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神与宇宙之关系

小说: 造物主之书   作者:然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造物主之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P5X/ 章节无错乱精修!
 

1. 神的“永恒意旨”

神对于整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包括物质、思想、灵性——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计划,而且祂一首在执行。

所有宇宙都是祂按照自己自由意志、并且出于祂的无限智慧创造出来的。

除了天堂最高的神灵和最核心的协作者外,几乎没人能真正理解神这个“终极蓝图”的全貌。就连天堂的高阶存在,也各有各的理解版本。

就像一个大师级建筑师有一份极其宏大的城市设计图纸,除了他和最核心的几位助手外,其他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手头那一小块蓝图,所以每个人都对整个城市的样子有不同的想象。

2. 为什么要有“哈沃纳”(Havona)

哈沃纳是神创造的中央完美宇宙,完全无瑕疵。

从人类角度看,它是所有其他宇宙的“模板”,也是凡人扬升路上的“修行学校”。

但从神的角度看,哈沃纳首先是满足完美创造者自身本质需要的——就像艺术家先画一幅“心中最完美的作品”,然后再据此衍生出各种风格不同的作品。

3. 扬升计划

神的宏大计划之一,就是让进化中的凡人逐步变得完美,一路向上到天堂,并在到达终极团队后再接受更高层面的训练,准备去做一些未来还没有公开的任务。

目前看来,这是七个超级宇宙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资源都在培训、灵性化这些时空中的凡人。

但这并不是神的唯一关注。还有许多“令人震撼的事业”同时在进行,占用了无数天军的时间和精力,只是我们还没被告知。

就像一个庞大的公司,员工看到的只是自己部门的重点项目(培训新人),却不知道公司背后还有很多神秘的研发计划在同步推进。

神有一个巨大的、永恒的蓝图,哈沃纳是祂心中最完美的“原型作品”,凡人的扬升和训练只是这个蓝图里的一部分——背后还有更多我们尚未得知的、更震撼的计划正在进行中。

=====1. 上父对宇宙的态度======

1. 神的“天意”并不是你以为的“保姆式照顾”

在地球(Urantia)上,很多人误解了“神的天意”,以为那是神随时随地帮你“挡子弹、送好运”的那种保姆式照顾。

其实不然——

神的“天意”是一个庞大的宇宙计划,里面有无数天界存有、灵性力量,按照宇宙法则,协力合作,推动万物朝着更高的方向进步。

它更像是一套庞大的教育体系 + 自然规律 + 灵性引导,不是随心所欲的小魔术。

2. 神的计划和人的努力并不冲突

人类几千上万年的文明发展,都是靠自己奋斗来的,但在背后,天意也在“布景”和“加速”这个进步。

所以人类的努力和神的天意并不是对立的,反而是双向合作。

宇宙的“口号”其实就是“进步”——无论物质、精神还是灵性,真正的进步和神的天意总是一致的。

3. 神是信实的,宇宙不会崩溃

经文里反复引用“神是信实的”“他的诫命是公正的”这些话,意思是:

神并不是今天帮你,明天就不理你。祂的本性稳定、可靠、长久,就像宇宙的引力、光速一样不会乱改。

如果神真的不再支撑宇宙,那一秒钟整个宇宙就会散架。

所以一切存在的本质,其实就是神不停在“维持、注入能量和生命”。

4. 表面混乱,背后有秩序

宇宙看起来有很多混乱、灾变、偶然事件——恒星爆炸、行星碰撞、文明兴衰……

但在这些剧烈变化背后,有一种根本的秩序和保障。

就像你看一幅点彩画,近看是一片杂乱的点,远看却有整体图案。

对高阶灵性存有来说,这些“乱七八糟”其实是有序的、合理的。

5. 仍然有“超出理解的神秘”

即使那些研究宇宙能量、灵性、人格体运作的高级存在,也有很多地方搞不懂。

因为在物质、心智和灵性之外,还有三种“绝对潜势”(无条件绝对、神灵绝对、万有性绝对),它们像背景的底片,支撑一切,却又无法被完全测量和预测。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神学家、科学家都无法完全预测宇宙里“偶然事件”会怎样发生。

6. “偶然”其实是更高智慧的编排

宇宙里那些看似偶然的同步巧合、意外邂逅、神奇机缘,很可能就是天意在幕后运作。

就像交响乐里,单独听是乱的,合在一起就是旋律。

这些“巧合”推动着物质、心智、道德、灵性混合的大拼图,最后却能准确无误地指向神的荣耀与众生的福祉。

7. 宇宙是一个“神圣大剧场”

宇宙是神导演的一部宏大电影,我们每个人是演员。

虽然你在片场可能觉得剧情乱七八糟、突发状况频繁,但导演有完整剧本。

那些“偶然”和“混乱”只是“情节安排”。

目的不是折腾你,而是让你和所有生命逐渐成长、完善,并最终走向更高的存在。

=======2. 神与自然========

1. 自然是什么?

可以把自然理解成神运行宇宙的“物理习惯”。

神有一套永恒不变的大法则(比如引力、能量守恒),这是自然的底层代码。

但在不同的宇宙、星座、行星,神会根据本地的实验、进化进程,以及造物者子们的创造性计划,去“调整用法”。

所以自然表面会“变来变去”,但底层框架始终稳固。

2. 为什么自然会有缺陷?

自然是两部分叠加的结果:

天堂的完美(永恒不变的法则);

受造物的不完美(实验、错误、发展不完全,甚至反叛)。

所以,自然既反映了神的完美,也夹杂了各种失误和未完成。

好比一幅画:底布是纯净的白色(天堂完美),上面画的部分却可能有涂改、瑕疵、甚至被人乱泼颜料(受造物的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自然里既有秩序之美,又有灾难与混乱。

3. 自然的演化方向

进化的过程,就是不断 增加天堂完美的“比例”,不断 减少邪恶、错误、失调的“杂质”。

就像一个金属矿石,炼得越久,杂质越少,纯金比例越高。

所以自然是一个逐渐被净化的过程。

4. 自然 ≠ 神

神并不“等于”自然。

自然只是神的大法则+受造物的表现的结果,而不是神本身。

你看到的风暴、地震、疾病,这些并不是神的性格不好,而是自然在未完成状态下的局部瑕疵。

拿电影做比喻:胶片在放映时会出现跳帧、黑屏,不是导演的品味有问题,而是播放设备本身有局限。

5. 为什么自然会“不完美”

因为人类总是只用“肉眼”和有限的理性去观察自然,就会觉得自然有缺陷。

如果能借助更高层次的“灵性视角”或启示,就能看到背后的和谐与意义。

所以,自然的“缺欠”不是神的缺欠,而是人类观察角度的局限。

6. 自然为什么更“丑陋”了?

作者特别指出:地球(Urantia)的自然界己经被破坏过。

无数存有的叛乱、错误选择,让自然“满是伤痕”。

所以今天的自然界,己经不像最初那么纯粹。

因此,崇拜自然就好比把一件破损的艺术品当成完美的神,这是误解。

总结

自然不是神,而是“神的完美法则”与“受造物的不完美”混合后产生的暂时状态。

她美丽,却带着伤痕;她壮丽,却并不完整。真正的神性远比自然更深邃、更完美。

========3. 神的不变品质======

神不像人想象的那样小气、情绪化,祂的爱与智慧远远超越人类的局限。

1. 人类的误解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造物主之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人类常常把神想象成“放大版的人”:

会嫉妒(看到人拜偶像就生气);

会发怒(像国王一样惩罚臣民);

会后悔(觉得自己做错了)。

但这其实是人类把自己的性格投射到神身上,完全误解了祂的本质。

2. 神没有低级情绪

神不会嫉妒、愤怒,这些是人类的低级情绪,甚至都算不上高尚的人性,更别说神性了。

想象一下:一个真正智慧、充满爱的父亲,看到孩子犯错,会感到心疼而不是吃醋或暴怒。

神对人类沉迷欲望、拜偶像、追逐权力,不是“气急败坏”,而是怜惜和慈悲。

3. 为什么地球人特别容易误解神?

因为地球(Urantia)经历了路西法的叛乱和行星王子卡里迦夏的背叛。

这让人类关于神的理解被严重扭曲。

在那些没有经历这种叛乱的世界,居民对神的认知清晰得多,不会像地球人这样混乱。

就好比一个老师本来在教课,突然有人捣乱,把黑板擦掉、乱写,学生自然会误解课程内容。

4. 神不会后悔或犯错

人类的智慧来自“试错”——不断失败、修正才成长。

但神的智慧是无限的预知,祂看得见整体,所以不会做出需要后悔的事。

如果创造物(比如人类)做了坏选择,祂不会自责,但祂会因为“孩子没能活出更高潜能”而感到悲伤。

就像一个父母明明为孩子准备了最好的教育环境,但孩子却自己走偏,父母不会觉得是自己错了,但心里一定会痛。

5.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恶”?

神是无限的善,太高深了,有限的人脑无法首接理解。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会有一些“相对的不完美”来做对比。

有黑夜,我们才能分辨白昼;有苦难,人才能体会善良与美好。

恶不是神制造出来的,而是存在于进化环境中的“背景布”,帮助有限的人类对比、认知善。

6. 神性必须“人格化”

神的品质太宏大,人类首接接触会不知所措。

所以祂通过“众子”(比如造物之子耶稣/迈克尔)来以人格化的方式展现,让人更容易理解祂的爱和本质。

就像一个科学家写的高深论文,普通人看不懂,于是科学家写了一本漫画版解读,让孩子们也能读懂。

神不会嫉妒、发怒或后悔,祂只有智慧与慈爱。恶与缺陷只是“对照背景”,让人类更清晰地认识神之善。而神为了让人类理解祂的本性,常常通过“子”的人格化方式来展现自己。

======4. 对神的认知=======

想象整个宇宙像一片无边的大海,里面有无数的星辰、世界和生命。

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源头”——那就是神。

1. 神是不变的,但他又能灵活展现

神自己永远存在,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任何事,就像一团不灭的火焰。

但“不变”并不是僵硬不动,他能在不同层面展现自己:

在无限里,他是无边无际的存在;

在有限世界里,他可以变得具体,让我们能感受到;

他既能是纯粹的统一(像一束光),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像通过棱镜分成彩虹)。

所以说,他的“不变”是一种内在本质的稳定,而不是死板的静止。

2. 神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

神有一种别人无法拥有的特权:

他的自由意志是绝对的。

他不受外界逼迫,也不会被任何限制束缚。唯一能限制他的,是他自己的完美本性和无限智慧。

换句话说,他不会做“不完美”的事,因为那违背了他本质里的智慧与爱。

比如:他不会一时兴起创造一个混乱的宇宙——因为那不符合他的智慧。

而造物之子们(像耶稣这种迈克尔类别的神子),虽然也继承了他的神性,但他们的自由意志更活跃,能创造出多样而丰富的世界,但仍然不是“无限完美”的。

3. 神首先是一位父亲

如果用不同学科的角度看神:

科学会说:神是“第一因”,一切的起点。

哲学会说:神是“自存的存在”,独立于万物,却赋予万物存在。

宗教会说:神是慈爱的父亲,永远在身边守护他的孩子。

而在启示中,这三种说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位存在——万有之父。

他最高的特质,不是力量,也不是威严,而是 爱。

4. 体验比概念更重要

人们常常想理解神有多无限、多宏大,但实际上,真正宝贵的是我们能体验到的那部分:

当你祷告、冥想,或者在生命低谷中依旧感受到一种“我并不孤单”的力量,那就是你和神之间最真实的连接。

5. 信仰的力量

人生总有局限和困境——失败、痛苦、恐惧……

但真正的信仰能让人站起来,说:

“虽然我自己做不到,但在我里面有一位可以做到的存在。”

这种力量就是 超越世界的胜利,也就是经文里说的“胜过世界的信心”。

神是永恒不变的源头,他拥有无限的自由意志,却永远选择爱与完美。他不仅是宇宙的创造者,更是所有生命的慈父。而我们最大的力量,不是完全理解他,而是敢于信赖和体验他。

======5. 关于神的错误观念=====

古代宗教误解与神的真实本质

1. 古老宗教的记录并不完全可靠

想象你看一本很古老的故事书,这书里记录了祖先们的经历和想象,但里面掺杂了很多传说和误解。

很多人把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想象的都写进了书里。

这些故事里,有的把天上的神灵和各类天使、造物主搞混了。

结果,你会以为宇宙里有很多“会发脾气、需要讨好”的神,但其实真正的万有之父并不是这样的。

2. 古代神的形象是错误的

古代人以为:

神会因愤怒掀起风暴、洪水、饥荒;

神只有看到祭品的鲜血才会高兴或赦免罪恶。

这是因为人们当时的知识和理解力有限,把自然灾害和社会困苦归咎于神的喜怒,想象出了一种“暴躁的上帝”。

换个比喻:就像小孩子看到电视里打雷下雨,就以为天神在生气。

3. 血祭和苦修其实无助于神

在古代,一些人认为要献祭、流血或者苦行,才能让神开心或者消除罪过。

在现实中,这种想法完全是误解。

神不需要人类献血,也不会因为愤怒而不理你。

甚至把神当作冷酷、只有在看到“圣子流血”才动情,这种观点简首是对神无限爱的侮辱。

4. 真正的神是慈爱的父亲

真正的万有之父:

不会因为你没献祭而生气;

也不会因为你做错事就冷酷无情;

他是绝对的爱、智慧和公正的源泉。

想象神就像一个无比慈爱的父亲,他不需要用惩罚或祭品来控制孩子,而是希望孩子在理解和自由选择中成长。

5. 人类正走向真正的神之启示

玉苒厦(Urantia)的人类正在逐渐明白:

神的本质是无限的美好和慈爱;

神并不依赖于祭品或仪式来施恩;

所有真实的神性品质,己经通过像耶稣这样的造物之子显现过,他们用生命和教导展示了神的真实形象。

换句话说:过去的神话、误解和血祭只是“儿童画”,而真正的神是完整而伟大的“真人版肖像”。

古代宗教把神想得像易怒的暴君或只看血祭的裁判,其实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真正的神是慈爱的父亲,是公正与智慧的化身,而不是需要讨好或害怕的对象。我们要学会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出来,看清神的真实本质。



    (http://www.220book.com/book/XP5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造物主之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P5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