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的啼哭声,在黎明前最寂静的时刻显得格外嘹亮。李明一个激灵从浅眠中惊醒,动作却比意识更快,己经轻手轻脚地翻身下炕,熟练地将儿子从小摇篮里抱起来,轻轻拍抚着。
“是不是饿了?”小芳带着浓重睡意的声音从炕上传来,她也跟着坐起身,伸手接过孩子。
昏暗的煤油灯下,李明看着妻子低垂的眉眼和怀中贪婪吮吸的婴儿,心中那片因省城风波而残留的阴霾被彻底驱散。这是一种崭新的、沉甸甸的踏实感。
“你再睡会儿,我去弄点热水。”李明给她披了件外衣,转身出了屋子。
院外,东方己露出鱼肚白。合作社的院子里传来一些响动——那是负责早班运输的社员在装车,准备将今早采摘的蔬菜送往县城和省城。拖拉机的“突突”声,社员们压低嗓音的交谈声,夹杂着几声犬吠,构成了一曲充满生机的乡村晨曲。
李明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早饭桌上,李铁柱罕见地没有立刻下地,而是抱着小孙子,笨拙地逗弄着,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王秀英忙前忙后,把稠粥和鸡蛋往李明和小芳面前推。
“多吃点,明儿还得去合作社忙吧?小芳你也得多补补,奶水才足。”
家庭的温暖,像一层坚韧的铠甲,包裹着李明,让他有勇气去面对外部的任何风浪。
合作社的办公室里,气氛却不如家中轻松。阿强和几个骨干早早等在那里,脸上带着忧虑。
“明子,你可算回来了!”阿强迎上来,“东屯村那边,学咱们搞了个‘东屯农产’,包装、样子都跟咱的差不多,价格还压得低!镇上和县里几个老客户,都被他们拉过去一些了!”
桌上摊着几份“东屯农产”的宣传单和样品包装,粗糙的模仿痕迹明显,但价格确实低廉。
“还有,”负责财务的社员补充道,“咱们之前联系的省城那两家新客户,货款结算也拖着了,说咱们的价格没优势。”
李明拿起那份仿冒的包装袋,着粗糙的纸质,脸上看不出喜怒。价格战,模仿,拖款……这些都是市场竞争中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手段。
“慌什么。”李明放下包装袋,声音平稳,“他们学得了样子,学不了里子。我们的‘里子’是什么?”
他环视众人:“是标准化生产出来的稳定品质,是王教授那边带来的技术支持,是咱们初步建立的可追溯体系,还有,”他顿了顿,看向小芳,“咱们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的加工厂。”
小芳会意,虽然脸色还有些产后虚弱,但眼神清亮:“对,我核算过,咱们的酱菜和泡菜,利润空间比鲜菜大,而且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小。东屯村暂时还模仿不了这个。”
“所以,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三个字:升、转、稳。”李明在简陋的黑板上写下这三个字。
“升,是提升品质和服务。把示范点的标准严格执行下去,在包装上增加新的防伪标记,对核心客户提供更精准的配送和售后。”
“转,是转移重心。鲜菜市场,我们守住核心渠道,不参与恶性降价。重点发力加工产品,同时,尝试开拓新的销售区域,比如往邻省辐射。”
“稳,是稳定内部。越是外面有压力,咱们内部越要团结,章程不能乱,质量关要把得更严。”
他的思路清晰,语气笃定,瞬间安抚了有些浮躁的人心。
“阿强,你带销售组,按照新策略,重点去攻克邻省的市场,带上咱们的加工品样品。”
“小芳,你身体要紧,在家坐镇,把加工厂的生产规范和成本控制再细化,同时盯紧货款回收。”
“其他各组,按部就班,把地种好,把质量守住!”
任务分派下去,合作社这台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李明亲自去了那两家拖欠货款的省城客户那里。他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带去了合作社最新的发展规划和加工厂新产品的样品。
“张经理,王老板,咱们合作不是一天两天了。李家庄合作社能走到今天,靠的是质量和信誉。暂时的价格波动是市场常态,但我们追求的是长期共赢。”他将样品推过去,“这是我们新开发的辣酱和脱水蔬菜,口感更好,保存期更长。如果二位有兴趣,我们可以优先供货,价格上好商量。”
他的不卑不亢和对未来发展的自信,打动了对方。最终,不仅结清了欠款,还拿到了新的加工品订单。
与此同时,小芳在后方展现出了惊人的管理天赋。她利用产后休养的时间,硬是啃下了一本基础管理学书籍,并设计了一套更科学的合作社内部考核和激励机制。她还发现加工厂原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使得成本下降了近一成。
一天晚上,李明抱着儿子,看小芳在灯下绘制新的成本核算表格,线条清晰,数据详实。
“你这都是从哪儿学的?”李明忍不住问。
小芳抬起头,笑了笑:“跟你学的,跟王教授带来的书学的,还有……跟账本学的。数字不会骗人,把账算清楚了,路就看明白了。”
李明心中震动。他意识到,小芳早己不是那个只会跟在身后、眼神崇拜的小姑娘。她在飞速成长,成为了真正能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和努力,李家庄合作社不仅顶住了东屯村的竞争压力,加工厂的效益更是节节攀升,“李庄”牌酱菜和辣酱甚至在邻省也打开了市场,口碑慢慢传开。合作社的营收不降反升,社员的年底分红比往年又厚实了不少。
春节前夕,合作社院子里挂起了大红灯笼,举行了隆重的分红大会。看着村民们拿着厚厚的红包,脸上洋溢的笑容,李明和小芳相视而笑,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吃年夜饭。李曦己经能在炕上笨拙地爬动,咿咿呀呀地试图抓桌上的东西,引来阵阵欢笑。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屋里,炉火正旺,饭菜飘香。
李铁柱抿了一口酒,看着儿子和儿媳,感慨道:“这一年,不容易啊。但咱家,咱村,算是又闯过了一关。”
李明给小芳夹了一筷子菜,又给父亲斟满酒:“爹,难关以后还会有,但只要咱们心齐,路子对,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小芳抱着儿子,轻声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眼神温柔而坚定。
李明望向窗外,夜色中,合作社办公楼还亮着几盏灯,那是值班的社员。更远处,是沉睡的、却蕴藏着无限生机的田野。
晨曦终将再次降临,照亮这片他们深爱并为之奋斗的土地。前路或许还有风雨,但家的温暖,伙伴的信任,和脚下这片坚实的根,将赋予他们永远向前的勇气。
新的时代浪潮正在涌动,而他们,己经准备好了扬帆,启航。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