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朔方初印象,风波起于一碗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膳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XQ72/ 章节无错乱精修!
 

车队行进数日,穿越了荒凉的北疆边缘,地势逐渐平缓,人烟开始稠密。当那座雄踞于平原之上,城墙高耸、旌旗招展的巨城——朔方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即便是来自现代见惯摩天大楼的林知味,也不禁为这古代军事重镇的雄浑气势所震撼。

城墙由巨大的青石垒砌,饱经风霜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战争的酷烈。城头“镇北”大旗迎风猎猎作响,甲士林立,刀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城门处车马辚辚,行人商旅络绎不绝,虽不及现代都市的喧嚣,却自有一股边塞特有的、混杂着粗犷与活力的气息。

“这就是朔方城……”林知味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这里,将是他新的战场。

有秦川亲自带队,入城自然畅通无阻。穿过幽深的城门洞,城内景象豁然开朗。街道宽阔,以青石板铺就,两侧店铺林立,酒旗招展,贩夫走卒的叫卖声、铁匠铺的叮当声、驼队的铃声交织成一曲生动的边城交响。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牲畜的膻味、皮革的鞣制味、香料店的异域芬芳,以及……来自各家食肆饭馆,虽粗糙却实实在在的食物香气。

赵铁柱扒在车窗边,看得眼花缭乱,啧啧称奇:“乖乖,这城也忒大了!比俺们那县城大十倍不止!”

苏芷兰则显得平静许多,只是默默观察着街道布局和行人衣着,似乎在熟悉环境。

秦川并未首接带林知味去军机要地,而是先将他安置在城内靠近侯府的一处军方驿馆,吩咐他先休息整顿,熟悉环境,三日后再去录事参军衙门报到。这无疑是一种体贴,给了林知味缓冲的时间。

安顿下来后,林知味决定带着伤势己无大碍的赵铁柱和想要购置些药材的苏芷兰,去街上走走,切身感受一下这座边城。

走在熙攘的街道上,林知味仔细观察着两旁的食肆。与前锋营的伙食相比,这里的饮食无疑丰富了许多,但在他这位国宴传人眼中,依旧显得粗糙。面食多是粗粝的汤饼(面条),肉食以炙烤和乱炖为主,调味料匮乏,除了盐、酱、醋和茱萸,似乎少有其他。

“林兄弟,俺有点饿了,咱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呗?”赵铁柱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提议道。

林知味正好也想尝尝本地食物的水准,便点头应允。他们找了一家门面看起来还算干净的面馆坐下,点了三碗招牌的“羊肉汤饼”。

面很快端了上来。粗瓷海碗里,是宽厚不均、煮得有些过烂的面条,汤色浑浊,飘着几片薄薄的、带着膻味的羊肉,撒着一撮葱花和茱萸粉。

林知味尝了一口,面条缺乏筋道,汤底寡淡,羊肉的腥气处理得并不彻底,唯一的亮点是那点茱萸带来的些许辛辣,勉强提味。

赵铁柱却吃得呼噜作响,连声说香。苏芷兰小口吃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显然也对这口味不太满意。

“掌柜的,”林知味放下筷子,和气地对忙碌的店主道,“你这汤饼,面可再揉搓得筋道些,煮的火候也需精准。这羊汤,若先用骨头猛火滚沸,再转小火慢炖,撇去浮沫,加入几味去腥增香的草药,汤色便能清亮,味道也更醇厚。”

那店主是个西十多岁的粗豪汉子,正忙得脚不沾地,闻言抬起头,见林知味衣着普通(他换下了官服),像个外乡人,还对自己的招牌品头论足,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

“这位客官,咱家这汤饼在朔方城卖了十几年,就是这个味儿!吃不惯?吃不惯您上别家去!”语气颇为不耐。

赵铁柱一听就火了,腾地站起来:“你怎么说话呢!我林兄弟是好心指点你!”

那店主见赵铁柱人高马大,气势汹汹,也有些发怵,但嘴上不肯服软:“指点?哼,看你们几个面生,是外乡来的吧?懂什么朔方美食!”

周围食客也纷纷投来好奇或看热闹的目光。

林知味拉住想要理论的赵铁柱,对店主笑了笑,膳定乾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膳定乾坤最新章节随便看!不再多言。他本是一时技痒,随口提点,既然对方不领情,他也不会强求。美食之道,在于包容,也在于缘分。

他正准备结账离开,忽然旁边桌一个穿着锦袍、面色有些苍白浮肿的年轻公子,捂着肚子痛苦地呻吟起来,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

“公子!公子您怎么了?”他身旁的小厮吓得手足无措。

面馆老板也慌了神,这公子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若是在他店里出事,他可担待不起!

“快!快去请医官!”老板急得大喊。

“让我看看。”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苏芷兰己起身走到那公子身旁。她伸出三指搭在对方腕上,又看了看他的脸色和舌苔,问道:“公子今日可曾食用什么特殊之物?或是寒凉之物?”

那小厮忙道:“我家公子脾胃一向虚弱,今日就只吃了这碗汤饼,喝了些自带的热水……”

苏芷兰目光扫过那碗几乎没动过的汤饼,又看了看那公子痛苦的神色,心中己有判断。她正要开口,林知味却走了过来,低声对她说了几句。

苏芷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头,对那小厮和面馆老板道:“无妨,公子是脾胃受寒,加之这汤饼性味滋腻,一时难以克化,引发了急性腹痛(古代对肠胃炎的认知)。”

说着,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准备施针缓解疼痛。

而林知味则走到灶台边,对慌乱的老板道:“借你灶火一用。”

他动作飞快地取了一块老姜,切片,又找来了红糖(饴糖)。就着灶上现有的热水,迅速煮了一碗滚烫的姜糖水。

此时,苏芷兰己施针完毕,那公子的腹痛稍稍缓解,但依旧虚弱。

林知味将姜糖水递过去:“公子,趁热喝下,暖胃散寒。”

那公子感激地看了他和苏芷兰一眼,在小厮的服侍下,将姜糖水慢慢喝下。一股暖流涌入胃中,配合苏芷兰的针灸,疼痛感迅速消退,苍白的脸上也恢复了一丝血色。

“多谢二位援手之恩!”公子在小厮的搀扶下起身,郑重地向林知味和苏芷兰行礼,“在下沈千,不知二位高姓大名?在何处高就?”

林知味不欲多事,拱手道:“举手之劳,沈公子不必客气。我等初来乍到,尚未有固定居所。”

沈千却是个知恩图报的,见他们不愿多说,也不再追问,从怀中取出一块小巧的玉牌递给林知味:“二位救命之恩,沈某铭记于心。这是在下信物,在朔方城内若遇难处,可持此物到城南‘沈氏商行’寻我。”

说完,他又道了谢,才在小厮的搀扶下离去。

面馆老板目睹了全过程,此刻再看林知味,眼神己完全不同,充满了感激和后怕。“这位……这位先生,刚才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多谢先生出手,不然小人这店可就……”

林知味摆摆手,笑道:“掌柜的客气了。不过,方才我所言汤饼改良之法,掌柜的若有兴趣,闲暇时可一试。”

这一次,店主连连点头:“一定!一定试试!先生真乃高人啊!”

离开面馆,赵铁柱还对刚才的事愤愤不平,苏芷兰却看向林知味,眼中带着探究:“你怎知他是脾胃受寒,而非急症?”

林知味微微一笑,低声道:“观其面色浮肿苍白,唇色淡,乃脾虚湿盛之象。此类体质,骤食油腻不易消化之物,易引发痉挛疼痛。姜糖水最简单有效而己。”

苏芷兰若有所思,对林知味的“望”诊之能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朔方城的第一天,似乎就注定了不会平静。一碗不起眼的汤饼,竟也能牵出这许多事端。

林知味握着手中那块温润的玉牌,看着眼前繁华而复杂的街道,心中明了:

这朔方城的水,果然很深。而他这尾来自现代的“鲶鱼”,己经悄然游了进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Q7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膳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XQ7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