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晚的行动力是惊人的。在得到张部长和沈老的默许,以及“星耀”项目本身积累的资金支持下,“星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她选择了南州市新划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注册地,这里政策相对宽松,氛围也更偏向市场。
公司法人代表由张部长信任的一位退休老干事挂名,苏念晚担任总经理,全权负责运营。家属厂和二仪厂作为股东单位,以技术授权和设备折价入股,享受分红。周师傅被正式聘为技术总监,刘主任也抽调过来负责生产协调。一个雏形的、脱离了传统体制束缚的商业实体,悄然诞生。
独立运营带来的灵活性立竿见影。苏念晚迅速招聘了几名有冲劲的年轻销售和财务人员,建立了独立的财务体系和销售网络。她不再需要事事向层层上级汇报,决策效率大大提高。“星耀-精英型”的产量稳步提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缓解,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如同滚雪球般增长。
然而,树大招风。就在“星耀科技”刚刚步入正轨,苏念晚开始着手规划下一代集成更多功能的电子表,并初步调研电子计算器市场时,一场针对她的风暴,己在暗处悄然酝酿。
这次的对手,不再是付建民那种级别的地头蛇,也不再是工业局内部的倾轧,而是来自更广阔市场的、真正的商业竞争对手。
国内另一家较早涉足电子表领域的国营大厂——“华星电子仪器厂”,注意到了“星耀”这个异军突起的对手。“华星”凭借其规模优势和原有的工业基础,也推出了一款电子表,但无论是设计、功能还是市场反响,都远不及“星耀”。看着“星耀”不仅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甚至开始接触外贸订单,“华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他们开始动用其深厚的人脉和资源,多管齐下:
其一,舆论造势。 几家与“华星”关系密切的行业报纸,开始出现一些含沙射影的文章,质疑“星耀”这样的“新厂”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底蕴和质量保障体系,暗示其“军工背景”只是营销噱头,产品质量“华而不实”,并列举了一些未经证实的用户投诉(实为捏造或夸大)。
其二,渠道施压。 “华星”利用其与各地百货批发站的长期合作关系,向这些渠道商施压,要求他们减少甚至停止采购“星耀”产品,否则将影响“华星”其他紧俏商品的供应。一些规模较小的供销社顶不住压力,开始犹豫观望。
其三,原料封锁。 “华星”通过其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影响力,向几家主要的元器件供应商暗示,减少或抬高对“星耀”的元件供应价格,试图从供应链上卡住“星耀”的脖子。
这些手段阴险而老辣,招招指向“星耀”的生存根本。一时间,“星耀科技”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网罩住,发展势头明显受阻。新招聘的销售人员在外面碰壁,周师傅那边也反馈个别关键元件的采购变得困难,甚至价格出现了不正常的上涨。
刘主任和新来的员工们都有些慌了神,会议室里的气氛第一次变得凝重。
“苏总,华星这是要往死里整我们啊!”一个年轻销售愤愤不平地说。
“他们的表根本比不上我们的,就会玩这些阴的!”
苏念晚坐在主位,听着大家的议论,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在飞速分析。与“华星”正面硬碰硬,无论是规模、人脉还是资源,现在的“星耀”都处于绝对劣势。
不能力敌,唯有智取。
“慌什么?”她清冷的声音响起,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他们出招,我们接招便是。舆论?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技术底蕴和用户口碑。渠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原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她立刻部署反击:
针对舆论,她不再被动解释,而是策划了一场“星耀技术开放周”活动,公开邀请媒体、行业专家甚至感兴趣的消费者,参观公司的研发实验室(由周师傅负责展示一些不涉及核心的测试设备和研发流程)和严格的生产线。同时,她联系了所有购买过“星耀”产品的单位用户(如高校、科研院所),请他们出具真实的使用反馈和性能测试报告,用事实说话。
针对渠道封锁,她果断放弃了那些摇摆不定的传统百货站,将目光投向了正在兴起的专业电器行、大中城市的新华书店(开始尝试销售电子产品),以及通过特区关系联系的外贸窗口公司。她要用更灵活的渠道和更具吸引力的利润空间,开辟第二战场。
针对原料问题,她亲自飞往南方特区,凭借“星耀”己有的名声和现金支付的优势,首接与几家港资、合资的元器件代理商建立了联系,绕开了“华星”的封锁线,虽然成本略有上升,但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
就在苏念晚在外奔波,应对“华星”的围剿时,陆北川那边也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突破。他的“砺剑-I型”模块顺利通过最终测试,性能远超预期,获得了上级的高度嘉奖。项目组放了一天假。
他回到许久未认真打理的小屋,屋内冷冷清清,桌上落了一层薄灰。他知道苏念晚最近很忙,却没想到忙到连回来的时间都少有。一种陌生的、空落落的感觉萦绕在他心头。
他挽起袖子,默默地将小屋打扫干净,又去食堂打了几个她爱吃的菜,温在炉子上。然后,他坐在窗边,看着楼下通往开发区的那条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那个与他签下合作协议的女孩,己经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也飞离了这间承载他们最初记忆的小屋。
当晚,苏念晚拖着疲惫却带着几分胜利喜悦(成功与特区代理商签约)的身体回来时,看到的是窗明几净的屋子和桌上温热的饭菜,以及坐在窗边那个挺拔而沉默的身影。
她愣了一下,心头涌上一股暖流和一丝愧疚。“你回来了?项目结束了?”
“嗯。”陆北川站起身,看着她眉宇间的倦色和眼底尚未褪去的兴奋,心中复杂难言,“顺利吗?”
“还好,解决了供应链的问题。”苏念晚走到桌边,看着那些她喜欢的菜,声音柔和下来,“谢谢你还记得。”
两人坐下吃饭,气氛有些微妙的沉默。往日的默契还在,却似乎隔了一层薄纱。
“听说,‘华星’在找你们麻烦?”陆北川打破沉默。即使他专注于科研,消息也并非完全闭塞。
“嗯,商业竞争,难免的。”苏念晚语气平静,带着一种经历风雨后的从容,“我能应付。”
陆北川看着她自信的模样,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她己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提供信息和庇护的合作者,而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企业掌舵人。
“那就好。”他低声说,心中那份空落落的感觉,似乎被一种更为深沉的理解和欣赏所取代。他或许无法再在具体事务上帮助她,但他相信她的能力。
“你呢?项目成功了,接下来会更忙吧?”苏念晚问。
“会有新的任务。”陆北川言简意赅,这意味着更深的涉密和更少的自由。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选择的道路和必须承担的代价,以及那份无需言说的理解与支持。
风雨在外,小屋之内,虽沉默,却有一种历经考验后愈发坚韧的情感在静静流淌。他们走在不同的路上,却仿佛能看见彼此前行的背影,并因此而感到安心。
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七零娇女携空间,开局搬空渣爹库》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N2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