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黄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明睁开眼,看到的是黢黑的茅草屋顶,几缕晨光从缝隙中漏下来,在空气中划出清晰的轨迹。

他头痛欲裂,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自己的手臂短小瘦弱,皮肤黝黑。这不是他的身体。

“明儿醒了!孩他爹,明儿醒了!”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妇女扑到床边,眼里含着泪花。她粗糙的手抚上李明的额头,掌心满是老茧。

李明茫然地看着她,又环顾西周:泥土垒成的墙壁,纸糊的窗户,屋内除了一张破旧木桌和几个树桩做成的凳子,几乎一无所有。

“我这是在哪儿?”他问,声音稚嫩得让他自己都吃惊。

“在家啊,明儿,你从树上摔下来,昏睡一天一夜了,可把娘吓坏了。”妇女抹着眼泪,转身从桌上端来一碗水。

李明——那个在二十一世纪背负房贷、被老板压榨、被女友分手的三十岁社畜——此刻在一个十岁孩子的身体里,彻底懵了。

三天过去了。

李明逐渐明白自己穿越到了1975年,成为了一个同名的农村孩子。他尝试向“父母”解释自己的真实身份,结果只换来母亲更多的眼泪和父亲忧愁的叹息。他们以为他摔坏了脑袋。

“明儿,出来吃饭了。”妹妹小娟探头进来,怯生生地说。这个六岁的小女孩总是用既关心又害怕的眼神看着他。

晚饭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糊和一小碟咸菜。父母把稠的部分都舀给了李明和小娟。

“多吃点,伤才好得快。”父亲李铁柱沉默寡言,皮肤被晒得黝黑,才三十出头的人,脸上己布满沟壑。

李明看着碗里的糊糊,想起前世的外卖软件,想起自己常常因为减肥而倒掉的丰盛食物,喉头一阵发紧。

“爹,咱家地里的收成怎么样?”李明问。

李铁柱愣了一下,似乎惊讶于儿子会问这个问题。“就那样,交完公粮,剩下的刚够糊口。”

“咱家除了种玉米,还种别的吗?”

“自留地种了点白菜土豆,够自家吃。”李铁柱扒拉完最后一口糊糊,舔了舔碗边。

晚上,李明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听着屋外的虫鸣和身边父亲轻微的鼾声,思绪万千。他必须接受现实——那个有互联网、外卖、高铁的时代,他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既然回不去,就要在这里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仔细观察着这个家和他所在的李家村。贫穷是普遍的,但并非没有希望。他发现这个时代的农村,农民大多按照生产队的安排种植传统作物,自留地也多是白菜萝卜这类常见蔬菜,品种单一。

一天,李铁柱从镇上回来,带回几个皱巴巴的苹果,说是用积攒的鸡蛋换的。小娟捧着苹果,像得了什么宝贝。

“爹,镇上卖菜的人多吗?”李明问。

“不多,就集市上有几家,都是些白菜萝卜。”

“我听说有种叫西红柿的菜,城里人可爱吃了。”李明小心翼翼地引入话题。

李铁柱皱眉:“那洋玩意儿?咱这儿没人会种。”

“我会。”李明说,“我在书上看到过怎么种。”

这话半真半假。前世李明的爷爷是农技员,他小时候常在爷爷的菜园里帮忙,确实知道一些种植技术。

李铁柱和妻子王秀英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明儿,你从哪儿看的书?”王秀英问。

“以前学校老师那儿。”李明含糊其辞,“爹,咱们试试吧,要是种成了,能卖好价钱呢。”

李铁柱本不愿意冒险,但在李明连续几天的软磨硬泡下,终于松口划出一小块自留地让他“试验”。

李明凭着记忆,从邻村淘换来西红柿种子,又按照科学方法育苗。他小心翼翼,不敢表现得太超前的知识,偶尔“请教”村里几位老农,把现代种植技术包装成自己的“小发现”。

与此同时,李明也开始适应农村孩子的生活。每天步行三里去村小上学,教室是土坯房,课桌坑坑洼洼,教材简单得让他这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想哭。但他珍惜这唯一能与外界连接的途径,如饥似渴地阅读每一本能找到的书籍。

“李明,你这道题怎么做的?”数学课上,老师惊讶地看着黑板上李明给出的三种解法——其中一种用了简单的代数,而这本该是初中才接触的知识。

“我...我自己想的。”李明脸红着撒谎。

从此,他在学校有了“小天才”的名声。

放学后,李明常去邻居家找小芳一起写作业。小芳扎着两个羊角辫,眼睛亮晶晶的,比他记忆中任何都市女孩都要纯净。

“明子哥,这道题我不会。”小芳指着作业本上的应用题。

李明耐心讲解,看着小芳恍然大悟的表情,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成就感。这比他前世完成任何项目报告都让人满足。

西红柿苗在李明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李铁柱从一开始的怀疑,逐渐转变为支持,甚至主动向儿子请教管理方法。

“明儿,你这脑袋瓜子怎么长的?”李铁柱有一次忍不住感叹,“摔了一跤,倒摔聪明了。”

李明只是笑笑,心里五味杂陈。如果他告诉父亲,这脑袋里装着近半个世纪的未来,谁会相信呢?

夏去秋来,李明的西红柿试验田丰收了。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引来全村人围观。

“这东西真能吃?”有人怀疑。

李明当场摘下一个,切成片,撒上一点糖,请大家品尝。

小芳第一个勇敢地尝试:“好吃!酸甜酸甜的!”

逐渐地,更多人伸手,赞叹声此起彼伏。

第二天,李铁柱和李明起了个大早,摘了两筐西红柿,步行两小时到镇上集市。刚开始无人问津,李明干脆切了几个供人免费品尝。

“这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走过来。

“西红柿,又叫番茄,生吃熟吃都可以,营养丰富。”李明流利地介绍。

中年人尝了一片,点点头:“不错,多少钱一斤?”

李铁柱报出一个忐忑的价格——比白菜贵三倍。

“来五斤。”中年人爽快地说。

开了张后,购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到中午,两筐西红柿销售一空。李铁柱数着手中的钞票,手都在发抖——这是他们家一个月来最多的现金收入。

回家路上,李铁柱罕见地话多了起来:“明儿,你娘看见这么多钱,肯定高兴坏了。咱明年多种点,你说呢?”

“不只西红柿,爹,还有辣椒、黄瓜,很多蔬菜城里人都喜欢。”李明说,“咱们可以轮作,一块地种不同季节的菜,收入更高。”

李铁柱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明儿,你有时候说话不像个孩子。”

李明心里一紧,忙说:“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李铁柱没再追问,但那个夜晚,李明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意识到,自己不能表现得太突出,必须控制“创新”的节奏,否则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改变己经开始了。村里人看到李家的成功,陆续有人上门请教。李明总是毫不吝啬地分享种植技术,甚至主动提供种子。

“明子哥,我爹说明年咱家也种西红柿。”小芳有一天高兴地告诉李明,“谢谢你教我爹。”

李明看着她灿烂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他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然而,生活总有波折。一天,李明的同学阿强——村支书的儿子——在课堂上故意找茬:“听说你家靠卖那红果子发财了?是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啊?”

全班寂静。这话在1970年代的中国农村,带着危险的意味。

李明平静地回答:“自留地产品自产自销,是政策允许的。而且我家是在完成集体生产任务后才经营自留地的,没有影响集体劳动。”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批评了阿强。但这件事给李明提了个醒:时代的风向尚未完全转变,他必须更加谨慎。

放学路上,阿强带人堵住了李明。

“书呆子,今天就让你知道,谁才是这个班的老大!”阿强气势汹汹。

李明心中叹息,前世应付办公室政治,今生还要应付校园霸凌。

“阿强,我不想和你打架。”李明说,“但我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

“我家自留地的西红柿,你知道吧?如果你不找我麻烦,我可以说服你爹也种一些,增加你家收入。”

阿强愣住了,他没想到李明会这么说。

“你...你真能说服我爹?”

“只要你不再欺负同学,我可以试试。”

利益比拳头更有说服力——这是李明在前世学到的真理。

几天后,李明真的带着一篮西红柿去了阿强家,和村支书长谈了一番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能。村支书虽半信半疑,但看到李家的实际收益,最终同意试种。

回家的路上,夕阳西下,将田野染成金色。李明看着这片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这片现在贫瘠的土地,将在不久的将来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或许能成为这变化的催化剂。

远处,小芳向他跑来:“明子哥,快回家!你娘做了白面馍馍,庆祝你今天在学校得了奖!”

李明加快脚步,奔向那个亮起微弱灯光的茅草屋——那个在这个时空中,属于他的家。

时代的齿轮正在缓缓转动,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