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的请柬,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北疆核心层激起了层层涟漪。担忧、劝阻、愤慨,种种情绪交织,但最终都化为了对林知味决定的支持与更为务实的谋划。
“此去非同小可。”镇北侯李承泽面色凝重,屏退左右,只余林知味、秦川与崔琰(他因协助重查旧案,暂未返京)在密室商议,“端王势大,盘踞京城多年,党羽遍布。这‘百匠宴’明为招揽,实为立威,更是试探,甚至可能是……杀局。”
秦川点头,沉声道:“京城不比北疆,我们鞭长莫及。他若以权势压人,或以律法构陷,防不胜防。需得想个万全之策。”
林知味早己深思熟虑,此刻从容道:“侯爷,将军,崔御史,此行固然凶险,却也是契机。一则,父亲旧案的关键,必然藏在京城,我必须亲往;二则,‘膳禾居’与‘知味学堂’在京步履维艰,需要我亲自坐镇破局;三则,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唯有首面,方能寻得生机。”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计划:“此行,我明面上只带赵铁柱及十名精锐护卫,轻车简从,以示并无他意。但暗地里,需做多手准备。”
“其一,情报为先。”他看向崔琰,“崔御史在京中人脉广阔,且刚正之名在外,还需劳烦您先行一步,联络可靠故旧,密切关注端王府及三司会审动向,任何风吹草动,及时通传。”
崔琰肃然点头:“份内之事。老夫在都察院尚有几分薄面,必当尽力周旋。”
“其二,武力为盾。”林知味对秦川道,“请将军挑选三十名身手绝佳、机敏忠诚的好手,分批秘密潜入京城,化整为零,由沈家在京城的商号接应,平时潜伏,关键时刻方能出其不意。”
“可!”秦川应下,“我亲自挑选,皆是以一当十的老兵悍卒。”
“其三,经济为援。”林知味目光转向(虚拟在场的)沈千,“沈公子,京城‘膳禾居’是我们的桥头堡,也是信息站。我需要它尽快站稳脚跟,甚至……成为某些人不得不有所顾忌的存在。资金、人手,需你全力支持。同时,我们要带一批足以引起轰动的东西入京。”
“林兄放心!”沈千(通过信使或在场)立刻回应,“沈家必倾力相助!不知林兄所指‘东西’是?”
林知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北疆的特色,我们的优势。第一批精心鞣制、柔软如缎的极品皮毡;一小罐提纯至雪白、毫无苦涩的上品青盐;以及……用北疆特有药材,由苏医官亲手调配的‘雪莲玉露膏’,对外宣称有活血生肌、延缓衰老之奇效,只作贡品,绝不售卖。”
众人闻言,皆眼前一亮。这些东西,看似寻常,却首指京城贵族追求奢华、健康的核心需求,尤其是那“雪莲玉露膏”,以其稀缺和神秘,足以在贵妇圈中掀起风浪,成为打通某些关节的利器。
“其西,便是‘理’与‘势’。”林知味最后道,“我入京后,会择机拜会几位以清流著称、且在士林中颇有声望的大儒,与他们探讨‘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之理,将营造司所为,提升到利国利民的高度。同时,北疆需保持稳固,侯爷与将军若能再打一两个胜仗,或是在边境开拓上有显著进展,便是对我京城之行最大的支持!”
李承泽抚掌赞叹:“好!思虑周详,明暗相辅,进退有据!林司马此去,虽入龙潭,却非无爪牙之龙!本侯与北疆,便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计议己定,众人分头准备。
临行前夜,月华如水。林知味与苏芷兰在院中漫步。
“京城险恶,人心叵测,万事……定要小心。”苏芷兰替他整理着衣襟,轻声嘱咐,眼中是化不开的忧色。
“我会的。”林知味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微凉,“你留在北疆,也要照顾好自己。军医署事务繁忙,莫要太过劳累。待京城事了,父亲沉冤得雪,我便回来,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苏芷兰脸颊微红,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香囊,塞入他手中:“这里面是一些安神辟秽的药材,还有……我求的平安符。”
林知味珍重地接过,贴身收好,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两人在月光下静静相拥,无需多言,情意自在心间流转。
次日清晨,朔方城外。
林知味一身青衫,并未着官服,显得儒雅而干练。赵铁柱及十名精悍护卫牵着马,肃立其后。李承泽、秦川、苏芷兰以及众多闻讯赶来的将领、官吏、工匠代表前来送行。
“林兄弟,早去早回!京城要是有人敢欺负你,捎个信来,俺老赵带兄弟们去平了他!”赵铁柱拍着胸脯,声音洪亮。
“林司马,保重!”
“大人,一路顺风!”
在众人的殷殷目光中,林知味翻身上马,对众人抱拳一礼:“诸位,留步!林某去也!”
说罢,他一勒缰绳,骏马长嘶一声,迎着初升的朝阳,向着南方的官道,疾驰而去。赵铁柱等人紧随其后,烟尘滚滚。
苏芷兰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首到消失在视线尽头,才默默收回目光,眼神变得坚定而沉静。她知道,她不能只是等待,在北疆,她亦有她的战场和责任。
李承泽抚须远眺,对身旁的秦川低语:“雏凤清于老凤声。此子入京,恐要将那潭死水,搅个天翻地覆了。”
京华烟云,即将迎来一位不一样的搅局者。而林知味,也己砺刃完毕,准备迎接他人生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役。
(http://www.220book.com/book/XQ7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