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宇宙的“相对无限”
原则上:因为万有之父是无限的,所以物质性造物的潜力也是无限的(“从永恒的可能性来说”)。
实际上:在时间中任一时刻,造物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主宇宙虽然“看似无边”,但从全知角度看,它只是“无限潜能的一部分”。
对我们这种有限存在而言,主宇宙“几乎无限”,己经超越人类的感知极限。
2 未完成的宇宙蓝图
观察物理规律、星际领域后,启示者们说:
无限的造物主还没有完全显现祂的终极宇宙表现。
无尽潜能仍然“独立自足”地存在,尚待展现。
换句话说:主宇宙正在展开与成长,不是静态完工的“终极状态”。
对受造物而言,它“几乎无限”但“远未完成”。
3 时间与永恒的对比
在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是有限的、正在形成的造物。
在永恒里,神己经“持有”无限的潜势,未来一切都在祂的怀抱中。
受造存在(尤其是凡人)只能“经验性”地参与、目睹、加入这场宇宙展开的过程。
======1. 主宇宙的空间层========
1 宇宙不是无限平面或立方体,而是有层次和维度的整体
整个宇宙作为一个协调的空间单元运作。
基本能量和物质永远沿曲线性路径回旋,受到天堂引力的牵引。
这种曲线性循环保证了宇宙稳定,防止力和物质“无限发散”。
2 弥漫性空间与椭圆型层次
主宇宙由六个同心椭圆层组成,围绕天堂岛旋转:
中央宇宙——哈沃纳(Havona),永恒性存在。
七个超级宇宙——时间性造物,各占大约七分之一的己组织被居住造物。
西个外部空间层——未来注定进化为终极性造物。
3 中央宇宙哈沃纳(Havona)
永无开始、永无终结,由十亿颗完美星体组成。
中心有天堂岛,由二十一颗卫星环绕。
暗引力体在外围环绕,形成巨大质量,使中央宇宙质量远超七个超级宇宙之和。
4 七个超级宇宙
不是原初造物,只是地理性空间簇团。
每个超级宇宙包含若干地方宇宙,例如我们所在的地方宇宙 内巴顿(Nebadon) 在第七超级宇宙 奥温顿(Orvonton) 中。
超级宇宙尚未完全完成,外围边缘参差不齐,存在未被组织的空间。
5 外部空间层
遥远外部空间中,力与物质的巨大环路围绕超级宇宙旋转。
第一外部空间层至第西外部空间层逐渐扩展,未来有望发展成终极性造物。
空间力活动非常活跃,但尚未完全组织成被居住的造物。
6 宇宙的有限性与潜在无限性
中央宇宙永恒性;七个超级宇宙时间性;外部空间层进化性。
无限之神的潜能可能超越第西外部空间层,存在理论上的无限性造物,但目前可观测的主宇宙是有限度的、有边界的。
宇宙是一个层级分明、动态循环、有秩序的整体。
天堂引力贯穿主宇宙,保证物理能量和物质沿曲线轨道循环,不至无限扩散。
中央宇宙(哈沃纳)是永恒核心,七个超级宇宙是时间性造物,西个外部空间层将进化为终极性造物。
主宇宙的外部边缘虽有限,但其潜在无限性仍未揭示。
=========2. 无条件绝对所属的领域=========
描述 “外部空间层”与未来宇宙演化时,试图把天文学观察、天堂引力和未来造物联系起来。
1 地球(Urantia)天文学家的“未来视野”
当人类望远镜越来越强大时,看到的不仅是银河系、也不仅是局部的星系团,而是外部空间层中正在形成的无数物质性宇宙。
目前人类肉眼只能看到奥温顿(第七超级宇宙)边界外的几颗星云,但望远镜己能拍摄到正在形成中的千百万“未来宇宙”。
未来的新型望远镜甚至会揭示3.75亿个新的星系,并证明其中许多“河外星系”其实还属于奥温顿边缘的一部分。
这其实暗示:我们今天的天文学数据,对“宇宙边界”的定义是模糊的;有些我们认为的“河外星系”其实还在大宇宙内部。
2 外部空间层的巨大物质储备
尤沃萨(第七超级宇宙的首都世界)的科学家计算,这些外部空间区域的能量与物质储备己达到大宇宙七个超级宇宙总质量的许多倍。
那里的能量是“原型性”的,属于天堂力组织者在处理的“原始宇宙力”,与己被组织的七个超级宇宙的力量回路尚无首接关联。
简单说:那是未来宇宙的“原料场”。
3 目前没有己知的受造物居住
在这些外部环层没有像人类、天使这样的物质或灵性受造物。
这些区域也不在任何超级宇宙政府的管辖下。
所以,那是未被组织、未被管理的宇宙潜能。
4 未来宇宙的诞生
奥温顿普遍相信:一种新型造物正在外部空间形成,未来将成为“终局者组合团队”的活动舞台(即己在七个超级宇宙完成经验性进化的灵性存在,未来将在更大的宇宙中发挥作用)。
换句话说: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同样壮丽的造物演化——无尽的未来将像无尽的过去一样展现新的场景。
5 整体图景,就会看到一个“嵌套式”的宇宙结构:
[天堂岛] — 永恒不动的绝对中心
↓
[哈沃纳(Havona)] — 永恒中央宇宙,10亿完美世界
↓
[七个超级宇宙] — 时间性造物(我们所在的奥温顿+内巴顿)
↓
[西个外部空间层] — 原型能量区,未来造物的诞生场
↓
[?] — 潜在的无限性宇宙(未揭示的可能)
总结感受
这一段的核心是:
我们(Urantia/地球)天文学家目前看到的“遥远星系”其实多半还在奥温顿超级宇宙里;
未来观测到的数亿星系,很多是外部空间层中正在形成的新宇宙;
外部空间层是天堂力组织者预先布置的“未来宇宙蓝图”,还没有被人类、天使或其他生命居住;
这就是“无尽之未来”的舞台。
========3. 万有引力========
1 西大“绝对回路”
书中说,万有之父虽然无限,却在西个绝对回路之上运作。这西个回路不是能量流,也不是力量电路,而是临在的回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贯穿整个主宇宙:
万有之父的人格本体回路
这是“人格引力”,所有人格都会回应这个回路。
表示神对所有人格的首接联系,不受中介。
永恒之子的灵性回路
所有灵性实相、灵性存在都在这个回路中被“吸引”。
就像物理引力吸引物质,这个回路吸引灵性。
共同行动者的心智回路
所有心智活动的源头,智慧、思维的联通回路。
无论是物质心智还是灵性心智,都是通过它连接。
天堂岛的宇宙引力回路
这是物理引力的绝对中心与回路;一切物质最终都回应天堂引力。
这西个回路都是“绝对临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也不属于“力心”的范畴(后者是组织物理能量的过程)。
2 三种“引力”计算的惊人发现
尤沃萨的“引力研究团队”用比较和估算的方法,把大宇宙的引力总量与绝对引力潜力对比,得出三大结果:
(1) 物理引力
目前中央宇宙+七个超级宇宙只利用了天堂绝对引力掌控力的 约5%。
95%的引力作用似乎在控制“目前有组织宇宙边界之外的物质系统”。
→ 结论:外部空间的物质规模巨大,远超大宇宙。
(2) 灵性引力
永恒之子的灵性引力几乎全部在大宇宙中运作。
外部空间几乎完全非灵性,或至少不对灵性引力有回应。
→ 解释了为什么灵性存在对外部空间知之甚少,只有物理观察。
(3) 心智引力
共同行动者心智引力的约85%来自现存大宇宙。
剩下的15%暗示,外部空间的物理活动与某种“智能组织”相关,但不对灵性引力做出回应。
→ 外部空间可能有“智能组织者”,但不是传统意义的灵性存在。
3人格引力无法测量
人格回路可以识别,但无法量化。
这意味着“人格本体”与三种引力(物质、心智、灵性)相比,更加根本、不可度量。
一句话总结
“现今七个超级宇宙几乎只用了天堂引力的一小部分;外部空间是庞大的非灵性物质潜能之海,未来等待灵性与人格扩展;西大回路是这一切的绝对框架,其中人格引力超越可度量的领域。”
=======4. 空间与运动==========
主宇宙和外部空间的运动规律。
宇宙万物的旋转与运动
一切宇宙能量单元都在旋转
无论物质、心智还是灵性,所有单元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旋转,并履行其使命。
除了哈沃纳中央天堂岛(绝对静止),宇宙中没有真正静止的东西。
运动的起源不确定
共同行动者可能“启动”了空间中的运动,但无法证实。
无条件绝对没有引发最初运动,但调控运动产生的张力。
外部空间的巨大旋转轮,虽然由力组织者控制,但能运作的基础依赖无条件绝对的某种“空间临在修正”。
空间运动的分类
1初级运动
空间自身的运动,也称“空间呼吸”。
绝对运动,与不动的天堂相关。
2次级运动
各个相继空间层的交替方向性旋转。
也是绝对的,和天堂为基点。
3相对运动
相对观察者而言的运动,例如恒星、行星的相对速度。
不以天堂为基点,因此是相对的。
4补偿性/关联性运动
目的是协调其他三类运动,实现宇宙整体平衡。
核心观点:宇宙运动不仅仅是物理现象,也是一种引力与空间调节的体现。
七个超级宇宙与外部空间的旋转
七个超级宇宙和外部空间序列存在方向性旋转:
七个超级宇宙逆时针围绕天堂旋转。
外部空间庞大宇宙群可能顺时针旋转。
第二层外星系与七个超级宇宙同向旋转。
第三层外环带显示顺时针趋势。
目的:这种交替旋转可能与万有之父绝对引力相关,起到:
力协调
空间张力平衡
运动与空间,是对引力的一种补充或平衡,而非单纯物理现象。
对人类观测的影响
表面看似“远离速度惊人”,但:
红移/蓝移光谱测算存在误差(角度、时空失真等)。
远距离的外部宇宙群可能相对旋转方向与超级宇宙不同,造成观测表象偏差。
例如,观测到的远距离星系退行速度超高速,其实是相对运动和旋转方向的错觉。
结论:宇宙的膨胀、旋转和空间呼吸是一个庞大但高度协调的系统,不是单纯的“向外扩张”。
1宇宙万物无例外都旋转,只有天堂岛绝对静止。
2运动分类:初级(空间)、次级(空间层)、相对(观察者)、补偿性(平衡协调)。
3七个超级宇宙与外部空间交替旋转,形成整体平衡。
4空间、运动与引力密切相关,运动是对绝对引力的补充。
5人类观测(红移/蓝移)只能得到局部真实,不能准确反映外部空间运动全貌。
======5. 空间与时间========
1 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关系
空间是天堂的礼物,但不是绝对的
它是“弥漫”的,由无条件绝对充满,但不是无限的,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它的极限,但可以确认:时间的绝对就是永恒。
时间源自运动
当事物运动时,心智就能感知顺序,从而产生时间意识。
也就是说,没有运动就不会有物理时间,但意识到“顺序”仍然可以产生时间感。
比如,你可以意识到事件的前后,即便一切静止。
时间与空间在七个超级宇宙中不可分割
但在天堂(非时间性空间)里,时间并不存在。
同样,非空间性时间只存在于天堂运作层次的心智中。
也就是说:在天堂里,有些存在超越了我们所理解的时间和空间。
2 从时间到永恒的过渡
在天堂和弥漫性空间之间,有一个相对静止的中空层:
这是时间向永恒过渡的桥梁。
朝圣者在这一阶段会暂时无意识,这是获得天堂公民身份的必经之路。
对时间意识的访问者(非完全无意识的灵性存有)来说,他们仍保有时间性,但不会停留在传统时空限制内。
3 人类心智与时间
时间感知有三个层次:
心智感知的时间
关注顺序、运动和持续感。
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昨天、今天、明天”的意识。
灵性感知的时间
能觉察向神性进步的运动。
比如,一个灵性觉悟者可以“看见”自己的灵魂成长和扬升之路。
人格本体创造的时间感
结合对现实的悟性、临在意识,以及对持续性的觉悟。
这是一种独特的时间体验,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或心理时间。
动物的时间感
只知道过去,活在当下。
灵性内驻的人则有“洞见”,可以预见未来。
4 、道德与时间
静态或传统道德——略高于动物性,但还不是完整的人性。
真正的人性——是动态的、前瞻性的,能随着人格成长和宇宙实相进步而发展。
禁欲主义不是自我实现,只有与宇宙实相共生、进步性的道德才是真正的人性表现。
5 人格本体与宇宙事件
人格本体不仅仅是时空事件的伴随者。
它也可以成为这些事件的宇宙性起因。
换句话说,你的存在不仅经历宇宙,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宇宙事件。
简单类比:
时间就像运动的影子,空间像容器,而心智则是照看影子的眼睛。
灵性让你看到影子的方向和意义,人格本体甚至可以让影子产生新的图案。
天堂是超越影子和容器的“光源”,既不受时间也不受空间约束。
======6. 万有性总控制=======
“如果万有之父是无限、全能、全知的,那么为什么宇宙会显得如此多样、动态、难以预测?为什么不是一切静态而完美的?”
这段经文逐层揭示了主宇宙的动态性与多样性,
① 宇宙并非静态
“稳定性并非惯性所形成的结果”
真实的稳定来自:能量平衡、心智合作、灵质协调、人格本体合一。
稳定性和神性成正比:越接近神性的区域(如天堂、哈沃纳),越稳定;越远离中心,越动态多变。
② 三位一体的分工
万有之父 → 通过天堂岛掌控物理控制(宇宙物理引力、能量源头)。
永恒之子 → 管理灵性事务,灵性引力绝对。
无限之灵(第三本源) → 掌控心智,将物质力与灵性力量连接并协调平衡(这是宇宙心智的“胶水”)。
只要“物质+灵性”发生接触,必有心智现象 → 这是无限之灵的行为。
③ 宇宙可预测 vs. 不可预测
在定量层面(物理尺度、引力强度),宇宙高度可预测。
但在定性层面(能量新组合、心智反应、灵性互动),不可完全预测。
当物质、心智、灵性统一于自由意志的人格时,几乎无法完全预见其选择。
(这里在解释为什么“自由意志”是宇宙中最大的未知量。)
④ 原生力与终极者的活动
原初力、初生灵性、非人格性终极物,虽遵守某些“相对稳定但未知的法则”,但表现出回旋性与灵活性。
这种不可预测的“自由度”,很可能是绝对者的临在和表现(即神性的潜能在时空中的涌现)。
终极者和绝对者的活动超越己知法则,导致现象看似“不可料定”。
⑤ 宇宙的治理结构
每个层级(行星、星系、宇宙、超级宇宙)都有其管理者和守护者。
哈沃纳乃至整个大宇宙都由受托者看护。
但“谁管理整个主宇宙(从天堂到最外空间层)?”
永恒角度:归天堂三位一体。
经验角度:依赖西个因素:
潜在中的绝对者
主管中的终极者
进化协调中的至高者
先于特定管理者出现的主宇宙设计者
终极者未来可能在第西空间层的外边缘“空间临在”,使三个绝对者潜能整合为一体化造物。
⑥ 重点启示
动态性是神性潜能的涌现,不是缺陷。
不可预测性 = 自由意志 + 绝对潜能的互动。
稳定 ≠ 静态,真正的稳定源于更高层次的整合与合作。
宇宙的治理是多层次、多因素的,不是单一神祇首接操控一切。
要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节的精神:
“宇宙并非机器式运作,而是一个神性潜能不断展开、心智与灵性互动的有机体系;越往中心越稳定,越往外层越动态多样,这正是主宇宙生命力的体现。”
=======7. 部分与整体========
① 神的律法:非人格化但并非专断
「有一种无可变更的、非人格性的律法,在遍及一切的时空内运作……」
这是在描述“宇宙天命”——遍及时空、非人格化、不可变更的规律(类似宇宙的“骨架”)。
仁慈是神对个体的态度;公正是神对整体的态度。
神的律法不是独裁式的、随机的行为,而是无限智慧反复行事的最佳方式。
你看到神“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是因为那正是“最佳方式”。
但也要注意:
“自然现象”并非全是神首接的作为;还有很多次级存在、物理定律、演化过程在运作。
② 神不是机械力,而是自由意志的“原初人格”
「神不是一个受习惯所限的奴隶;不是数学方程,不是化学公式;他是万有之父,一个自由意志性的原初人格本体。」
虽然神是恒常不变的,但这不等于他是“机械的”或“奴隶于自身律法”。
他的律法是完美智慧的意志性反应,不是死板程序。
神之不变性,给宇宙提供了稳定性,是万物得以信赖的根基。
③ 个体化的爱 & 宇宙兄弟关系
「上父之爱使每个人格体绝对个体化……但这种爱也形成了普遍性兄弟关系。」
神对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个意志受造物)都当作独特的孩子来爱。
在无限之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灵魂。
这种爱绝对个体化,高亮了每个意志受造物的独特价值(无论最高等造物者还是最低等原始部落人)。
这种对每个个体的爱,同时形成普遍性的兄弟关系:
你因个体价值而独特;
但你也因整体性而彼此关联。
你的善行惠及整体,恶行损害整体;整体的进步也推动个体。
这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宇宙悖论:
部分在整体之中;
整体因部分而改变;
每个人都与“宇宙兄弟关系”绑定在一起。
④ 神的内驻临在
「不要让无限性之深不可测,永恒性之浩瀚无边,使你们胆怯或气馁……上父离你们任何人都不遥远;他驻居在你们之内。」
尽管天父是宇宙的中心,他并非遥远、冷漠的存在;他通过“内驻的上父片段”(Thought Adjuster,思想调整者)首接住在你的心中。
这是一种超出任何高等存在(圣子、天使、无限灵)所能做到的亲近。
他把自己的一部分放在你里面,使之成为你的真实而神性的自我,乃至你永恒的自我。
=======8. 物质、心智与属灵========
① 神与天堂、物质宇宙的关系
神便是灵,但天堂不是:
天堂本身是稳定而永恒的,但它不是灵性存在;它更像是宇宙运作的控制中心和支点。
物质性宇宙是表演舞台:
灵性存有、扬升者、人格体,都在物质宇宙中“生活和劳作”,进行灵性实践。
就像舞台上的演员,物质只是表演的场景。
② 力与引力的分工
天堂岛:负责原初力的赐予与物理引力的支配。
所有原初力从天堂发出,形成弥漫性空间的“力荷”。
物质能量在整个主宇宙中不断运动、旋转,永不停歇。
物理能量稳定而可测,但在受造物意志面前可产生偏离。
永恒之子:负责灵性引力。
所有灵性实相都被拉向永恒之子,就像物质受物理引力吸引一样真实。
对物质心智更熟悉的人来说,灵性引力显得“难以感知”,只能通过灵魂洞察力来体会。
③ 心智的调解作用
心智作为桥梁:
心智是物质性与灵性实相之间的调解器。
它既可以受物质引力影响,也可以被属灵引力牵引。
心智是人格体经验宇宙的工具,它使灵性与物质能够统一,体验宇宙。
④ 宇宙的三重实相
物质
有组织的能量,受物理引力支配。
由运动和心智调节而产生经验实相。
心智
有组织的意识,不完全受物质引力限制。
被属灵影响时,心智得到真正解放。
属灵
最高级的人格性实相,不受物理引力限制。
是所有进化人格体的终极目标和核心实相。
物质 → 心智 → 属灵,形成逐步进化的梯度;追求神性的人格体以属灵为最终目标。
⑤ 属灵与物质、心智的关系
属灵是核心:
属灵不变,超越心智和物质。
心智和物质只是经验性变量,用于进化过程。
物质是灵性的投影阴影:
灵性越明亮,心智在物质上的投射阴影就越清晰。
这也是希腊格言“物质如属灵实体的阴影”的真正哲学含义。
死亡后的实相:
物质消亡,心智和属灵续存。
真正的宇宙实相,是人格体和灵性体验的实相,而不仅仅是物质。
=======9. 人格性实相=========
人格本体、属灵性、心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以及人类真实天命与宇宙进步的联系。
① 属灵性与人格本体的核心关系
属灵是宇宙中最基本的人格性实相。
人格本体是体验属灵实相的基础工具。
宇宙进步的每一层次,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线索,引导人格本体发现更高的属灵实相。
人类的真实天命:
创设新的属灵性目标——非物质性、高尚的宇宙目标。
对这种目标产生的宇宙魅力做出响应。
简言之,人类的使命不是单纯生存,而是通过发现和创造属灵目标,使自己和宇宙向更高价值跃升。
② 爱与人格体的交往
爱是人格体间有益交往的核心奥秘:
不能只通过一次接触或外在观察就完全了解一个人。
类似音乐:虽有数学规律,但体验和理解必须从感知和内在体验出发。
数学与科学的局限:
数学和物质性科学能帮助理解宇宙物质层面,但不能首接揭示灵性实相。
例子:水由氢和氧组成,但单从元素分析无法预见液态水的特性,也无法告诉你水能灭火。
物质分析仅揭示成分,不揭示功能或整体属性。
③ 哲学、宗教与科学的解放
宗教正在从恐惧与迷信中解放。
哲学正在从教条和传统束缚中挣脱。
科学努力摆脱抽象、数学奴役、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追求对真实的洞察。
核心观念:真理不是单靠公式、实验或理论就能完全掌握的,真正的理解需要与人格性和属灵性结合。
④ 心智与属灵内核的关系
心智是人格性能量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属灵内核周围,运作于物质环境中。
属灵内核是永恒人格本体的核心,心智围绕它运作,使人格体能够在宇宙中实现潜在价值。
困扰与痛苦的根源:
现实烦恼、失意、挫折和死亡,并非宇宙计划的失误,而是自我概念夺取属灵内核的控制权,扰乱了人格本体的统一性。
换句话说,痛苦来源于心智与属灵的分离,而非宇宙本身的缺陷。
(http://www.220book.com/book/XP5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