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带来的消息,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苏念安本就紧绷的神经上。董事会即将召开,意图逼宫。傅承昀昏迷不醒,内部人心浮动,外有强敌环伺。她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指尖冰凉,脑海中飞速运转着各种可能性,又一一否定。
首接去董事会?她一个外人,毫无股权和职级,连列席的资格都没有,只会被毫不留情地轰出来,徒增笑柄。通过媒体施压?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贸然将商业斗争公开化、娱乐化,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进一步损害寰宇的声誉和市场信心,这正是对手希望看到的。
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绝对的实力和规则差距面前,她那些在音乐领域的才华和影响力,似乎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傅承昀所面对的世界,是何等的残酷与复杂。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得逞吗?
不。一定有别的办法。她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从自己所能触及的范围内寻找突破口。
她想起了傅承昀之前给她的那张名片,那个私人号码。这或许是一个切入点,但仅凭一个未经证实的“私人关系”,分量还远远不够。
她又想起了“新芽艺术基金会”。这个由傅承昀提议设立,旨在支持艺术创新的平台,其理念与顾夜白那种试图掌控一切的资本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仅是商业对抗,更是价值观的冲突。
一个念头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她无法在董事会投票中支持傅承昀,但她可以在另一个战场上,为他争取“势”,一种道义上和舆论上的优势。
她拿出手机,联系了林薇和李彦,进行了一场简短的电话会议。
“薇姐,李彦,”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却多了一份决断,“我需要你们帮我做几件事,但要换个思路。”
“第一,李彦,我需要你以非正式的方式,向几位最关键、也相对中立的核心董事‘透露’一个消息:傅总在昏迷前,正在积极推进与‘新芽基金会’深度合作的计划,旨在提升集团文化形象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他下一阶段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这是傅总非常重视的‘遗志’。”
她要将傅承昀的个人危机,部分转化为对集团未来战略和价值观的守护。
“第二,薇姐,以我和基金会艺术顾问的身份,联系几家最具公信力的财经和文化类媒体,不做正式采访,而是进行一场小范围的、非正式的背景沟通。重点阐述‘新芽基金会’坚持的‘尊重创作主体、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之一不小心成了初代顶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反对资本粗预’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置于当前市场环境下进行讨论。不提寰宇,不提傅承昀,只谈现象和原则。”
她要提前设定舆论议程,将公众和业界的注意力,引导到对健康商业文化的探讨上,无形中给对手施加道德压力。
“第三,”苏念安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把我之前拒绝顾夜白投资时,他团队提出的那份要求绝对控股和艺术主导权的合作方案‘摘要’,通过可靠的第三方渠道,‘泄露’给一两位以犀利和公正著称的独立财经评论人。”
她要让外界看清,谁才是真正尊重规则、尊重合作伙伴的人,而谁,又是在试图破坏规则。
“我们不去正面冲击董事会,”苏念安总结道,“我们要做的,是在董事会之外,构筑一道舆论和道义的防线。让那些想要趁火打劫的人知道,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在挑战傅承昀,更是在挑战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健康的合作价值观。这会增加他们的决策成本。”
林薇和李彦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都表示了赞同。这个方案,规避了苏念安的短板,充分发挥了她作为知名艺术家和基金会顾问的软实力优势,更符合现实逻辑,也更具操作性。
行动迅速展开。
就在董事会召开前夜,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
几位核心董事的案头,都收到了一份关于“新芽基金会”与集团战略协同价值的简要分析,暗示这是傅承昀未竟的事业。
同时,在几个专业的财经圈子和文化沙龙里,关于“资本与艺术的边界”、“何为真正的战略性支持”的讨论悄然升温,“新芽基金会”的理念被多次提及和肯定。
而那份被“泄露”的方案摘要,虽然传播范围极小,却精准地到达了关键意见领袖手中,引发了他们对顾夜白背后资本运作手法的深层质疑。
这些动作,如同几股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它们没有发出巨大的声响,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某些人的认知和判断。
第二天,苏念安没有去寰宇集团,她依旧守在病房里。但她知道,她己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傅承昀打了一场重要的前哨战。
她看着病床上依旧沉睡的男人,轻声说:“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要靠你自己……快点醒来。”
她不知道这些努力能起到多大作用,但这是她在认清现实、衡量自身后,所能做出的最理性、也最有力的反击。
(http://www.220book.com/book/XQC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