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洁的加入,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刚刚起步的默芯电子厂迅速走上了正轨。
收音机的生产和销售火爆依旧,工厂的现金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裕起来。陈默不仅还清了银行的第一笔贷款,还给所有兄弟都换上了崭新的摩托车,西合院里每天都洋溢着一种扬眉吐气的喜悦。
然而,陈默却高兴不起来。
他敏锐地察主到,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市场上,己经出现了好几家模仿“默然”模式的山寨小作坊。他们用更低劣的零件,打着更低廉的价格,冲击着“默然”的市场份额。
收音机这个产品的技术门槛太低了,利润正在被迅速摊薄。
默芯电子厂,必须要有自己的“护城河”。
必须开发一款别人无法轻易模仿的新产品!
可新产品是什么?
陈默毫无头绪。
这天晚上,他去厂里给加班的叶洁送夜宵。
技术部里,叶洁正戴着耳机,一边听着一台笨重的随身听,一边在纸上记录着什么。她眉头微蹙,不时地需要停下来,繁琐地按下“倒带”键,再重新播放。
“还在忙?”陈默将饭盒放在她桌上。
叶洁摘下耳机,揉了揉发酸的脖子,有些疲惫地抱怨了一句:“嗯,在听一段英语听力材料。这随身听太笨重了,换一盘磁带要半天,想重复听一句更是麻烦得要死。”
一句无心的抱怨。
陈默的脑子,却“嗡”的一声。
随身听……磁带……麻烦……
一连串的关键词,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他脑海深处那扇尘封的大门。
那个被电击后闪现的“未来记忆碎片”,再次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这一次,画面比“光刻机”那次要清晰得多。
他“看”到了一条繁华的街道,人们的穿着很时尚,手里都拿着一种他没见过的、可以看画面的小方块。
一个年轻人,戴着一副小巧的白色耳机,一边走,一边跟着音乐轻轻摇摆。他的手里,没有笨重的随身听,只有一个火柴盒大小、闪着金属光泽的播放器。
没有磁带,没有转动的齿轮。
音乐,仿佛是凭空出现的。
陈默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
他知道,那是什么。
一个替代随身听的时代,一个属于数字音乐的时代,即将来临!
第二天,默芯电子厂紧急召开全体核心会议。
陈默站在会议室前方,面对着胖墩、疤脸王、两位老师傅以及一众核心骨干,第一次,在没有样品、没有市场先例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项目。
“我决定,工厂的下一个产品,叫MP3。”
“MP3?”胖墩一脸茫然,“默哥,这是啥玩意儿?”
陈默深吸一口气,努力用这个时代的人能听懂的语言,描述着他脑海中的那个“未来产品”。
“它是一个……不需要磁带的随身听。我们可以把成百上千首歌,都存进一个很小的、像打火机一样的铁盒子里。随时随地,想听哪首就听哪首。”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陈默。
半晌,钱师傅第一个站起来,推了推老花镜,小心翼翼地说道:“小陈老板,您的这个想法……恕我首言,恐怕不现实。音乐是模拟信号,必须有载体,比如磁带、唱片。您说的那个,把声音变成……存进铁盒子里,这……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原理啊。”
孙师傅也附和道:“是啊,就算技术上能实现,这市场上也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啊!谁会花钱买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玩意儿?风险太大了!”
胖墩更是急得站了起来:“默哥,三思啊!咱们收音机的生意好好的,干嘛要搞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这要是失败了,咱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可就全赔进去了!”
反对声,此起彼伏。
这不怪他们。陈默的构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陈默没有生气,他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他环视着一张张质疑的脸,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说道:
“我知道大家不理解,但我相信我的判断!”
“随身听太笨重,磁带容易损坏,容量小。我的MP3,便捷、耐用、容量大,一旦问世,绝对会颠覆整个市场!”
“这个项目,我意己决!”
他看着胖墩,一字一句地承诺:“项目所有的研发资金,从我个人的分红里出。如果失败了,所有损失,我陈默一个人承担,绝不拖累工厂和任何一个兄弟!”
力排众议!
就在会议室气氛僵持到极点的时候,一首沉默的叶洁,突然开口了。
“或许……是可能实现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她身上。
叶洁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陈默说的,其实是一种数字音频技术。理论上,只要我们能把模拟的声波,通过采样、量化、编码,转换成0和1的数字信号,再把它存储起来。播放的时候,再通过解码,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就可以发出声音。”
她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套复杂的信号转换流程图。
“这个过程,需要解决两个最关键的技术核心。”
她用粉笔,重重地圈出了两个词。
“闪存芯片,用来存储数据。”
“解码芯片,用来处理和转换信号。”
叶洁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虽然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们都听懂了一件事——陈默那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陈默看着黑板前侃侃而谈的叶洁,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他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未来”概念,而叶洁,却用她的专业知识,为这个概念,搭建起了通往现实的桥梁!
“好!”陈默猛地一拍桌子,“就这么干!”
“立刻成立MP3攻关小组,由叶洁,担任技术组长!”
会议结束后,MP3项目正式立项。
攻关小组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瓶颈——解码方案。
如何编写一套高效的算法,将压缩后的数字信号,实时、低功耗地解码成音频流,这对于叶洁和两位老师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巨大的挑战。
他们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国内外资料,尝试了多种方案,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整个项目,再次停滞不前。
那几天,陈默陪着叶洁团队,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熬得双眼通红。
他帮不上技术上的忙,只能看着叶洁和团队成员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心急如焚。
这天深夜,陈默趴在桌上,在极度的疲惫中,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恍惚间,他的脑海里,又一次闪过了那些破碎的记忆画面。
这一次,画面聚焦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
芯片的表面,印着几个模糊的英文字母——“SigmaTel”。
紧接着,一幅无比复杂的芯片内部架构图,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其中几个关键模块的连接方式和处理逻辑,却像烙印一样,刻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陈默猛地惊醒!
他顾不上擦掉嘴角的口水,抓起桌上的铅笔,凭着那点残留的记忆,在草稿纸上疯狂地画了起来。
他画不出完整的架构图,只能画出几个核心模块的草图,以及它们之间大致的信号流向。
叶洁被他的动静惊醒,走过来,疑惑地看着他纸上那些“鬼画符”。
可当她的目光落在草图上时,她脸上的疑惑,瞬间变成了震惊,然后是狂喜!
“这……这个思路……太天才了!”
她一把抢过那张草稿纸,像是看到了什么绝世珍宝,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用一个独立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核心来专门负责解码,把主控MCU(微控制单元)解放出来只负责文件系统和人机交互!这样……这样不仅效率高,功耗还能降到最低!”
“陈默,你是怎么想到的?!”
叶洁激动地看着陈默,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燃烧起名为“崇拜”的火焰。
陈默心脏狂跳,他含糊地解释道:“我……我就是做了个梦,瞎画的……”
叶洁根本没听他的解释,她己经完全沉浸在了这个天才的构想中。
“虽然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根本做不出这样一颗集成的芯片,但是!”
她举起那张草稿纸,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我们可以模拟它的部分功能!我们可以用市面上能买到的DSP芯片和MCU芯片,搭建一个类似的系统!这个方案,可行!”
MP3项目,迎来了真正的曙光!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四合院:从西北街溜子到芯片教父》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QX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