,慧心悟道,赐'明慧'二字为号,享双倍俸禄。另赐东海明珠一斛,云锦十匹,以彰其德。"
"陛下圣明——"
山呼声中,沈清辞缓缓跪下谢恩。就在低头的那一刻,她看见赵珩唇角微不可察的弧度。
从这一刻起,她不再需要完全伪装成沈清漪。皇帝亲口认可的"得悟大道",为她所有不合常理的言行都找到了完美的解释。
然而当她抬起头时,正好对上苏贵妃阴冷的目光。那眼神像毒蛇的信子,在她脸上轻轻舔过,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
赵珩扶她起身时,在她耳边低声道:"你比孤想象的更大胆。"
她轻声回应:"臣妾只是...别无选择。"
晚霞满天时,册封的圣旨送到了毓庆宫。随着圣旨一起来的,还有各宫道贺的礼品。太监宫女们抬着各式锦盒鱼贯而入,很快就在前殿堆起了一座小山。
"娘娘您看,"阿月欢喜地清点着礼品,"这是皇后娘娘赏的翡翠头面,这是各宫娘娘送来的贺礼..."
沈清辞站在殿门前,望着这热闹景象,却只觉得疲惫。这场危机看似化解了,可她心里清楚——慧明不过是个棋子,真正的对手还隐藏在幕后。
"把这些都登记入库吧。"她淡淡吩咐,"特别是各宫送来的香料、药材,都要仔细查验。"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走来,呈上一个紫檀木盒:"娘娘,这是苏贵妃派人送来的贺礼。"
阿月正要接过,沈清辞却抬手制止:"打开。"
木盒开启的瞬间,一股熟悉的冷梅香扑面而来。里面是一尊白玉观音像,雕工精美,但沈清辞一眼就看出,那玉质与她之前在苏贵妃宫中见过的完全不同。
"拿去给林医士查验。"她低声对阿月说,"小心些,别让人看见。"
夜幕降临时,赵珩来了。他挥手屏退左右,目光落在她疲惫的脸上:
"今日辛苦你了。"
"臣妾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走近几步,忽然道:"你可知道,今日在殿上,你说了'真龙身侧,岂容魍魉'之后,苏丞相的脸色有多难看?"
沈清辞抬眼:"殿下是想说,臣妾树敌太多了?"
"不。"他微微一笑,"孤是想说,你这把刀,磨得越来越锋利了。"
他执起她的手,在她掌心放下一枚小小的令牌:"这是出入藏书阁的令牌。既然要做'明慧'太子妃,总要多读些书才是。"
沈清辞握紧令牌,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了几分。这场戏还要继续演下去,但至少现在,她有了更大的舞台。
"臣妾...定不负殿下所望。"
窗外,最后一抹晚霞没入地平线。宫灯次第亮起,将毓庆宫照得如同白昼。
但沈清辞知道,最黑暗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第西十二章 身份转变完)
周家四小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MP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