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那场闹剧,如同投入湖面的最后一颗石子,在周霆深雷霆万钧的手段下,涟漪迅速平息,最终彻底沉底,再无声息。经此一事,再无人敢拿“娘家”说事,苏甜甜的世界终于获得了彻底的清净。笼罩在她心头的最后一丝阴云散去,整个孕期都沐浴在一种安稳而甜蜜的氛围里。
精细入微的照料
周霆深将“护妻”准则贯彻到了极致。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纸张泛黄、看起来颇有年头的《赤脚医生手册》,一有空就对着煤油灯,拧着眉头,极其认真地翻阅,尤其是关于孕妇保健和接生准备的那几章。那专注的神情,比他研究猎物的踪迹还要严肃。
根据书上的知识,他对苏甜甜的照料更加“科学化”。每天雷打不动地督促她散步,时间严格控制在半个时辰,既不过劳,也能活动筋骨。散步的路线也精心规划,避开了村里可能嘈杂或者有牲畜的地方,只挑安静、向阳、路面平坦的小径。
饮食上更是精细到了苛刻的地步。他严格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一天给苏甜甜准备五到六顿。清晨是一碗温润的小米粥或麦乳精;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加餐,可能是炖得烂熟的鸡蛋羹,可能是几颗剥好的核桃,也可能是他特意去供销社换来的、难得一见的水果罐头;正餐则必定有鱼有肉有蔬菜,搭配得宜。
他甚至学会了计算月份。进入孕晚期后,他更加紧张,夜里睡得极浅,苏甜甜稍有翻身的动静,他便会立刻惊醒,低声询问是否不适。他将家里所有家具的边角都用厚厚的软布包了起来,地上也清理得干干净净,确保没有任何绊脚的危险。
心灵相通的陪伴
养胎的日子难免有些枯燥。周霆深看在眼里,便开始想办法丰富她的生活。他托人去县城,不仅买回了新的话本子,还带回了几本旧的连环画和一张褪了色的年画,年画上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让苏甜甜看了就忍不住笑。
天气好的午后,他会扶着苏甜甜坐在院子里那把特制的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旁边的小凳上,一边做着手工活——或是编织更小巧精致的婴儿摇篮,或是用柔软的木头雕刻小玩具——一边听她读话本子里的故事,或者只是静静地陪着她晒太阳。
苏甜甜读累了,便会停下来,看着他专注雕刻的侧脸。阳光勾勒出他硬朗的轮廓,神情却异常柔和。他会察觉到她的目光,抬起头,与她相视一笑,无需言语,暖意自在其中流淌。有时,他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将耳朵轻轻贴在她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小生命偶尔调皮的活动,那时,他冷硬的眉眼会舒展成一个极其温柔的弧度,眼底闪烁着惊奇与期待的光芒。
来自全村的暖意
村里的“宠妻”氛围并未因苏家的闹剧而减弱,反而更加浓厚。大家都默契地不去打扰苏甜甜的清净,但关爱却无处不在。
王婶几乎成了周家的“特派员”,每天都会过来看看,带来培训班的最新消息,或者只是陪着苏甜甜说说话,解解闷。她经验丰富,时常提醒苏甜甜一些孕晚期的注意事项,让她安心不少。
赵铁柱的妹妹如今出落得大方了许多,她细心地将自家母鸡下的蛋,一个个用干草垫好,放在篮子里送来,说是给未来的小弟弟或小妹妹补充营养。
村里的孩子们似乎也得到了家长的叮嘱,经过周家院子时,都会放轻脚步,不再大声喧哗。偶尔有调皮的孩子想扒着篱笆偷看,也会被更大的孩子赶紧拉走:“别吵到甜甜婶子休息!”
就连村支书,也在一次全村大会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宣布:“咱们村的重点保护对象就快‘卸货’了,大家都警醒着点,有啥动静,该帮忙的帮忙,该跑腿的跑腿!”引得台下哄堂大笑,却也透着浓浓的温情。
甜蜜的“负担”与期待
随着产期临近,苏甜甜的身体负担越来越重,腿脚浮肿得厉害,夜里也时常抽筋。每当这时,周霆深总会立刻醒来,毫无怨言地帮她按摩的小腿和脚丫,首到她缓解疼痛,重新入睡。他的手法从最初的生涩,变得越发熟练温柔。
婴儿的衣物、尿布、包被早己准备妥当,都是苏甜甜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周霆深则负责将每一件都用开水烫洗晒干,叠放得整整齐齐。那个由他亲手打造、铺着柔软干草和棉絮的婴儿摇篮,就放在他们炕边,等待着它的小主人。
两人时常会对着那空荡荡的摇篮,猜测着孩子的模样。
“眼睛要像你,亮。”周霆深会说。
“鼻子要像你,挺。”苏甜甜笑着回应。
“脾气可不能像他爹,太闷。”她偶尔也会打趣他。
周霆深便会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像你好。”
简单的对话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养胎的日常,就在这精细的照料、心灵的陪伴、全村的关爱和对新生命的殷切期盼中,如蜜糖般缓缓流淌。虽然身体有着种种不适,但苏甜甜的内心却充满了宁静与喜悦。
包菜不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QV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