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开店,门可罗雀
天刚蒙蒙亮,林父就背着工具箱早早到了粮油铺。
他像往常一样,先把门板一块块卸下,再用布把米缸、油桶擦得锃亮。
连柜台角落的灰尘都扫得干干净净——往日这个时候,买米的张大爷、打油的李婶早就等在门口了。
可今天铺子开门半个时辰,门口连个人影都没有。
他守在柜台后,手指无意识地着账本封面,眼睛时不时往街上瞟。
首到日上三竿,终于来了两个零星顾客,一个想买斤油,一个想称两斤米。
可刚走到门口,听到隔壁茶馆有人议论“林家米掺沙子”,犹豫了半天,还是摇摇头转身走了。
铺子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只有阳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显得格外冷清。
2. 街头打探,二叔作祟
林大哥林文博中午来给林父送饭,见铺子里空荡荡的,连平时堆在门口的空米袋都没动过。
心里着急,就跟林父说:“爹,我去街头打探下消息,看看为啥没人来买东西。”
他刚走到巷口,就听到一阵熟悉的吆喝声:“新磨的大米!纯正的菜籽油!
价格便宜,童叟无欺!”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林二叔林老二在不远处摆了个临时摊位。
摊位上摆的米袋、油桶,跟林家铺子里的一模一样。
旁边还围了不少人——有平时常去林家买米的王大妈。
还有隔壁村的李大叔,都在挑挑拣拣。
林二叔手里拿着个勺子,正给顾客舀米看品相,脸上满是得意。
林大哥心里一沉,赶紧转身往粮油铺跑,想把这消息告诉林父。
3. 二叔低价,恶意竞争
林父听说林二叔在街头摆摊,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快步赶到摊位前。
刚走近,就听见林二叔拍着米袋跟顾客说:“大伙儿放心,我这米都是昨天刚从粮站拉的新磨米。
颗粒,没有一点沙子,价格还比林家便宜一成,买回去煮着吃,香得很!”
有个顾客疑惑地问:“二叔,你这价格这么低,不亏本吗?”
林二叔故意叹了口气,眼角却瞟向不远处的林父,声音拔高了些:“我哪是为了赚钱?
就是心疼街坊邻居,不想让大家花冤枉钱买掺沙子的米!”
林父站在原地,气得浑身发抖——林二叔进的粮油。
明明跟他是同一个粮站的货源,却故意压低价格抢生意,还借着之前的谣言抹黑林家。
他想上前理论,可看着围在摊位前的顾客,又怕吵起来让谣言传得更凶。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小农女修仙路漫漫
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源被抢走,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一样难受。
4 库存积压,资金紧张
傍晚关店时,林父打开储物间的门,看着里面堆得满满的米袋。
油桶,眉头皱得紧紧的——上周刚进的五十斤大米、三十斤菜籽油。
到现在只卖出去不到五斤,库存都快堆到屋顶了。
他坐在柜台后,翻出账本,手指在上面一行行划过:进这批粮油的钱。
是上个月找表哥借的,说好这个月卖了货就还。
下个月的房租也快到了,要是再卖不出去,不仅还不上欠款,连进货的钱都没有,铺子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账本上的欠款数字像针一样,扎得他眼睛生疼,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把账本合上,心里满是焦虑。
5. 老客劝和,二叔不依
有个跟林父相熟几十年的老顾客赵大爷,看不下去林二叔这么欺负人。
特意在第二天中午,拉着林父和林二叔到茶馆坐下,想从中调解。
赵大爷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缓缓说:“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别闹得这么僵。
林家铺子是老招牌了,老二你要是想做粮油生意。
不如跟你哥商量,一起经营铺子,有钱一起赚,多好?”
林父也想息事宁人,跟着说:“老二,要是你想一起做。
咱们可以好好商量,定个分成,总比现在这样互相拆台强。
可林二叔根本不听,反而冷笑着把茶杯往桌上一放。
“我凭自己的本事摆摊做生意,价格低是我乐意,用不着别人管!
这铺子我才不稀罕一起经营,我就要自己干,比他做得好!”
说完,他站起身,故意提高嗓门朝街上吆喝:“新米新油,便宜卖咯!”
吸引更多顾客,完全不给林父和赵大爷留面子。
6. 林父愁闷,铺面临关
晚上关店时,林父拿着算盘,算了算当天的收入——总共卖出去三斤米。
一斤油,加起来只有几十个铜板,连铺子的房租都不够付。
他坐在铺子里,看着满屋子堆积的粮油,又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诚信经营”的牌匾,心里又酸又涩,眼眶忍不住红了。
林母提着饭盒来送饭,见他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算盘却不动。
面前的饭菜也没动几口,就知道情况不好。
她把饭盒放在桌上,忍不住掉眼泪:“他爹,实在不行。
咱们就先把铺子关了吧,等以后谣言过去了,有机会再开。
总不能为了这铺子,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还欠一屁股债。”
林父沉默了半天,终于缓缓点了点头——他知道,再撑下去也没用,只会欠更多钱。
可这铺子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想到要关门,心里满是不甘,手指紧紧攥着算盘,指节都泛了白。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