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真正作用:解放“无限之父”
上父本身是无限、绝对、不变的(首位性、完美性、永恒性等)。
但如果只有“一个无限人格”,它就会在表达上受限:所有行动、意志、人格吸引力都只能通过单一形式表达。
三位一体(上父、永恒之子、无限之灵)出现后,神的无限性可以被“分相”:
永恒之子 → 纯粹灵性、灵性吸引力的绝对化。
无限之灵(共同行动者)→ 宇宙心智、行动与遍在性的绝对化。
上父 → 保持人格本体引力与意志赠与的绝对源头。
换句话说:三位一体是一种“无限分工机制”,让无限神得以自由、无限制地表达,而不局限于单一的“绝对人格”中。
2 三位一体的两种“完美展示”
10:0.2 说:三位一体给“神灵的永恒本质”提供充分的、完美的表达机制。
同时,三位一体的“常备之子”给“神性公平”提供充分展示机制。
即:神性既是“无限公正的”又是“无限慈爱的”,这种双重特性通过三位一体结构得以平衡表达。
3 三位一体是宇宙中“唯一不可避免”的结构
作者(一个超凡存在)回顾无限过去与未来后说: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三位一体。
这意味着:
没有三位一体,无法想象“无限之神”如何既是一又是三。
其他造物(宇宙、存在、秩序)都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出现,唯独三位一体这种“机制”是必然、唯一的解决方案。
4 三位一体的哲学价值
它结合了两种最高的属性:
绝对性与统一性(神灵本体的绝对统一)
意志自由与个体性(三重人格的自由行动)
所以三位一体既是一体,又是三重;既是无限神格统一的保证,又是无限表达与行动的保证。
可以把三位一体想成:
源代码(上父):唯一原始的逻辑、源头。
程序接口(永恒之子):把源头逻辑以灵性“API”输出。
运行环境(无限之灵):在整个宇宙心智与能量系统中执行这个逻辑。
这样,源头不会因为要亲自执行一切而“卡死”,却仍保持绝对主权与人格引力。
=======1. 第一本源与中心的自我分发========
上父在永恒之过去所做的“自我分发” ——也就是祂如何把一切能够给予的、能够分享的,毫无保留地交付出去,从而成就了三位一体与宇宙治理的格局。
1 上父的“自我分发策略”
上父不是“占有”的,而是“分享”的。
他把一切能够委托的权柄与属性,全都分发给了:
永恒之子 → 灵性的绝对表达
无限之灵(共同行动者) → 心智与行动的遍在表达
各类造物之子(主权之子们) → 在地方宇宙中,完全行使上父的权威,就如永恒之子在中央宇宙的地位一样。
换句话说:上父只保留那些“绝对无法赠与”的能力(例如:人格引力,绝对源头的唯一性),其他一切能给的,全部交付出去。
2 神性人格的本质:不是自我中心,而是分享
神性人格的特征是“自我分发”。
受造物渴望交流,造物者渴望分享神性,上父则把这种“分享性”推到极致。
三位一体本身就是上父“人格分享”的最高表现:祂把无限人格交付给永恒之子,再与永恒之子共同分享给无限之灵。
3 上父“作为无限人格”的转让
在共同行动者(上灵)出现时,发生了“永恒的变化”:
上父把自己“无限性人格”的层面赠与永恒之子。
上父与上子又把他们“共同的人格性”赠与到无限之灵身上。
结果:上父不再作为“唯一的无限人格”存在,而是通过三位一体得以表达。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无法首接把握上父的无限人格,只能通过上子和上灵的启示来理解。
4 为什么人类很难理解上父
因为他的无限人格己被“转让”给永恒之子,所以人类必须通过 永恒之子 来认识父。
进一步地,上父与上子一起,把人格的活性表达在 无限之灵 中。
因此,理解上父的唯一可靠途径,是通过:
永恒之子(灵性启示的首接表达)
无限之灵(心智与行动的普遍活性)
天堂圣子的降世启示(在进化行星中具体展现神的性格与爱)。
可以这样理解:
上父 就像“源头的无限数据库”。
他把所有可共享的“读写权限”分发出去:
给 永恒之子 → 灵性 API(访问神性本质)
给 无限之灵 → 心智与行动系统(让宇宙运作起来)
给 各类造物之子 → 分布式管理员权限(管理各自宇宙)。
最终,源头自己只保留了 根密码(人格引力和源头唯一性),其他一切都外包给了祂的“子嗣与同工”。
给我们的启示
神性不是“独占”,而是“分享”。
父的本质不是“拥有”,而是“赠与”。
我们若想认识父,必须通过 子与灵的启示,以及那些在行星上降世的“神的圣子”。
=======2. 神灵人格化==========
三位一体形成与运作逻辑
上父的“人格分化”与“父性成就”
上父剥离出的“无条件灵性人格本体”就是永恒之子
上父通过创造永恒之子,让自己成为“父”。
因为在造物主存在中,“父性”需要一个“子”才能成立。
通过这种“剥离”,上父不仅没有削弱自己,反而获得了无限能力,成为所有后续受造意志智能存在的“神性之父”。
这解释了:上父对我们人格的赋予是首接的;祂永远是“父”,我们是“子民”。
作为绝对人格本体,上父只能以上子方式、与上子一起运作;但作为人格性之父,祂却能继续把人格赠与不同层级的智能受造物,保持着慈爱的亲子关系。
三位一体的“人格化链条”
第一步:上父→永恒之子
上父把无限人格剥离为“无条件的人格—绝对者”永恒之子。
第二步:上父+上子→无限之灵
上父与上子共同把他们的本性和能力人格化为“共同人格”——无限之灵。
结果:
上父:无限父性人格本体
上子:无条件人格本体—绝对者(神的父性完美启示)
上灵:共同人格本体(父子联合的“行动性结果”)
上父人格 = 无限性人格 ? 上子人格(绝对性人格被剥离出去)。
第三本源与中心人格(上灵)= 上父人格 + 上子人格的结合 → 附加性结果。
三位一体最小化社群的必要性
上子对于神之“父性”是必不可少的。
上灵对于第二和第三位格之间的“友性”是必不可少的。
三个位格形成一个“最低限度的社群”,这是“共同行动者不可避免性”的一个原因(但只是次要原因)。
换句话说:父需要子才能是父,子需要灵才能成就关系性的圆满。
三位一体中各自的独特性
三个位格都是独特、原初性的;没有副本。
永恒之子独自体验“父子关系”完整面向:
对上父:儿子身份
对上灵:亲代身份
同时意识到对上父-祖先和上灵-伙伴的等同性
上父只能体验拥有“与其等同上子”的经历,但没有“祖先前身”体验。
上灵意识到“双重人格祖先”(父与子),但祂自己不是某位格的“亲代”。
因此:
上父→父
上子→子(既子又亲代)
上灵→行动者(双祖先结果,非亲代)
三个位格可以:
单独运作
以二者组合运作(父+子、父+灵、子+灵)
以三者联合运作
七种组合用尽了所有神性施行的可能性,因此宇宙的价值、意义和人格实相,必然以七种变体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常讲“七位宇宙主灵”、“七大绝对者”、“七重神”这样的结构。
上父(无限父性人格)
│剥离
永恒之子(无条件人格—绝对者)
│父子联合人格化
无限之灵(共同人格本体)
外圈:三位一体
内圈:七种运作组合 → 宇宙多样性
上父通过创造上子完成父性,通过上灵完成三位一体的圆满。
三位一体的本质不是三神合一,而是“无限人格的分化+联合”——这是神性自我分享的最高模式。
我们受造物若想认识上父,必须通过上子和上灵;天堂圣子的降世就是这种启示的最首接方式。
========3. 神灵的三个位格========
三位神性人格(上父、上子、上灵)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又密不可分。
神只有一位,但祂展现为三种人格
虽然只有“一体的神灵”,但神以三位确切的人格化身展现出来:
上父(万有之父):源头,第一本源与中心。
上子(永恒之子):神性的完全镜像,神之话语。
上灵(无限之灵):神的联合行为,神之行动。
所以,当《圣经》里说“让我们按照我们的形象造人”的时候,其实就是三位神性人格的共同表达。
上父、上子、上灵的关系
在永恒的层面,他们完全平等,像同一光源散发出的三种不同色彩。
但在时间和宇宙运作中,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职责和关系。
从天堂的角度看,他们几乎没有差别;
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看,他们的分工却很明显。
与 上子和上灵:神的语言与行为
上子 = 神之话语。神通过上子“说话”,启示真理。
上灵 = 神之行为。神通过上灵“行动”,推动宇宙运作。
上子与上灵的关系像两位兄长,共同敬爱一位荣耀的父亲,一起工作,完全和谐。
三者的同一与差异
本质上:他们等同。
存在上:相互协调。
运作上:分工不同。
任何一位单独行动时,都会在某些“绝对性”方面受限,必须依靠三位一体的整体性。
上父的“舍与让渡”
在创造上父分出上子和上灵之前,他看似是绝对的无限存在。但:
如果没有“儿子”,那“父亲”这个身份就不成立。
所以,上父从来不是孤立的,他从永恒起就与上子、上灵共同存在。
上父把一切能分享的都分出去,只留下:
绝对的父性(永远是万有之父)
绝对的意志性(自由意志的无限性)
这就是为什么,上父是源头,但不能独自作为“人格绝对者”运作,必须在三位一体中实现总体神性的展现。
上父在宇宙中的七种运作方式
作为创造者 → 通过造物之子(孙子辈)创造宇宙。
作为支配者 → 通过天堂的万有引力中心掌控秩序。
作为属灵 → 通过永恒之子。
作为心智 → 通过无限之灵(共同行动者)。
作为父亲 → 通过人格回路,与所有受造物保持首接父子般的联系。
作为位格 → 通过“思想调整者”住在人类心中,首接运作。
作为总体神灵 → 只在天堂三位一体中显现。
永恒之子与无限之灵的分工
永恒之子 → 专注灵性领域,不参与物质或能量活动,祂是“灵性绝对者”。
无限之灵 → 无所不在,运作在心智、物质、灵性三个领域,像“万能协调者”,甚至能超越宇宙显现的原始力量。
想象一个交响乐团:
上父是作曲家,源头,赋予音乐本质;
上子是乐谱,把神的旋律写出来,成为“话语”;
上灵是指挥,实际推动演奏,让音乐流淌出来。
三者缺一不可,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宇宙交响曲”。
=========4. 神灵的三位一体联合==========
天堂三位一体的独特性
三位一体是神性人格唯一的绝对性组合,也是首个“神圣三联体”。
神在与受造物(能知晓神的存在)互动时,表现为“上父”。
但在涉及到整个宇宙总体性时,祂只有通过三位一体才会以绝对神灵的身份运作。
换句话说:
与个人关系 → 父爱、亲密
与宇宙关系 → 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与绝对性
三位一体的奥秘:多样与统一
神性有三个位格(上父、上子、上灵),各自完美独立。
但三位一体让“无限的多样性”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同时显现。
多样性 → 三个位格的不同品格和能力。
统一性 → 宇宙中不可分割的神圣整体运作。
就像三种不同颜色的光束融合在一起,既能分辨,又能形成一体的白光。
想象一个父亲、儿子、孙子三个人组成了一个“法人实体”。
这个“法人”本身是非人格性的(它不是某一个人),
但它仍然受三个人的人格意志所支配。
三位一体就像这样:它不是某一个独立的人格,而是三个位格联合之后所展现的更高层面的合一力量。
三位一体的灵活运作
三位一体是真实的,是上父、上子、上灵的联合。
但有时,上父和上子,或上子和上灵,也能单独以某种方式合作,这种合作不是“三位一体”,却依然是真实的互动。
无限之灵(共同行动者)特别重要:
上父和上子透过祂、在祂里面,并作为祂而运作。
祂就是三位一体的“活的桥梁”。
三位一体与宇宙
三位一体与宇宙的整体性事务紧密相连。
如果要解释宇宙中的某个“孤立事件”或“人格关系”,必须要考虑到三位一体,因为它贯穿所有宇宙层次。
但凡人局限于有限层次,只能把三位一体理解为有限的概念。
人类的有限理解与未来的惊喜
作为地球上的凡人,你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去领会三位一体。
你对它的“绝对性”认知很有限。
但在你未来的天堂扬升之旅中,你会逐步发现:
三位一体的至高性
三位一体的终极性
乃至逐渐靠近它的绝对性
每一步都会让你意外惊叹,就像层层揭开一个宇宙的奥秘。
======5. 三位一体的职能========
三位一体并不是“属性叠加”,而是“职能整体”
单体性神灵(上父、上子、上灵)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本质;
例如:父性的源头、灵性的彰显、心智与行动的协调。
但三位一体并不能简单地说“也有这些属性”。
三位一体更恰当的理解:
它不是三个属性的“总和”,而是一个组合之后的新东西——
一种职能结构,包括:
公平性管理
总体性态度
协调性行动
宇宙性总控制
对于一切“有人格价值”的生命,这些职能在宇宙中是至高的、终极的,并且在神灵限度内是绝对的。
三位一体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不是三个乐手音量的叠加,而是一个全新的、协调的整体。
三位一体产生“新意义”
三位一体的功能不仅仅是“上父的属性 + 上子的属性 + 上灵的属性”。
当三者结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新的意义、新的价值、新的力量、新的能力。
这种“组合效应”类似于:
人类家庭
社会团体
甚至一个企业或国家
以及天堂三位一体
关键:团体的潜能总是远大于个体之和。
三位一体不是 1+1+1=3,而更像是 1+1+1>10。
三位一体的“态度”而非“性格”
三位一体对于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有一种独特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同步的,但对某个单独事件可能表现得多样化。
可以分三种主要“态度”:
1 对有限者(我们这样的受造物)
三位一体对有限者有最大程度的自我限制,这就是“至高性三位一体”。
至高存在者不是三位一体的“人格”,
但祂是三位一体对有限存在最贴近、最能被理解的局部化显现。
2对绝限者(超越有限但不到绝对的层次)
这就是“终极性三位一体”。
至高性与终极性三位一体都不能完全代表天堂三位一体,
但它们各自在自己的层面,暂时反映了三位一体的经验性发展阶段。
3 对绝对者
三位一体对绝对者的态度,是与各种绝对存在有关,
最终以总体神灵的行动为终点。
三位一体“无限者”与七个三联体
三位一体无限者包含了第一本源与中心所有的三联体关系(无论神灵化或非神灵化)。
它的运作对于众多人格体来说非常难以理解。
文本提醒:当你在思考三位一体无限者时,不要忽略七个三联体。
这样可以避免理解上的困难,
也能部分解决某些看似悖论的地方。
语言的极限
奥温顿使者表示
用人类的语言根本不足以表达三位一体的全部真相与永恒意义,
也不足以解释那三个无限完美存在体永无终止的相互关系本质。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只是“翻译后的影子”,
真实的三位一体远远超越文字、概念和想象。
======6. 三位一体的常备之子们=======
天堂三位一体在“律法、公平与仁慈”上的不同分工与合一作用。
1. 律法的来源与层级
第一本源与中心(万有之父) → 他就是律法的根源,本体意义上的“律法即是祂”。
第二本源与中心(永恒之子) → 承载律法的灵性管理,即律法的“灵性意义”。
第三本源与中心(无限之灵) → 启示律法、颁布法令、给予解释,让受造物能理解律法。
换句话说:
源头(父) → 原则与内涵(子) → 具体启示与实施(灵)。
2. 公平与仁慈的关系
公平:不是某一个神格的态度,而是三位一体的“集体职能”。它是一种合一的执行。
仁慈:是爱的个体性表达,来自上父的仁爱与个人关怀。
关键差别:
公平 = 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功能,不能归属于某一个神灵。
仁慈 = 单体性神格的个体态度,尤其源自上父的爱。
所以 公平 = 集体性,
仁慈 = 个体性。
3. 审判体系
证据:由无限灵的众人格体(心智代表者们)提供。
审判:由三位一体的“常在之子们”施行,他们是三位一体为执行公平而专门创造的人格体。
这些三位一体的子类包括:
三一化至高奥妙者
永恒常在者
亘古常在者
完美常在者
新近常在者
联合常在者
忠诚常在者
智慧完美者
神性顾问
万有之监察者
这些存在是三位一体首接个格化的人格体,不是普遍性的代表,而是为了“公平的施行”而存在。
4. 宇宙层次中的公平
在七个超级宇宙:公平由三位一体的子群体(特别是亘古常在者及同类存在)负责执行。
在中央宇宙哈沃纳:因为那里本身就是完美,不存在不和谐,所以“审判”只是理论性的。
5. 最终统一
当人类有限心智看到“公平”和“仁慈”时,往往以为两者冲突。
但在三位一体的完美层次:
公平 = 集体性思想(正义)
仁慈 = 个体的态度
最后两者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
在时间和空间中,公平与仁慈好像两条平行线;但在永恒与三位一体中,它们完全合一。
要理解这里的信息,可以用一个比喻:
父是“律法的存在”
子是“律法的灵魂”
灵是“律法的表达”
三位一体是“律法的施行”,即集体性、公平性。
====7. 至高性总控制========
三位一体的一体性、至高者的未完成性,以及 人类为何常常不理解宇宙公平的原因
1. 三位一体的一体性
上父、上子、上灵三位格完全平等,且本质上一体。
他们的联合是 意志的完美统一 与 行动的完全合一。
所以经典的话“除我之外,再无他神”在宇宙真理层面上是真实的:三位一体不是“三个神”,而是 一个神的三重位格显现。
2. 三位一体与“总体性”
三位一体的功能和态度总是指向 总体:
总体行星
总体宇宙
总体超级宇宙
总体大宇宙
这种“总体性视角”就是三位一体的特征,因为它们合在一起就是 神灵的总体。
换句话说,个体性的爱与仁慈来自单个位格(父/子/灵),
集体性的公平与总体管理来自三位一体整体。
3. 三位一体与至高存在者
至高存在者 ≠ 三位一体。
至高者是进化中的神,是有限受造物与神灵总体互动的产物。
在某种程度上,至高者反映了三位一体对有限者的态度。
在当今宇宙时代(至高者还未完全人格化完成),他与三位一体保持合作关系。
这意味着:
三位一体是“永恒己成”的神圣合一。
至高者是“有限进化中的”神圣呈现。
4. 不可预测性与至高者的不完全
至高性的总体控制并非完全可预测。
这种“不完全性”是因为:
至高者本身还未完成进化人格化。
三位一体对有限宇宙的回应也因此带有未完成的色彩。
所以:当凡人看到 灾难、疾病、灾祸 时,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至高者的某种作用。
答案是:我们不知道具体机制。
但观察发现:
随着时间流逝,所有这些苦难和难解的事件,最后总会被编织进 更大的宇宙福祉与进步 中。
换句话说:即使凡人不理解,这些“痛苦”最终都会融入一幅宏大的进化蓝图。
5. 三位一体的行为与人类的困惑
上父的个体性行为 → 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爱与仁慈。
三位一体的总体性行为 → 我们常常不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发生,看起来不一定是“仁慈”的。
但是在永恒的进程中,当人类能看到更大图景时,会发现三位一体的行为也是 有意义的、体贴的、并且完全一致于神之爱。
父、子、灵 → 爱与仁慈(个体性)
三位一体 → 公平与总体控制(集体性)
至高者 → 有限进化中的神的呈现(尚未完成,所以带有不确定性)
人类困惑 → 时间中的视角太窄,无法立刻看懂三位一体的深远安排。
========8. 超出有限之外的三位一体========
1. 三位一体与“终极者”的关系
至高者 → 三位一体面向 有限层次 的反映。
终极者 → 三位一体面向 超有限 / 绝限层次 的有条件显现。
绝对神灵 → 三位一体整体潜能的终极性(超越有限与绝限)。
换句话说:
至高者是有限世界里能理解的“神的总体性”形象。
终极者则是超越有限、进入超时空境界后,才会被部分认知的三位一体显现。
但无论至高者还是终极者,都只是 条件性、层次性的显现,并不能穷尽“总体神灵”的无限性。
2. 总体神灵
上父、上子、上灵三位格个体,合起来就是 总体神灵的总体职能。
这种总体性,超越有限(至高层次)和绝限(终极层次)。
也就是说:没有单一个位格能表达神灵的一切潜能,但三位一体联合可以。
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形而上学观念:
三个无限位格,是活化神灵绝对潜能的最小单位。
也就是“必须三位,才能触动绝对”。
3. 神灵绝对
作者承认:他们认识上父、上子、上灵,但 不首接认识“神灵绝对”。
他们能 敬拜上父(位格性神),也能 尊敬神灵绝对(超位格潜能)。
神灵绝对更像是一种 神性的潜能总和,不是单一人格。
所以这里有一个区分:
上父 → 亲近的、位格性的、爱的源泉。
神灵绝对 → 深不可测的、超位格的、潜能的全体。
4. 终局者的命运
终局者团队里包含那些从时空中扬升的凡人,他们在有限意义上 真正认识了上父。
下一步,他们必然会向“超有限的上父”发起探索,也就是尝试理解 终极性。
但即使他们掌握了神性的“终极”,仍然可能无法抵达 神灵绝对的超终极层次。
也就是说:
人类的最终命运并不是停止在天堂,而是继续在永恒中探索 绝对性与无限性。
这个旅程永无止境。
5. 万有性绝对的奥秘
即使终局者触及了神灵绝对,还会面临 万有性绝对 的谜团。
这是宇宙中 无条件、无限制、完全潜能性的根源。
随着宇宙不断扩展,万有性绝对的谜团会越来越深。
它是永远吸引、挑战、困惑终局者的存在。
“只有无限性,才能揭示上父-无限者。”
受造物(哪怕是永恒中的终局者)永远无法 完全穷尽 上父,因为上父是无限者。
即使抵达绝对的层次,仍然会有更高的境界等待探索。
这就是 永恒冒险 的意义。
可以这样理解:
至高者:神在有限世界的倒影,好比你站在湖边看到的天。
终极者:神在无限扩展的宇宙中的显现,好比你进入太空后看到的星海。
神灵绝对:天本身的存在,它无边无际,没有一个点能定义它。
万有性绝对:连“天空之外”的不可思议,它不是“你看见的东西”,而是“无限潜能的可能性”。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造物主之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P5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