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对六入的开示

小说: 佛法开示文   作者:在上小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佛法开示文 http://www.220book.com/book/XR7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佛法开示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佛法开示文最新章节随便看!

善知识们,今日我们相聚在此,来探讨佛教十二因缘中的“六入”。这“六入”啊,在我们的修行和对生命的认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六入”指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为什么叫“六入”呢?因为它们就像六道门径,能让我们与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相互涉入。打个比方,我们的眼睛,也就是眼根,能够看见各种颜色、形状,这就是眼根入于色尘;耳朵能听到各种声音,就是耳根入于声尘,以此类推,鼻入香尘、舌入味尘、身入触尘、意入法尘。通过这六根,我们与外界的一切发生联系,从而有了对世界的种种认知和感受。

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六入”是由“名色”所缘而生。当我们在母胎中时,身心渐渐发育,从最初的状态慢慢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的雏形,这就是“六入”的形成过程。它是我们生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我们具备了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基本条件。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六入”就开始发挥作用,并且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通过眼睛去看世间的繁华与沧桑,用耳朵去听世间的喧嚣与寂静,用鼻子去嗅各种气味,用舌头去尝各种味道,用身体去感受冷暖、软硬,用意识去思考、辨别、判断。可以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和体验,都离不开“六入”。

然而,也正是这“六入”,成为了我们烦恼和痛苦的一个重要源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六根往往会被六尘所染污。我们的眼睛容易被美丽的色相所吸引,产生贪爱,比如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处美丽的风景,就想要拥有或者一首沉浸其中;耳朵喜欢听悦耳的声音,讨厌刺耳的噪音,于是就会因为声音的好坏而产生喜怒哀乐;鼻子追求好闻的香气,排斥难闻的气味;舌头贪图美味,对酸甜苦辣的味道有分别心;身体喜欢舒适的触感,抗拒粗糙和寒冷等不适;意识呢,更是会被各种念头、想法所充斥,在各种概念、观念中打转,产生执着和偏见。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常常会因为眼睛看到的东西而心生烦恼,比如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会产生嫉妒;因为耳朵听到的话而不开心,听到别人的批评就难受,听到赞扬就沾沾自喜。我们的六根不断地从外界摄入各种信息,而我们的心又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些信息,于是就陷入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在修行的道路上,“六入”也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超越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认识到,“六入”所带来的一切感受和认知,都是无常的、虚幻的。眼睛看到的美景不会永远存在,耳朵听到的声音瞬间就会消失,所有通过六根所感受到的东西,都是刹那生灭的。它们就像水中月、镜中花,看似真实,实则虚幻。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虚幻的感受和认知,就如同在梦中追逐幻影,永远无法真正醒来,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要学会守护自己的六根,用智慧去观照“六入”的过程。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事物时,不要立刻被色相所迷惑,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不被美丑、好坏的分别心所左右;当耳朵听到声音时,不要轻易被声音所扰动,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知道这只是声波的震动,没有永恒的意义;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感受到触感时,都要保持一种不贪不嗔的平等心,不被这些感觉所牵引。而对于意识,我们要更加警惕,要学会觉察自己的念头,当杂念生起时,不要跟着它们跑,而是要让心回到当下,回到清净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修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守护“六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进行正念的练习。当我们走路的时候,就专注于脚步与地面的接触,感受身体的移动,这就是通过“身”这个根来保持正念;当我们吃饭的时候,细细地品味食物的味道,感受食物在口中的滋味,但不执着于味道的好坏,这是通过“舌”根来修行;当我们听到周围的声音时,只是单纯地觉察声音的存在,不做评判,这是运用“耳”根来培养定力。通过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修行,我们就能逐渐让“六入”不再成为我们烦恼的来源,而是成为我们修行的助缘。

“六入”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本质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观察“六入”的过程,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无我”的道理。我们以为有一个独立的、永恒的“我”在看、在听、在感受,但实际上,“六入”只是各种因缘和合的结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存在于其中。眼根、耳根等六根都是由地、水、火、风等元素组成,它们本身是无常的、无我的,而通过六根所产生的一切感受和认知,也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当我们真正领悟到这一点时,就能放下对“自我”的执着,不再为了满足这个虚幻的“我”的需求而奔波劳累、烦恼痛苦。

“六入”在我们的生命中既是连接内外的桥梁,也是我们修行路上的重要关卡。我们要以智慧为剑,斩断六根对六尘的执着;以慈悲为怀,接纳“六入”所带来的一切体验,但不被其束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保持一颗清净自在的心,走向解脱的彼岸。愿各位善知识都能在对“六入”的修行中,增长智慧,消除烦恼,早日证得菩提。阿弥陀佛。



    (http://www.220book.com/book/XR7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佛法开示文 http://www.220book.com/book/XR7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